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融媒专访|飞影科技屈肖蕾:聊聊中国自动化、智能化拍摄装备的发展

导语:北京飞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屈肖蕾表示,目前“飞猫”一般要应用于广电直播节目拍摄,为了保障拍摄视频信号和设备控制信号的稳定,我们在牵引绳索中内嵌光纤,实现有线光纤传输。

  核心要点

  ·聚焦特种拍摄,飞影科技推出三类核心产品

    ·助力丰台融媒体中心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产品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重大活动、综艺节目、电商视频拍摄等

  ·目前特种拍摄设备基本已实现国产化

  ·未来影视拍摄产品将向两大方向演进

 

  伴随着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火爆放映,多个震撼的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背后与北京飞影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飞影科技”)的技术加持息息相关。据了解,飞影科技研发的索道拍摄系统参与拍摄了多个一镜到底长镜头,助力了国产电影的硬核呈现。

  近日,中广互联连线到北京飞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屈肖蕾,就公司业务布局、技术应用、广电与影视拍摄行业发展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屈肖蕾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深耕自动化、智能化拍摄产业将近十年的时间,是希望用技术为拍摄艺术赋能,为摄影、摄像打造得心应手的创作工具,从而借助视频更好的为用户传播价值。”

图为:北京飞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屈肖蕾

  聚焦特种拍摄,飞影科技推出三类核心产品

  中广互联:屈总,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飞影科技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的主要产品。

  屈肖蕾:飞影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从事特种拍摄设备研发和拍摄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主要的产品有三类:索道拍摄系统、轨道拍摄系统以及基于6轴机械臂的智能拍摄机器人

  其中,索道拍摄系统主要基于绳索牵引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摄像机在空中移动拍摄,曾荣获“中关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认证。我们不仅于2013年开发出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索道拍摄系统,十年来还在产业上将其推广为大型晚会、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场景的标配拍摄装备。

  多年来,我们针对国内的市场特点和场景需求,在三维索道摄像系统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二维索道摄像系统、一维索道摄像系统、便携式索道拍摄系统、索牵引垂直升降拍摄系统等一些列基于索道控制技术的自动化拍摄装备。这些工作对推动我国拍摄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益作用,我们的开发“基于模块设计的多功能索道拍摄系统”也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并荣获北京市广电局“2021年度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优秀项目”。

  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发了服务地面行走拍摄的有轨和无轨拍摄车,同样是基于索道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打造出了独立的行走车体模块、升降功能模块、云台模块、操控模块、通讯模块。

  上述功能模块自由组合就形成了带有升降功能的轨道拍摄系统、FY-40隐形轨道拍摄系统、全地形车拍摄系统等产品,以及支持直轨、弯轨、地面安装、顶部吊装、舞台隐藏式安装、全地形无轨行走,支持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等多种应用需求的多功能智能轨道拍摄系统。该系统曾荣获北京市广电局“2022年度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优秀项目”并落地北京市丰台融媒体中心。

  我们的多功能拍摄车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综艺节目、演唱会、产品发布会、智慧演播室等多种场景。

  创业之前,我从事过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创立北京飞影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就一直想将6轴工业机器人和拍摄产业相结合,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几乎打通了史陶比尔、库卡、川崎、ABB等多种主流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接口,并于2019年作为唯一课题承担单位申请了北京市科委支持课题《高速摄影机器人系统开发与应用》。

  该课题已于2021年结题,课题成果又进一步得到了产业化发展的支持,目前已经开发出CAMbolt智能拍摄机器人品牌,现在拥有1.7米臂展、2米臂展、3米臂展三个型号。不仅支持手柄无线操作、仿真软件控制、兼容佳能和富士全伺服镜头以及其它无伺服镜头,还支持Maya、UE、Disguise等产业上下游软件。

  此外,为扩展6轴工业机器人的拍摄运镜能力,我们还开发了便携式第7轴轨道、第8轴转台以及聚变焦光圈同步控制,实现了10多个轴的联动控制,该产品目前在XR拍摄领域以及影视广告拍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具有较好的前景  

     助力丰台融媒体中心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中广互联:据了解,飞影科技的“多功能智能轨道拍摄机器人”项目入选了北京广电局“2022年媒体融合技术与服务应用优秀项目名单”并在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落地。具体落地情况,您可否介绍一下呢?

  屈肖蕾:因为我们公司地处丰台,所以与丰台融媒体中心的合作很紧密,该项目也助力了丰台融媒体中心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飞影科技将以此为纽带,将更多的拍摄技术落地服务于各区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节目制作中,助力北京新视听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内容生产。

  中广互联:在您看来,技术的发展对于媒体深度融合产生了哪些影响?

  屈肖蕾:在我的理解中,媒体深度融合仍处于探索和整合阶段。此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到要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媒体运营,一定离不开对技术的加持、设备的依赖。

  尤其融媒体中心的发展,他们既需要在固定的演播室去生产内容服务于当地政务宣传,又需要走入新闻现场快速完成报道实现协同办公,这些需求都需要借助新型技术手段去实现,拍摄技术的提升必将让媒体深度融合推进的更顺畅。

  产品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重大活动、综艺节目、电商视频拍摄等

  中广互联:这些产品都在哪些项目中有所应用呢?

  屈肖蕾:索道拍摄系统曾应用于央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朱日和大阅兵”等重大活动的拍摄,综艺方面包括《星光大道》《中国诗词大会》《开门大吉》《戏曲大会》《机智过人》等。

  地方卫视的跨年晚会、中秋晚会以及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超级女声》,以及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平台《创造营》、《明日之子》《青春有你》等节目录制也有参与。

  体育赛事方面,我们将其应用到了北京冬奥会的冰球、冰壶、队列滑、短道速滑项目以及游泳赛事、省级运动会开幕式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将一系列解决方案推广到了商业产品发布会上,例如华为、荣耀等电子产品发布会,大众、吉利、宝马汽车发布会,以及LV、COACH奢侈品牌周年庆典等。

  相比索道拍摄系统,轨道拍摄系统应用更加广泛,线下演唱会、综艺节目、大型晚会、体育赛事等都有普及。例如,东方卫视综艺节目《我们的歌》拍摄过程中就大量使用了轨道拍摄系统。该产品可以搭载4K摄像机进行4K节目制作,同时输出高精度的摄像机位置数据和镜头焦点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输出给AR、XR渲染引擎,完成AR、XR节目直播。 

  基于机械臂开发的拍摄机器人最早应用于国外影视广告的特效拍摄,结合国内市场特点,飞影科技将其应用到了广电XR节目制作当中因为其运动控制精度可达±0.03毫米,意味着它不需要外置追踪设备就能输出摄像机的位置信息,之后再按照标准协议输送给渲染引擎,就能快速完成XR节目的制作,为整个拍摄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此外,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视频电商渐成潮流。不同于艺术创作,此类视频制作更趋向于工业化生产,追求的主要是效率和品质的稳定。一旦对拍摄机器人设定好标准轨迹,它就可以不受限于拍摄人的水平重复工作,在效率上有大幅提升。因此,我们也将拍摄机器人应用于电商视频拍摄领域。

  中广互联:资料显示,飞影科技的索道拍摄系统曾参与到《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电影拍摄以及一些TVC广告的拍摄。想了解一下,在拍摄电影、广告和综艺晚会时有哪些差别呢?

  屈肖蕾:从普通的观众的感知来说好像差异并不大,实则是非常大的,这与节目制作流程有关。

  广电节目的典型特点是多机位现场协同拍摄,完成“直播”。由导播调度各机位的摄像协同完成拍摄,对于一个机位,由越少的人完成操作就越容易按照一个意志实时响应导播调度,此外,直播时要求信号稳定可以支撑长时间拍摄,一般采用有线传输信号。

  而广告、电影的拍摄一般是一台摄像机一个镜头脚本一个镜头脚本地拍摄,拍摄过程一般由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摄影老师、跟焦老师协同完成拍摄,拍摄素材一般直接由摄像机本机录制,现场监看和设备控制允许采用无线通讯,从而避免现场很多走线以及高效移动调度。

  目前特种拍摄设备基本已实现国产化

  中广互联:2022年世界杯的直播画面上,“飞猫”也跟着又火了一把,请问“飞猫”产品有哪些技术亮点呢?

  屈肖蕾:索道拍摄系统(又称“飞猫”)主要亮点包括——飞控软件算法、惯性稳定云台、绳索内嵌光纤以及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以三维索道摄像系统为例,该系统控制4根柔性绳索牵引陀螺稳定云台在三维空间任意飞行,可实现300米*300米范围内全方位无死角的精准拍摄。4根绳索的控制技术也就是飞控算法是一种分布式并联运动控制算法。该算法实时控制相互距离300米以上的2-4台卷扬机同步协同运动,从而实现控制2-4根绳索牵引一个3轴惯性稳定云台在三维空间任意运动,3轴惯性稳定云台搭载摄像机,最终完成全方位无死角的动态连续拍摄。

  在该算法的控制下,摄像机既可以高空俯瞰,拍摄宏大的场景;也可以紧贴地面飞行,捕捉高速运动的画面;还可以环绕演员或被拍摄对象,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摄像机在绳索牵引下运动拍摄时必须保持画面稳定不抖动,这就需要惯性稳定云台技术。

  我们一开始研究了4轴、5轴、6轴等多种适用于索道拍摄的惯性稳定云台,其中6轴惯性稳定技术由1个三轴惯性稳定平台和一个3轴惯性稳定云台组成。3轴惯性稳定平台在空中搭建了一个自稳定平台,既可以抑制绳索拉力不同和急走急停过程中的惯性扰动,让平台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还可以隔离摄像机旋转拍摄带来的自旋力扰动,从而解决柔性伸缩无法提供刚性稳固底座的问题,让摄像机可以在方位轴方向360°任意旋转拍摄。3轴惯性稳定平台搭载摄像机,不仅可以让摄像机在XYZ3个轴向实现运动拍摄,还可以进一步抑制3个旋转轴向的扰动,让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始终保持稳定。

  目前“飞猫”一般要应用于广电直播节目拍摄,为了保障拍摄视频信号和设备控制信号的稳定,我们在牵引绳索中内嵌光纤,实现有线光纤传输。这就要求牵引绳索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不能有多的伸缩性(不然飞行精度受影响,内嵌光纤也会拉断),还要通过特殊的编制工艺将光纤编制到绳索里。

  为此我们采用破断拉力强伸缩系数低的高分子材料编制绳索,通过特定的绳索编制工艺在绳索中嵌入光纤,从而让编制的绳索既可以牵引设备在空中精确运动,又可以采用绳索中的光纤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稳定传输,保证了开发的索牵引拍摄系统满足广播电视行业直播画面实时可靠传输的要求。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索道拍摄系统所研制的4.5mm光纤绳索能够达到1.3吨的破断拉力,实现了单根光纤既可以传输4K/8K超高清视频,还可以传输控制数据。

  此外,我们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索道拍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动力卷扬机、惯性稳定云台、飞控软件以及操控台进行模块化设计。开发了三维索道(4线)摄像系统、三维索道(3线)摄像系统、二维索道摄像系统、一维索道摄像系统、索牵引垂直升降拍摄系统等适用于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产品形态。

  中广互联:关于特种拍摄领域,目前国内和国际的情况您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呢?

  屈肖蕾:目前广电拍摄设备中以索尼、佳能为代表的日系产品比较多,电影领域以阿莱为代表的欧洲品牌居多。

  在特种拍摄领域,2014年我们开始进军这个行业的时候,95%的设备都是欧美品牌,包括索道拍摄系统、轨道拍摄系统、MoCo(高科技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Motion Control System)基本都是上几百万上千万的价格。然而10年过去了,目前这类设备基本已做到了国产化在央视以及省级卫视节目拍摄中国产品牌已经成为主流,这得益于中国工业产业基础的大力发展以及各类技术人才团队的成长。

  我个人认为在全球领域推动拍摄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不行。而是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自动化、智能化拍摄设备是技术和艺术交叉融合领域,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既要懂艺术又要懂技术,需要有人能够将拍摄装备的使用需求转化为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明确的技术要求。受限于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很难提升。

  第二,自动化、智能化拍摄装备的市场规模太小。市场小,从业人员少也是前面复合型人才少的原因。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体量太小,自身具备同等能力的人如果针对大批量工业应用需求开发产品,销量可以做到很高,但是自动化、智能化拍摄装备很难有大批量的需求。不管是资本还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自然缺少了主动参与的动力。

  但是拍摄艺术是建立在技术的发展之上的,如果没有摄像机的发明,也就没有这项艺术。因此,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要想办法吸引交叉领域人才以及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让他们加入到推动拍摄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行列中去

  此外,随着长短视频的发展,视频逐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方式,视频制作的体量也与日俱增,相关市场需求也会有大的增长,市场的推动或许才是拍摄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根本动力,而这股力量与日俱增,相信拍摄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也将很快能够实现。

  未来影视拍摄产品将向两大方向演进

  中广互联:在您看来,未来影视拍摄产品有哪些发展趋势呢?

  屈肖蕾:主要是两大方向——

  一个方向是针对艺术创作的拍摄需求。艺术创作本质就是新、奇、特,为了满足艺术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我们一定要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去辅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作空间。但是由于该方向体量不大,市场的推动力量不会太大,主要以艺术创作为引领,很多新技术、新手段会在头部院线电影制作和国家级、省级演播室中应用。但是价格不会变的很低,数量不会很多,产品的集成度也会受限。

  一个方向是针对日益增长的长短视频制作需求。随着全民创作时代的到来,视频已超越图片、文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大家打开淘宝界面,出现的产品介绍多是以视频展示。此类视频更趋向于“说明书”,属于工业化生产的一个环节。视频拍摄的逻辑不再单独追求新奇特,而是稳定可靠高效,相应的拍摄装备的数量和产业规模也会较大。这个需求能够承接“影视工业化”、“影视下沉”、“广电下沉”这些倡导落地生根。

  中广互联:2023年飞影科技有哪些计划呢?

  屈肖蕾:做产业刚开始做的一定是兴趣,之后要想长远发展还是要凝聚更多人的力量,整合更多人的资源,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迭代。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技术发展理念,产品有上线和下线,技术有兴起和衰落,作为企业只有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和迭代,才能更长久地生存和发展。

  创新离不开人才,发展离不开团队,经过多年的沉淀,飞影科技已经沉淀了一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后面我们将努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推动拍摄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事业中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托团队的力量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也将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凝聚团队,培育团队,发展团队。总之,2023年我们将持续创新、夯实技术内功、凝聚团队力量推动拍摄产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中广互联:谢谢您接受采访。

  屈肖蕾:谢谢。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