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陕西广电《华山论鉴》:如何实现文化收藏节目的融合突破?

导语:在坚持“文化电视”品性的同时,《华山论鉴》借助大屏优质内容的传播影响力,按照“小投入启动、少成本扩张、大规模爆发、集中化收益”的发展思路,迅速构筑起包括华山论鉴官方微信号、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小程序、APP在内的融媒矩阵,粉丝规模突破600万。

导读

  《华山论鉴》是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档大型文化收藏节目,也是目前国内文化收藏领域具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品牌节目。在五千年文化中淬炼,又经过十载光阴的打磨,《华山论鉴》在十周年之际,于2022年喜获国家广电总局“广电媒体融合新品牌”推选。《华山论鉴》成长的十年,是文化电视在娱乐综艺大潮中坚守与突围的十年,是垂类节目经过十年蓄势的生机焕发,也是广电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求索。

  作为一档文化收藏节目,《华山论鉴》深耕艺术品鉴藏垂直领域,紧扣受众需求,聚焦融合发展,强化服务意识,在“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服务为王”三条赛道上同步发展,并向发力,成功探索出一条“观众转化用户、线下带动线上、流量提振收视、产业反哺节目”的媒体融合有效的路径模式。通过不断创新节目模式,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形成了“精品内容生产、融媒矩阵构建、垂类产业延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内容为王 提升媒体公信力

  《华山论鉴》聚焦传统文化艺术鉴藏,用“死”的器物来讲“活”历史文化,以“小切口”来讲好中国的“大故事”, 让一件件承载着悠久文明、维系着民族精神的收藏艺术品作为载体,呈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化传承的源远流长。

  《华山论鉴》成长发展的十年,已在国内鉴宝节目领域创下了多项之最:节目体量之最(60-80分钟)、录制规模之最(1600m²演播室、12讯道)、专家阵容之最(文化团、鉴定席、市场团三方阵营,每场12名以上专家出场)、以及同类节目中收视排名之最、融媒矩阵粉丝规模之最、延伸产业市场开发规模之最等等。

  而十年发展中最具IP价值的,是一套原创的节目模式,这也是《华山论鉴》打造媒体公信力的源泉。节目以“价值牌”作为情节推进主线索,围绕一件藏品,分别从文化评价、收藏鉴定、市场分析等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判定,通过提炼“收藏价值VS文化价值VS市场价格”的对比,让藏品的综合价值充分彰显。这一模式是《华山论鉴》独创,开全国收藏节目之先。

  十周年之际,节目进行了全新升级改版,在藏品鉴定流程上进一步细化为“预鉴”“成鉴”“终极合鉴”——通过对藏品的三重把关,让《华山论鉴》真正成为去伪存真的试金石。同时,又创新增加了“西岳令”的创意元素,在鉴定过程中,当场上三方阵营的专家团意见不一致时,就随时可能触发“西岳令”,从而通过空降第四位专家,扩大“会诊”规模,为藏品增加鉴定权益,真正做到了对每一件藏品的充分尊重、对鉴定结论的高度负责和对文化传承的绝对敬畏。

  与同类鉴宝节目相比,《华山论鉴》的节目模式最大的特质在于重“论”大于重“鉴”。对于鉴定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看法,《华山论鉴》包容不同观点的存在,允许质疑声音的出现,不遮蔽分歧,不封杀异议,提倡现场展开交流与论辨,让争论在节目中真实呈现,让真理在争论中自然出场,让广大观众和藏友拥有评判权,在充分的争论中实现价值正确引导。

  正是有了“论”的过程,才让广大观众和藏友认识到古董鉴定中真的有很多无法盖棺定论的情况;也正是有了“论”的过程,一件藏品的真正价值,包括文化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市场价值才会在广大藏友心中形成一个立体、全方位的概念。

平台为王 拓展融合传播力

  进入到网络时代、全媒时代,如何让自己的传播内容在爆炸式、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突出重围,快捷而持续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这成为《华山论鉴》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坚持“文化电视”品性的同时,《华山论鉴》借助大屏优质内容的传播影响力,按照“小投入启动、少成本扩张、大规模爆发、集中化收益”的发展思路,迅速构筑起包括华山论鉴官方微信号、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小程序、APP在内的融媒矩阵,粉丝规模突破600万。

  《华山论鉴》通过融媒矩阵及头部视频网站,不断拓展自身的传播力。2019年以来,节目月均搜索播放频率超过50万;年均浏览量达十万级以上的爆款达到1276条、百万级以上311条、千万级以上22条。

  海外传播方面,自2021年4月以来,央视网旗下的未来电视开始代运营陕西卫视海外YouTube平台,《华山论鉴》作为主打节目,流量持续稳定,观众留言互动关注度高。节目总观看量超过380万次,观看时长超过128.7万小时。

服务为王 聚合品牌影响力

  凭借融媒矩阵的传播优势,《华山论鉴》以8000万收藏爱好者为受众群、以600万粉丝规模为转化池,及时、充分、持续地了解需求点,由此打开了产业开发思路。

  通过联合行业专业力量,共同进行产业开拓和模式创新,《华山论鉴》成功培育出“华山论鉴全国巡回海选鉴宝活动”“华山在线·中华大联拍”“华山在线·品臻云鉴”“华山研修院”等优质产业项目;正在积极开拓“华山在线·山门大集”“艺术品鉴赏菁英养成计划”等创新产业项目。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业态不断丰富,《华山论鉴》逐步形成了一个需求相接、支撑相顾、效益相生、环环相扣的融媒产业生态闭环。

  未来,《华山论鉴》还将联合专业力量,运用区块链技术,契合年轻人的价值审美和数字空间的消费习惯,发布具有唯一数字凭证的数字文创藏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数字博物展厅和线上文博漫游,激活数字文化遗产,拓展文化消费新场景,试水华山鉴藏元宇宙,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动态呈现数字赋能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全新面貌。

双效合一 打造融合引导力

  作为一档品牌节目,《华山论鉴》以高度的媒体责任感,不断树立文化自信,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引领积极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向受众传递向上的生活理念,并使他们在健康的收藏心态下享受收藏乐趣,让收藏行为中核心的文化价值重新彰显,对倡导积极的文化消费起到了正向作用,履行了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档文化节目,《华山论鉴》通过讲述藏品相关的收藏鉴赏知识,引领观众提高对古代艺术的当代理解,强化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意识与艺术修养;通过讲述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知识,引领观众感受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从而润物无声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为一档垂直类节目,其核心受众是广大收藏爱好者,及时、充分、持续地了解关注他们的需求,是节目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华山论鉴》让观众在获得收藏知识的同时,也洞悉了投资理财的新趋势,带领观众客观了解收藏领域,理性科学地看待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关系,帮助大众更加清晰、冷静地审视艺术市场。

  作为一档社会服务类节目,贴近藏友、贴近生活是初心,也是宗旨。节目中不断引入社会话题的探讨,分享收藏人生的点点滴滴,领略收藏江湖的形形色色,让文化贴地行走,把收藏文化落地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之中。

  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讲坛、普及艺术鉴赏与收藏理念的课堂、文化收藏领域辨假去伪的试金石和艺术品投资市场的风向标——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华山论鉴》正在成为行业标准的创新制定者和行业规范的创新引领者。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供稿)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