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IP化制播、智媒时代、搜索人格化......传媒大咖们为未来划了这些重点

导语:10月26日,第八届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从业者等数百名嘉宾齐聚一堂,把脉智能时代,分享了关于媒体融合创新的真知灼见。 

  随着5G、AI等新技术逐渐成为新风口,媒体的转型创新之路走入深水区,未来将走向何处?10月26日,第八届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从业者等数百名嘉宾齐聚一堂,把脉智能时代,分享了关于媒体融合创新的真知灼见。  

论坛现场

  媒体融合是“进化”而不是“革命”风暴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 

  5G技术与广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给出解答,作为面向多种类终端的新一代广播技术,5G广播最大的优点是不再依靠流量,通过将电视内容借由5G流量发射出去,再以原来已有的流量回看,能够实现点播和广播之间的平滑过渡,并且5G广播业务形态灵活,能够在5G通用终端上深度连续覆盖各种场景。

  曾庆军同时提出,5G 广播建设需从三个方面着眼,即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和系统方案的设计研发;复用5G移动通讯核心网与蜂窝基站资源,协同完成城市楼宇、移动交通、偏远户外等全类型场景的融合覆盖;聚焦广电优势行业,发展物联网、车联网,逐步提供融合多媒体信息广播服务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主任梅剑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主任梅剑平指出,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是持续深化传播力的两个基本支点。在融合传播的当下,媒体发展表现出了高度互联网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用户,尤其是新生代的年轻用户习惯于在互联网化的传播环境下接受资讯和娱乐。

  基于此,媒体面临着一系列的体系重构,包括以一体化云数据中心及融合媒体网络架构等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打造IP化节目制播使内容生产转变为“云化制作”,面向融媒体进行生产发布,构建新一代媒资管理服务及内容生产管理流程等。

  梅剑平认为,从新媒体发展的启示出发,媒体可以看作是信息科技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发展经历了媒体信号化、媒体信息化和媒体互联网化的历程,未来将向着以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驱动力的媒体智能化方向继续前进。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韦路

  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媒体发现的主流趋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韦路将“媒体融合”定义为,人类传播活动诸要素内部界限模糊的一种状态,这些要素包括技术、经济、主体、内容、规范等。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真正的媒体融合更像是一种老媒体适应新环境的“进化”过程,而不是被新媒体所替代的“革命”风暴。

  在韦路看来,媒体融合的实现路径涵盖五个层面,从技术层面来看,包括网络融合、设备融合、应用融合;从经济层面来看,包括传媒企业内部融合及外部的跨产业融合;从主体层面来看,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融合、生产者内部的融合、消费者内部的融合等方面;从内容层面来看,包括了不同来源的内容融合和不同形态的内容融合。此外,媒体融合还需要有法律制度保障,并建立更加适应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实际的管理机构。

  沉浸式传播体验让观众“遥在”现场

百家号政媒中心合作总经理李丰

  百家号政媒中心合作总经理李丰认为,搜索加信息流的“双引擎”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平台移动内容生态的大门。大数据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通过视频内容而走进隐藏在内容背后的创作者,她将这一现象定义为“搜索人格化、内容人格化”。

  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手段组合化、多元化推广媒体人的平台账号,在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也为传统媒体人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路径。同时,搜索及内容的“人格化”还促使搜索平台由文字向视频方向转变,即通过用户的搜索问题,匹配与之相关联的媒体人生产的视频内容,使得搜索结果的首位展示为视频回答内容。

百度智能云TMT智能业务部总经理张继超

  百度智能云TMT智能业务部总经理张继超提出目前媒体发展已进入“泛媒体”时代,即“网上流动的一切信息都可以视为媒体”,在此背景下,AI与媒体行业的融合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构建智能云,为媒体转型提供安全、稳定、灵活的数字化底座,为智能化升级提供创新的技术和平台。智能云已成为了泛媒体产业的新动能,能够创新互动体验形式,推动模式服务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AI赋能使得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得到了全面升级,如结合AI技术升级生产工具,融合海量数据扩充生产资料,打通流量矩阵提升传播效果等。此外,基于AI技术打造的虚拟主播、基于AR技术等打造的虚拟直播和沉浸式体验也正在为主流媒体所广泛采用。

中兴通讯固网及多媒体产品线综合方案总工刘耀东

  中兴通讯固网及多媒体产品线综合方案总工刘耀东认为,目前,新型拍摄技术、成像技术频出,AI在视频制播中逐渐深入应用,各种技术叠加组合带来越来越丰富的媒体视频应用和新型体验。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媒体传播将迎来“智媒”时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沉浸式传播将能够使受众“遥在”现场。

  5G应用或将推动媒体行业迎来新变革,但当前5G技术的落地应用也面临着大码率稳定回传有待提升、低延迟和协议适配不充分、公有云服务成本过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5G的上行能力。

央视研究媒体融合研究院副总经理沈睿

  央视研究媒体融合研究院副总经理沈睿用一组数据描绘出了媒体消费的全景图,目前国内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7.60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则达到了9.44亿,受众月使用APP超25个,平均每人每天接触媒体类型4.2个,媒体之间的交叉使用与信息互补趋势凸显。

  在此背景下,媒体市场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即深化媒体融合已进入经营突破阶段,短视频平台加速商业化进程,企业媒体化催生企业内容战略,算法正在重构传播价值观,以IP为核心的文化新业态正在崛起。文化的新业态将促进消费开始由一般的功能性需求向高品质性需求转变,而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则将加速推动文化创意走向实体。 

华为中国政企传媒业务部华为云解决方案部长陈光辉

  华为中国政企传媒业务部华为云解决方案部长陈光辉围绕新技术赋能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展开论述。在他看来,传媒是5G应用的热点行业,5G促进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更加速了传媒业务“上云”的进程,5G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融媒体直播拍摄直接上云制作,赋能远程制作,提升制播效率,并支撑4K及8K视频拍摄,有效推动虚拟拍摄模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成为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如配备有智能动作分析系统的摄像机能够通过对运动员进行骨骼跟踪、分析运动路径等促进竞技运动转播更加智慧化,利用AI算法对视频内容进行智能修复,以智能技术的融合打造超高视听体验的“第二现场”等。总而言之,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数字媒体产业集群发展开辟全新赛道。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