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四个立足"推动县级融媒体高质量发展

导语:立足“融”,实施整体联动等"四个立足"推动县级融媒体高质量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推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媒体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动力活力,增强平台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立足“融”,实施整体联动

  县级融媒体中心催化融合质变,实现机构和人员的“融”、传播方式的“融”、采编各程序的“融”、内部管理的“融”、传播及互动内容的“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媒体融合为特征的基层现代传媒系统,实现话语方式、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是打造全媒体矩阵。打通报、台、网技术平台体系,设置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内容审核与技术保障团队,建立策、采、编、审、发及效果跟踪的全媒体模式。整合“报台网微端”,推动“大小屏互联互动”,加快“5G+4K+AI”智慧融媒建设。推动各类数据系统整合融合,大力优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舆情监控、新闻策划、决策参考系统,积极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和屏联网系统建设,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舆情分析、宣传指挥、媒资管理、内容分发、应急联动的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媒体+政务+服务+文化+党建”的信息生态枢纽。

  二是坚持内容为王。大幅提高内容生产传播能力,深入挖掘本地新闻资源,实现记者稿件实时汇总,由各平台根据不同的新闻产品分类刊播,各取所需,快速发布。优化生产发布链,抢抓5G时代机遇,推动网络现场直播新常态,实现内容输出可视化,抓住短视频重点,组建短视频策划制作团队,用“声音画”讲“好故事”。

  三是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新闻流程再造、智媒平台建设、融媒产品开发、组织架构重组、广告策划运营和产业经营发展等工作,实现机构编制优化配置和全媒体资源整合。

  立足“合”,激发人才活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集内容采集、生产、传播、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完善相关从业资质,激发人才队伍的生产积极性,爆发最大的生产力。

  一是优化人才队伍。加强“全栖”人才培养,针对传统媒体队伍老化、人才匮乏等问题,通过“走出去”的学习和“请进来”的引进,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融媒体运营能力。加大年轻业务骨干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具备策划、创新意识的节目编导的培养,以及融媒体建设在内容生产上必要的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人才、网络工程师的培养和使用。

  二是优化薪酬考核机制。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和“同岗同工同考核同待遇”的原则,建立科学量化的考核机制,建立全员“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机制,以岗位定绩效,以贡献排座次,每月对稿件分类打分,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设置丰富多样的创业平台,打破体制性壁垒,不分编内编外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充分激发全体职工的内生动力。

  立足“实”,提高服务质量

  县级融媒体中心担负起政务、公共、民生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任,要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发挥平台功能集成性。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四个中心”,将组织架构分为综合服务、新闻采编、产业经营“三大序列”,在新闻采编序列划分指挥中心、采集中心、编辑中心、节目中心、数字媒体中心“五大中心”,集成媒体功能,推动新闻流程再造和全媒体资源整合,从而推动了组织架构重组、智媒平台建设、融媒产品开发、广告策划运营和产业经营发展,实现政务公开、民生互动、网络问政、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

  二是精准对接受众需求。采用“内容+服务、政务、商务”的模式,努力打破信息孤岛,把握群众多元诉求,采取“超市”化供应、“菜单”化服务、“订单”式配送,及时有效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融媒体平台加快应用服务融合,推出信息发布,政务办理,在线购物、购票、订餐、生活缴费等功能,强化民生服务。

  三是协同社会应急管理。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反馈突发事件指标信息,提前做好应急管理准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协同政府或突发事件相关方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完成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和善后修复,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立足“全”,实现立体传播

  县级融媒体中心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通过“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全方位的传播效果。

  一是拓展传播渠道。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各种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增强融媒体平台在界面友好度、用户体验、产品活力、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吸引力,注重互动性,注重传播策略,占据信息传播过程主动地位,扩大平台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尝试建立工作室制度,打磨特色化团队,由业务骨干自由组合,分别建立节目制作、视频包装、音频传播工作室等一批适应网络社会和融媒体发展的工作室,打通传播链条,提升传播效果。

  二是强化品牌战略。县级融媒体中心依靠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来扩大传播地域、人群和内容覆盖面,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三是打造优质原创。优质原创内容是能否持续推出平面媒体“镇版之作”和形成“刷屏之势”融媒体产品的关键,也是衡量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县级融媒体中心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全媒体供稿库,变单一单向供稿为互动交互发布,推动新闻内容的产品化,努力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实现从单个产品创新向系统化创新转变,形成新型传播格局。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