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文化产业如何抓住“新基建”风口?

导语:当下,我国正处于“新基建”的热潮中,但很多文化产业从业者却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应如何认识“新基建”的本质并找到文化产业参与“新基建”的新路径?传播君为你约访专家。

  作者:郭全中 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新基建”的背景、目的与本质

 “新基建”是为了应对“三期叠加”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投资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本质则是通过系统创新来激活新需求和促进新消费。

  01、“新基建”的时代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所谓“三期叠加”,是指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在此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亟待调整优化,投资对经济的刺激效应减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02、“新基建”的目的

  第一,“新基建”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在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的情况下,出口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受到较大影响,而消费也由于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受到不少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就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第二,“新基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体的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升级。“新基建”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的技术实力、产业核心竞争力、经济结构合理度,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03、“新基建”的本质

  “新基建”的显著特点就是“数字基建”,与之前以铁路、公路和机场为主的“铁公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新基建”的本质则是通过系统创新来激活新需求和促进新消费,即通过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激活潜在的需求,并促进新型消费形态和消费形式的快速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急需“新基建”来升级

  01、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振文化消费需求的背景下,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结构不断优化。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文化企业受到较大冲击,营业收入下降明显,根据对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8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而基于互联网的文化新业态,如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等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增长15.5%,保持较快增长。

  02、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大发展,但是受制于带宽和网速等,发展遇到了一些制约,急需带宽更宽、速度更快的“新基建”来破解。

  一是带宽不够、网速较慢。很多新互联网应用需要更宽的带宽和更快的网速,否则应用就难以有效落地和大规模商用。从文化产业角度来讲,具体有两个方面。

  1、VR、AR、MR难以大规模商用

  无论是VR、AR,还是MR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甚至有可能成为新的平台级应用,但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仍然只有商场体验店等线下应用,而大规模的线上应用基本没有,根本原因就是现有带宽难以支撑线上的大规模商用。

  2、超高清频道发展受制约

  目前,很多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网络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留住用户,纷纷准备了4K乃至8K等超高清频道,但是按照4G目前的带宽水平,基本上只能支持4套左右的超高清频道,这也制约了传统电视超高清战略的落地。

  二是延时长。首先,物联网尤其是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需要以低延时为前提,否则就没有办法真正大规模商用,更不用说万物互联的实现。其次,VR、AR、MR等相关硬件设备目前难以有效解决眩晕感,其根本原因就是4G网络的延时太长,而要避免相关设备的眩晕感就要大幅度降低延时。

  文化产业在“新基建”中的新作为

  在讨论文化产业和企业在“新基建”中的作为时,一定要清楚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基建”中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所谓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我国的文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完全可以成为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一是在5G建设方面,发展较好的有线电视网络上市公司都应该大力参与5G网络建设,成为真正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并大幅度拓宽业务范围。而5G网络的建成必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用户体验。

  二是在物联网、产业互联网方面,互联网文化企业在相关领域布局深广,国有控股的华数传媒、贵广网络等已经在物联网领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

  三是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设施方面,阿里云、腾讯云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云计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人民网、华媒控股、封面新闻等国有文化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在版权确权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四是在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方面,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及浙数文化等都搭建了相应的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既为自身服务又为当地的政府和企业服务。

  2、成为融合基础设施的深度参与者

  当下,文化与科技正在进行深度融合,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以文化为魂、以技术为本、以产业为载体”成为共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是如此。

  一是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各地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抓手,无论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文化企业,还是华数传媒、贵广网络等国有文化企业都已经深度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比如,2017年华数传媒就与华为携手发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加大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联网文化企业必将大有可为。

  三是为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文化企业作为创意企业且是与科技有机结合的企业,代表着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并积聚了巨量的用户和技术实力,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嫁接,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3、成为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

  创新是文化产业和企业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文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企业一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和领先者,其研发投入经费规模巨大且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较高。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创建了创新试验室等,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同时,国有文化单位也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如2019年,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新华通讯社新媒体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传媒大学获得科技部批准,分别建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实验室。

  4、文化产业参与“新基建”的资金来源

  “新基建”投资巨大,既要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形式。

  第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文化企业的积极性。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企业规模大、实力强、融资能力强,其业务与“新基建”密切相关,且其所涉及的业务投资的带动作用大,因此应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方式。

  一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份到资本市场融资。

  二是充分利用政府专项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国家已下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94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20亿元。

  三是大力试点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近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新基建、交通、能源、仓储物流、环保、信息网络、园区开发七大领域中进行REITs试点。

  REITs本质上是将成熟不动产物业(包括基础设施、商业地产、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通过专业金融机构的设计与运作,在不影响经营的前提下实现投资资金的分散化和投资活动可持续推进。而在“新基建”中,是可以积极试点这种新的融资方式的。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