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同花顺综合整理,转发请注明“中广互联综合整理”)
8月27日,陕西广电网络、天威视讯、广西广电网络相继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陕西广电网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2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4万元,同比增长53.08%。天威视讯上半年营业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81.28万元,同比减少21.52%。广西广电网络上半年实现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3亿元,同比减少170.69%。
图为:陕西广电网络半年报数据
图为:天威视讯半年报数据
图为:广西广电半年报数据
1.“秦岭云”进万家项目。
“秦岭云”是公司主业升级产品,是大众用户保持的主要抓手。报告期内公司推出 2021 新版秦岭云套餐,突出大带宽、超高清视频、全屋 WIFI 覆盖解决方案及组合产品优势,加强市场推广。截至 6 月末,“秦岭云”智能终端达 111.67 万个;秦岭云平台统 传直播频道 190 套,包括标清频道 115 套、高清频道 75 套(含 4K 超高清频道 2 套);付费频道39 套;提供 60 套频道的 3 小时时移 72 小时回看;在线增值产品 52 款,涉及游戏、教育、影视、应用等内容,视频内容时长已突破 330 万小时。
2.媒体融合项目。
公司紧抓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契机, 积极推广公司研发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数据平台”。截至 6 月末,公司已与 18 个县区签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建设合同或框架协议,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形成“双中心”格局,拉 动融媒体业务增长。公司将陕西智慧政务“秦务员”APP 50 项政务服务接入融媒体“爱系列”APP,进一步丰富服务功能。全省 107 个“爱系列”APP 累计下载量已达 240 万人次。公司借助省级融媒体平台部署完成了全省“纪录小康工程”平台以及省级数字展馆建设,不断优化提升融媒体平 台功能,推动垂直行业应用。上半年,融媒体业务实现收入 6,00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88%。 7 月 28 日,公司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签订框架协议,将实现陕西县级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与新华社“县级融媒体专线供稿服务”的全面融合。
3.雪亮工程项目。
公司发挥雪亮工程市场主体优势,统筹调配资源,努力加快中标雪亮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交付能力。截至 2020 年末已中标未完成建设的 16 个项目中有 15 个项目在报告期内完成建设。同时,公司积极跟踪,推动未覆盖区域项目落地,新中标雪亮工程项目 4 个,涉及 1 个地市、3 个区县,合同总额 1.76 亿元。截至 6 月末,公司累计中标雪亮工程项目 38 个,涉及 4 个地市、47 个区县,标的总额 21.37 亿元;建设完成雪亮工程项目 32 个。上半年,雪亮工程业务实现收入 2.0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2.49%。
4.5G 试点项目。
公司广电5G To B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已在电力、煤矿等多行业、多场景进行了5G垂直行业的应用研究,并在西安、宝鸡、安康等多地市开展了广电 5G To B 试点以及网络测试工作。
5.文化大数据与文创基地项目。
公司完成对陕西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 80 余家会员单位的资源能力摸底、省内 10 余家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需求调研、多家科创公司数字化技术及建设案例的了解等工作,为文化大数据“三库一台”建设做好准备。公司丝路文创基地已经建成投运,基地位 于西安市高新咖啡创业街区,打造集文化消费体验、文化文创展示、融媒体内容生产、日常办公 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物理空间,规划了直播服务、内容生产、营销运营、数字化场馆、产品开发、展馆展览等新业务,正在逐步探索开展业务运营。
上半年,天威视讯全力推进深汕数据中心产业园建设,报告期内积极协调推进土建施工结算及验收工作;积极规划和部署市区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智城天威已累计完成了90个基站建设;5G技术应用探索方面,公司在5G+智慧居家养老服务、5G+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监管平台相关的招标和合同金额已超过300万元,在深汕管委会指导下试验5G+中低空无人机管控试验。公司还积极部署边缘云计算产业,规划自建节点建设部署方案。
1、有线数字电视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收入22,1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711万元,减幅为10.93%;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实现收入9,54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482万元,减幅为13.44%。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收入减少的原因是2021年上半年数字电视终端用户持续流失,终端用户流失直接导致基础收视费持续下降、增值业务增长动能不足。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多措施减缓用户流失,稳住公众业务基本盘,进一步提升融合用户规模,减低单一业务终端离网率;借助头部资源、优质视频内容、优化呈现模式提升数字电视用户粘度。
2、有线宽带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有线宽带业务实现收入16,2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92万元,增幅为1.20%。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快全光网络改造、全面推广大带宽产品、升级用户带宽水平等手段与其他宽带业务运营商展开竞争,宽带业务用户稳步增长,收入同比增加。
3、政企项目业务
报告期内,政企项目业务实现收入3,08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751万元,减幅为19.60%。政企收入减少的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政府财政及企业预算收紧、在建项目完工和验收进度影响,报告期内无中大型项目确认收入,收入同比下降。
4、节目传输业务
报告期内,节目传输业务实现收入4,7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32万元,增幅为2.85%。
5、视频购物业务
报告期内,电视购物业务实现收入6,52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202万元,减幅为15.55%。报告期内完成宜和TV直播平台的上线运营,与腾讯微视、美团优选等社区平台开展合作,打造直播+社交+社区的多渠道电商营销;自制了《生活在深圳》、《宜和购物点歌台》等多个栏目并成功落地广州,拓展了购物内容和覆盖范围。
1、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经营提质增效
公司坚持党媒政网定位,推动公客集客业务协同发展。积极开拓公客业务市场,广泛开展保用户 促发展专项行动。加强策略宣贯,发挥广电云盒“智能家庭中枢”功能和优势,丰富群众文化生 活,提升用户黏性。加大集客业务拓展力度,在数据专网、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均衡教育等信息化服务市场持续发力。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应急等众多智慧产品推广应用不断深化,报告期内集客业务稳步增长。广电5G前期工作务实推进,制定广西广电5G规划白皮书,700M清频迁移工作进展顺利,语音业务已进网测试。
2、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公司管理效能
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业务布局。成立广西昊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塑造广电集客业务品牌,深耕垂直行业领域,构建“智慧广电+”产业生态体系;成立广西润象信息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拓展企事业互联网、通信网络工程建设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推动广西耀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公司主业深度融合,力争在内容建设、广告宣传、贸易新零售等业务方面实现新突破;通过健全子公司市场化运营机制,努力打造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分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改革,实施“一市一策”差异化管理,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3、加快技术创新,打造“智慧广电”生态圈
“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面向东盟的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写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广西云省级技术平台落户公司。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招商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成功引进 3 家企业,多家意向入驻企业正在商洽中。正式发布全国首个“5G+8K”万兆传输实验成果,项目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首届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超高清视频类二等奖。积极开展广电5G、8K超高清、万兆分发传输和软终端接收等技术的融合研究,自主研发的万兆 IP 广播分发器已具备产品化,形成“万兆全 IP 光纤入户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4、加强安全保障,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公司以“安播零事故、传输高质量”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安全播出监管责任。上半年开展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确保各环节安全运行。组织开展多次应急操作演练,完善应急资源、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两会”、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等系列安全播出重要保障任务,获得广西“护网2021”网络安全攻防战演习大赛“优秀防守单位”荣誉称号。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