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中国电视大会】杨崑:未来已来,构筑5G发展之路

导语: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指出,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衡量的标准不是前端指标,而是最终效果。

  11月21-22日,第五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开幕。在21日下午的“广电5G发展研讨会”中,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以《未来已来,构筑5G发展之路》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指出,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衡量的标准不是前端指标,而是最终效果。


图为: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

  以下为演讲精粹:

  5G是由国际电信联盟组织(ITU)制订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正式名字为IMT-2020。     传统的2G,3G,4G主要是面向人的业务,因此我们看到每一代都是对通信速率的增强。而5G的能力指标提升是多个维度的,5G将不再单纯地强调峰值传输速率,而是综合考虑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等八项技术指标。 5G的关键技术指标是划分业务场景的重要依据,产生了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即eMBB)、高可靠低时延(即uRLLC)和海量物联(即mMTC)。 对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业务场景,它强调传输速率的提升,因此在流量密度、峰值速率有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在5G网络下下载一个高清视频,峰值速率较现在4G时代提升10倍以上,传输时间缩短到以秒计时。 “低时延高可靠uRLLC”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自动驾驶、工业控制,此类应用场景对于时延要求(1毫秒)可靠性要求(达到99.999%,5个9)极高。例如:在辅助驾驶状态下,车辆全身布满了传感器,传感器通过5G信号与其他车辆和控制平台进行“沟通”,做出诸如变道、刹车等控制操作。这种场景下,延迟少几十毫秒刹车,就会让汽车刹车距离缩短几米甚至数十米,5G可在这些场景下完成低时延和可靠性要求高的任务。 “低功耗大连接mMTC”主要应用在智慧城市、物联网这些大连接的场景中, 对应的网络能力要求是连接数大、接入成本低。5G网络可以承载每平方公里数万甚至数百万的连接数,较2G、3G、4G有了极大的提升 ,解决了物与物连接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手机、手表、手环、甚至是内置了物联网芯片的运动鞋、IC卡等等会越来越多;工业场景下:各种不规则的小型传感器、智能制造的底层硬件、各类控制单元等同样可具备连接上云的条件。将这些百亿甚至千亿的设备进行网联,是mMTC要解决的问题。

  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衡量的标准不是前端指标,而是最终效果。5G等新技术推动的媒体变革将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化和升级:不断催生新业态,媒体的边界会极大扩展,泛在化的媒体会对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新一代的媒体创新领军平台和自媒体、社群媒体、行业媒体的增长会再次重塑媒体产业;内容和数据等关键资源将在更大范围内重新进行配置;主流媒体机构的内在组织方式和对外影响力都将重新被定义;相关法律、监管部门的规则设定、技术手段都需要随之调整。 全程媒体,新闻事件从发生到结束,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覆盖的链条中,随时可以变成一个公众信息; 全息媒体,新闻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化、全面化;图片、文字、视频、游戏、VR等;这些展现形式可以灵活地让用户选择,新闻的呈现更为立体。同时,在物联网推动下实现数据媒体等更丰富的形态; 全员媒体,不仅是媒体机构内部、全社会更多人都有机会参与,一个移动终端就能构成一个传播平台,比目前自媒体碎片化程度更高; 全效媒体,媒体越来越精细化,用户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大众传播的模式无法再继续,知道谁在看信息,反响如何,持续跟踪;利用数据知道谁是受众,传播更精准、更有效率。

  依托5G高速网络、在媒体业务平台支撑下,借助“人-机-物”等多元化信息采集点对全要素信息实时获取并智能处理;实现智能感知、全方位采集、现场分析。以5G超高速网络为基础,可穿戴和便携终端为载体,为新闻人员提供随身数据库、随身翻译器、随身工作站、随身编辑室。 让5G连接的新闻传感器网络覆盖“万物互联”空间各个角落,让数据新闻实时从源头获取一手数据。

  5G技术的大带宽和低时延连接,让自动化程序加速进入媒体内容生产各个环节,如机器写作、自动翻译、自动校对等;进一步实现乐多功能联动;未来还将实现具有一体化框架的全新生产体系。1、5G支持机器写作等功能进入媒体工作终端。2、5G支持媒体大脑实现多功能智能联动。2、5G支持全过程的程序化生产。

  多终端之间协同互动,以数据和算法为引擎,借助5G等高速网络实现融合化、精准化传播;促使融合媒体信息全面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群体,实现全效和全时传播。VR/AR将成为5G网络最有潜力的大流量业务,高质量VR/AR内容处理走向云端,满足用户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工业生产等领域日益增长的体验要求。

点击进入会议专题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