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中国广电 能成么?

导语:即便中国广电携「万亿巨资」进入通讯市场,不少人依旧不看好这家「四大」,对中国广电未来的「突围之路」也持观望态度。距离上一次三大运营商重组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这次新入场的中国广电又能不能为带来新的惊喜?相信三年之约一到,市场就会告诉我们答案。

  运营商「中国广电」10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凭借1012亿元的注册资本,中国广电一举成为了国内第四大运营商,并获得了192手机号段。

  可能是对「御三家」积怨已久,每当有新的运营商入场,比如民生通讯或小米移动,大家都希望这些运营商可以推翻垄断、成为新的「屠龙骑士」。不过结局大家都有目共睹:截止2018年10月有超过22家虚拟运营商获得了商用牌照,但共计只有约7000万的在网用户。

  而在两年后的今天,这些虚拟运营商的影响力同样势微,三大运营商依旧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当年意气风发的虚拟运营商倒的倒、卖的卖,剩下的不是搞物联网就是做海外旅游的生意。

  那么今天要讲的中国广电,又能否为国内死板的运营商市场注入一丝新活力呢?

  中国广电不是虚拟运营商

  先澄清一点,这次新成立的中国广电,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虚拟运营商:

  一方面,中国广电在移动业务上租用的是中国移动的信号服务。通过签署基站共建共享协议,中国广电向中国移动租借了2G/3G/4G基站与部分5G基站,保证了基础通讯服务的覆盖能力。除此之外,中国广电也向中国移动租用了700MHz的无线承载网络,也就是5G基站到省市数据中心之间无线网络的部分。从这一点看,中国广电无疑是一家虚拟运营商。

  但另一方面,中国广电也有着自己的骨干网络。换句话说它并不是单纯的「御三家销售代理」,中国移动在这里只起到了「信号承包商」的作用。或者这么说:中国移动之于中国广电,就像中国铁塔之于中国移动一样。

  有了自己的骨干网络,意味着中国广电在网络资源的分配上可以有更大的话语权,过去二级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常见的「多人降速」现象也不会在中国广电上出现。

  另一方面,因为有自己的骨干网络,中国广电在资费方面也不会受上级供应商「牵制」,在运营成本上也有着不小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广电的未来注定是一片光明。刚刚提到的优势仅仅针对其他虚拟运营商。与三大传统运营商相比,无论是体量、用户量还是市场空间,中国广电都算不上突出。

  中国广电的市场空间

  先说说用户量,根据中国移动的中期报告,中国移动截止2020年6月移动用户数已达9.47亿,其中4G用户7.6亿,5G用户7020万;中国电信中期报告指出,其移动用户数已达3.43亿。三大运营商以「碾压」优势盘踞着国内市场。同时还通过内外合作的方式出海,在境外运营商中也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国内的移动通讯市场已近乎饱和,留给中国广电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多了。

  其次,中国手机用户也和境外用户呈现出不同的使用习惯:携号转网姗姗来迟让国内用户已经习惯了「一人多SIM」——用户会通过不同套餐组合的方式,拼凑出最适合自己的套餐。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广电想见缝插针,自然需要更强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中国广电还有一个天生的「劣势」——它没有在固网方面经营的打算。同样以中国电信为例,根据中期报告,其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871.1亿元,其中移动服务收入为904.62亿元,固网服务收入为966.48亿元。就算是主打移动服务的中国移动,上半年收入中也有近364亿元的有线宽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0.6%。

  可见在移动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固话融合的推广下,固网服务依然有增长的潜力。只打手机牌的中国广电,市场空间又还剩多少呢?翻看中国广电的「资方」,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文创影视巨头,联合手中已有的资源,与版权方联动,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通讯市场未来的变化

  自虚拟运营商开放之日起,就有人认为「国内运营商将转型成为服务供应商」。在这一理论下,三大传统运营商将从直面终端用户转为骨干网络的供应商,并由虚拟运营商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这一理论的出发点非常理想,因为虚拟运营商的引入可以活化通讯市场,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实惠的选择,不仅能降低用户资费还可以促进通讯市场的进步。

  但事与愿违,即使管理部门像「下饺子」一样投放虚拟运营商牌照,管理混乱的虚拟运营商不但没能改善市场环境,反倒成为了电话诈骗的温床:因管理不善与审核不严,虚拟运营商在170/171号段滥发了大量未经实名的手机号码,这些号码一经发布就被转售到不法分子手中,从而成为电话诈骗的行骗工具。

  同时,因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不少虚拟运营商用户无法正常接受短信平台发送的验证码,更有不少用户无法正常充值。种种不便让虚拟运营商从「明日之星」「屠龙骑士」变成了「过街老鼠」「骗钱工具」。至今还在经营的虚拟运营商,大部分都已经转做出国SIM卡、物联网SIM卡的生意,只有极少部分以国内手机服务为主要的业务内容。

  但要说虚拟运营商的「没落」,我们还得连同这些年通讯市场的变化来看。过去的运营商业务非常单一,无非就是手机、固话业务与对应的增值业务,宽带则是电信与网通的天下。

  但现在不一样了,网通并入联通,移动也推出了自己的宽带套餐,手机套餐从原本的单一服务变成了现在流行的「融合方案」:一笔合约可以拥有手机、IPTV与宽带接入等多种不同的业务。这种业务多样性是虚拟运营商难以实现的。因不同业务相互「融合」,运营商的营收渠道也变得多样化,在业务价格上自然也更具优势。这也是虚拟运营商无法打入主流市场的主要原因。

  总结

  所以,即便中国广电携「万亿巨资」进入通讯市场,不少人依旧不看好这家「四大」,对中国广电未来的「突围之路」也持观望态度。距离上一次三大运营商重组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这次新入场的中国广电又能不能为带来新的惊喜?相信三年之约一到,市场就会告诉我们答案。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