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UP主”视频剪辑出圈的B站,却走不出“侵权怪圈”。
未来网记者从企查查获悉,近日,小红书关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B站关联公司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新增开庭公告,原告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案件将于7月18日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开庭。
实际上,不仅是B站,未来网记者查阅今年的法律诉讼案件可以看到,包括爱奇艺、优酷、腾讯、抖音、快手等一众长短视频公司,几乎都涉及到相互起诉,而案由基本都是“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短视频著作权侵权问题频频发生,从创作者到平台方,行业内纷纷吐槽侵权问题久矣。是抄袭创意?还是侵权故事内核的界定争议满满?如何疏堵结合亟待论证。
在各大视频网站上,针对“抄袭”的投诉时有发生。近日,一名抖音博主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表示,自己发布的文章被某百万粉丝财经大V抄袭,维权发声视频却被平台下架。
在该篇文章中,博主自述了其发布的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引起广发关注后,有财经大V将文章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随后博主对其提起著作权侵权投诉。
但抖音平台后续判定投诉失败,并且该名博主因遭到财经大V反诉侵犯肖像权,其投诉视频均被下架处理。
该名博主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用户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与之相关的侵权问题也频频发生。
(图据视频平台)
不管是大V,还是素人博主,视频著作权之争由来已久。近日知名品牌奥迪“人生小满”广告被指抄袭,就再一次掀起了短视频作品著作权讨论热潮。
5月21日正值“小满”节气,奥迪发布一则由刘德华解读“小满”节气的短视频,随后该短视频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播放量不断攀升。
短视频走红后,名为“北大满哥”的博主公开发声,表示该则奥迪短视频文案照搬自己去年小满时发布的内容,主张该视频文案的著作权,随后舆情开始急转直下。
事件引发争议后,奥迪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并道歉,称该事件中因监管不力、审核不严给刘德华、“北大满哥”及相关方造成困扰,奥迪各官方渠道将全面下架该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该广告的创意代理公司M&C Saatchi也在微信公号发表声明,承诺尽最大努力弥补对原作者的损失。
由此,该事件被网友们称为“小满抄袭门”,多方道歉也让视频侵权问题再次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小满抄袭门”事件,最终以博主“北大满哥”接受道歉而止。同时“北大满哥”也表示,对文案“免费授权”,并说“商业诉求不是我的目的,希望这次事件能够让人们对内容原创更加的关注。”
然而,在博主个人侵权纷争之外,各大长短视频平台的纠纷也是源源不断。
(图据企查查)
未来网记者查阅今年的法律诉讼案件可以看到,包括B站、爱奇艺、优酷、腾讯、抖音、快手等一众长短视频公司,几乎都涉及到相互起诉,而案由基本都是“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据企查查显示,抖音主体公司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共有180件涉“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截至目前,还有25件纠纷案件即将开庭审理。
可以看到,纠纷案件中,既有如腾讯、优酷、快手等竞品平台,也包括个人名义对其进行的诉讼。
如此前因《斗罗大陆》著作权一事,腾讯曾向法院诉求抖音索赔8亿元。
2021年6月初,腾讯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为《斗罗大陆》动漫申请诉前行为保全,认为抖音平台内的用户上传内容侵害了《斗罗大陆》著作权。之后,腾讯正式将该案起诉至重庆一中院。
随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责令删除抖音APP中所有侵害《斗罗大陆》动漫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视频,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过滤和拦截用户上传和传播《斗罗大陆》侵权视频,效力维持至本案终审法律文书生效之日止。
法院认为,在抖音APP上“斗罗大陆话题”最高达214.7亿次播放量,可见用户数量庞大,且在该平台上传被侵权视频的用户数量多、传播范围广,如不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将给权利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彼时该起案件曾引起多方关注,而仅去年,腾讯向抖音索赔金额亿元以上的案件就有四起。其中《斗罗大陆》标的额最高,达到8亿元。其次是《你是我的荣耀》,为7.55亿元。
(图据视频网站)
超高金额的索赔让版权之争在各家视频网站上轮番上演,而对于个人博主来说,原创和版权问题也是绕不开的“坑”。
短视频博主朱朱告诉未来网记者,出于个人兴趣,自己会将影视剧进行剪辑再加工创作,上传至各大视频网站的个人账号上,一度受到粉丝们的喜爱。
依靠着视频的播放量和点击率,朱朱可以收到视频平台的分成,从而实现变现,增加收入。
但后期随着账号粉丝的增加,影响力扩大后,朱朱收到了来自视频平台的侵权投诉。原来,一些视频平台在购入影视剧版权后,会享有独家的创作权,而向朱朱此类的个人博主,如果二次创作剪辑,则会收到投诉。
“现在我转做了影视解说。”朱朱告诉记者,为了规避版权,或者可能涉及的抄袭、原创度低等问题,许多影视博主都由视频剪辑转向了视频解说。
未来网记者在某视频平台上看到,针对账号推出的原创内容,系统会自动检测其原创度,从而对账号进行评级处理。如果搬运的内容或广告偏多,则将对账号进行降级,并减少推荐。而用户针对评级或封号,仅能以申诉进行处理。
短视频侵犯纷争的背后,也涉及到庞大的用户群体。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
而随着短视频侵权问题的白热化,相关政策法规接连出台。2021年12月16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其中第93条规定,短视频平台不得出现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
此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剧协会副会长刘家成提交了《关于加大短视频侵权惩治力度和创新授权机制的提案》。提案中建议,要压实短视频平台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以及加大对短视频平台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且在“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下,建立短视频二创授权机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