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福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发展壮大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

导语: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到,到2025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创新引领、结构优化的生态体系,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 性新兴产业集群。

《规划》明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七大重点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深化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聚焦高性能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光电等电子核心产业,扩大下一代信息网络及高端信息服务多元优质供给,将福建省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到 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10.9%。

电子核心产业

高性能集成电路。聚焦存储器、光通信芯片、多媒体芯片、车规级芯片、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积极发展先进封装测试,加快推进芯片设计平台(EDA 平台)及配套知识产权库(IP库)的国产化,推动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产业链一体化跨越发展。发挥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厦门、泉州为辐射高地的“一带双核多园”集聚发展格局。

超高清视频显示。重点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铟镓锌氧化物(IGZO)、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印刷显示、量子点显示、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加快布局柔性显示生产线,提升柔性基板、低温半导体背板、薄膜封装、柔性器件等量产技术研发能力,开发曲面屏、可折叠屏、可弯曲屏等柔性显示产品。支持本土发光二极管(LED)龙头企业切入小间距显示领域,前瞻布局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Micro LED)、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Mini LED)产业。做强做优面板、模组、整机、显示材料等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推动超高清 视频芯片、人脸识别、智能视觉、全息成像、三维显示(3D)等技术取得突破。发展壮大福州、厦门、莆田等产业集聚区。

光通信、精密光学、光电探测等光电产业。攻破高速光通信关键器件和芯片等“卡脖子”技术,打造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等光通信全产业链。突破精密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培育壮大光学镜头、光学镜片、光学测量设备等精密光学产业。依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福州大学先进技术创新研究院,加快新一代光电探测与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基础研究和落地转化。重点打造福州、厦门、泉州等产业集聚区。

新型元器件。敏感元器件领域,突破微机电系统 (MEMS)、薄膜工艺技术,支持发展光电器件、磁光器件、声光器件、运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力电子功率器件领域,重点发展大功率器件、电源驱动芯片等。

下一代信息网络

第五代无线网络(5G)。抢抓第五代移动通信发展的窗口期,支持龙头企业推进核心技术、标准以及关键产品研制,加快5G建设,开展典型场景应用。推进超大容量核心交换机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核心芯片、显示屏、基站天线、射频组件等5G核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

高端装备产业

顺应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方向提升汽车产业特色优势和规模,着力推动“电动福 建”建设,强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自主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提升专用装备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加强闽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接。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70亿元,年均增长10.0%。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整车。做大新能源客车、做优新能源乘用车、做精新能源专用车,打造自主品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快上汽宁德基地、龙海金龙基地、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三明埔岭汽车工业园等园区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加快燃料电池客车和货车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鼓励整车企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企业深度合作,研发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支持福州、厦门、宁德、平潭等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商业示范应用。

新材料产业

以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结合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做优一批先进基础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 9.8%。

前沿新材料

石墨烯材料。发挥福建省石墨资源储量优势,加强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聚焦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导热材料、电子信息器件、环保健康产品等石墨烯应用材料与功能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三明、泉州、厦门等产业集聚区。

增材制造材料。聚焦医疗、模具和鞋服等领域,开展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特性研究,推动增材制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研发,提升金属增材制造材料、无机非金属增材制造材料、有机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以及生物增材制造材料等材料品质和性能稳定性,形成一批满足增材制造产业需要的专用材料牌号。

关键战略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需求,突破一批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围绕半导体产业配套需求,发展光刻胶、高纯试剂、电子气体、封装材料等电子专用化学品。依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巩固提升激光晶体、磁光晶体、半导体发光材料等光电子材料技术优势。依托省内龙头企业,发展以氮化镓、碳化硅、钙钛矿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依托将乐军民融合第三代半导体晶体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研发、生产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晶体材料。

节能环保产业

抢抓创建美丽中国福建典范良好机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目标,突破能源高效与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9.0%。

高效节能

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巩固大尺寸高效低成本发光二极管(LED)外延片、芯片制造优势。提升衬底、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高纯氨气、新型荧光粉、荧光陶瓷等配套水平。支持石墨烯、紫外、深紫外等技术创新方向。积极引进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刻蚀机、光刻机、等离子体增 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固晶机、光谱分析仪等核心设备研发生产项目。推动产品在新型显示、工业照明、健康照明、教育照明、植物照明等领域应用。打造原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终端应用及核心生产设备全产业链。

未来产业

跟踪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围绕未来网络、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科技等新技术领域,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科学问题研究与技术研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培育未来产业。

未来网络

量子信息。引导福建省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创新型优势企业围绕量子信息核心器件与技术、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平台、专用与通用量子计算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量子通信、量子网络及科研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等方面开展攻关。探索量子信息在政务、金融和国防等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和领域的推广应用。

第六代移动通信(6G)。积极对接和参与6G技术愿景规划概念性研究和标准讨论。探索启动下一代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新一代天线与射频技术、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空天海一体化通信技术等潜在关键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 6G 技术团队和企业主体。超前布局人体数字孪生、空中高速上网、基于全息通信的高保真扩展显示(XR)等新应用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虚实空间泛在智联的统一网络。

类脑智能。布局脑认知原理解析、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类脑计算与脑机融合技术研发。开发神经网络芯片和神经元传感器等微处理器及设备、脑机交互等新一代智能技术,研制类脑人工智能器件及人机交互、共融设备。开展类脑人工智能特色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无人驾驶、智能家居、图像识别等新业态新模式。

区块链。实施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建设福建省区块链主干网,开发上线数字福建区块链应用公共平台,拓展“链上政务”“链上民生”“链上金融”等应用,推动福州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泉州、南平、龙岩等地打造区块链产业集聚区。

此外,《规划》提到了重点工程,加快推动产业创新、产业组织、投资驱动,大力组织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平台、十个以上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百个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千家“专精特新”企业、万亿项目投资等“个十百千万”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

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方面,《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

全力培育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单项冠军培育梯队,推动企业实现创业型、科技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梯次升级。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主攻行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加强培育企业的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深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指导服务工作。

加快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并通过工业设计促进提品质和创品牌。

在产业投资促进工程方面,《规划》中规定,加快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积极谋划储备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大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补短板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并购,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大基础装备与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工业强基项目。完善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攻关机制。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