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这个县级融媒体中心 凭啥运行8个月就脱颖而出

导语:在中宣部确定的首批59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试点县中,宁夏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是其中之一。它于2019年1月5日正式上线运营,截至目前已稳定运行8个多月,宣传效果明显,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将面对未来发展探索的艰辛。

  在中宣部确定的首批59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试点县中,宁夏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是其中之一。它于2019年1月5日正式上线运营,截至目前已稳定运行8个多月,宣传效果明显,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将面对未来发展探索的艰辛。近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宁夏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熊克明与我们分享了宁夏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一路走来的辛路历程。

图为:青铜峡市融媒体播发中心

  整体建设思路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一项新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青铜峡市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合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青铜峡市的实际提出了三点建设要求:

  一是政治站位要高,引导群众的能力要强,要有全媒体宣传思维;

  二是服务能力要强,要有增强用户黏性的动力;

  三是发展方向要明确,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基层,再造活力,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并举的整体建设思路。

  政治站位要高

  “引导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的政治要求,要使党中央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青铜峡融媒体中心要建成县域内党中央声音的传播主阵地,要建成县域内党的意识形态的宣传主阵地。

  服务功能要强

  “服务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的具体任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为县域的经济发展、城乡治理、社会综合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对接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政务和便民服务模式,不断强化服务群众的功能。

  发展方向要明确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有着不同发展方向,但又存在交集的两件事。

  1、“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明确的边界,即县域之内。目标任务也非常明确,就是要“引导群众,服务群众”。2018年9月,中宣部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提出,要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社区信息枢纽,其本质就是要扎根到基层,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有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服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通过社会服务完善城乡治理。

  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仅具有媒体的职能,更是县级党委政府发展社会经济和治理的综合服务平台。

  2、“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要指新闻媒体行业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从内容生产、产品展现和传播渠道深刻的变化而引发的行业性的自我革命。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向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方向迈进,催生出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也可以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要求新闻媒体行业必须要做的事情。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生存”是向基层拓展服务,通过整合县域内各种资源,依靠和丰富“服务”职能求发展。而媒体可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协作,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业务能力优势,指导帮助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资源、数据和信息,从制作、传播、广告和组织活动等方面获取收益。

图为:2019年1月5日,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启动仪式

  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单纯由媒体来主导,就可能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媒体化,减弱甚至失去服务功能。因为,媒体本身没有行政管辖权,无法在县域内整合资源扎下根去搞服务,也没有能力搞细化了的“大服务”。

  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一定是由县一级党委政府来主导,软件平台、硬件平台和系统平台一定在县一级党委政府的手里。同时,县级平台要向更高级别的媒体开放端口实现对接,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管。

  平台系统架构

  青铜峡融媒体中心建设按照顶层设计的要求,从“县内政务全面融合、省市媒体双向对接、权威媒体深度合作”三个维度进行业务布局。从便民服务的“市民云”到深度服务当地经济文化的“文旅”“秦腔” 频道,形成一个较新颖的服务模式。

  组织架构

  在青铜峡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以现有电视台为基础组建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下设编委会,主任(总编辑)1名,副主任(副总编辑)3名。编委会下设报道采集中心、编发中心、制作技术保障中心、综合服务中心。

  编委会负责融媒体中心宣传策划、新闻发布、应急突发事件协调指挥等采编工作。成立宁夏黄河九渠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合域内各种资源对接社会服务。

  平台架构

  业务平台由新华社供稿平台和“一屏、N端、五平台”构成。

  新华社供稿平台:新华社专门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开设了县级融媒体供稿线路,供稿形式有成品线路供稿、精准供稿、嵌入式供稿。云上青铜峡APP采用了嵌入式供稿方式,其特点是即时同步自动更新。如,新华社的“习近平时间” 栏目直接嵌入到云上青铜峡APP并在首屏展示。只要新华社稿件一更新,安装青铜峡APP的17066名用户的手机首屏“习近平时间”栏目全部即时同步自动更新。

  云上青铜峡APP上开设了时政、国际、社会、图片、体育和新华短视频等六个新华社的栏目,均采用嵌入式供稿方式,极大节省了融媒体中心的人力物力,极大丰富和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屏:即融媒体中心指挥大屏。支撑编委会进行融媒体报道指挥调度和舆情监测,管控内容生产。

  N端:N端涵盖青铜峡区域内微信矩阵、微博矩阵、政府网站、APP、外联网站和其他媒体资源。

  五平台:报道指挥、舆情监测、传播效果分析、内容生产和权威供稿。

  生产管理架构

  融媒体中心主要功能围绕“统筹策划、多源汇聚、一次采集、一处生产、多元发布、科学评价”原则进行设计,重点是五平台建设。

  实现“一屏决策”(市融媒体中心大屏)、“一键指挥”(任务指令下达)、“一网监控”(监控舆情热点及各门户账号运营)、“一处生产”(统一云平台采、编、发)、“一群终端”(对接基层各媒体渠道)等五个“一”功能,打造一个集“舆情引导、新闻宣传、资源共享、政务信息、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县级意识形态主阵地和综合服务治理平台。

  服务架构

  深度服务地方经济,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县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治理、社会服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提供整体系统支撑。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协调整合各种资源,智能医疗、智能公交、智能社区等,成为县域内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离不开的掌上综合服务平台。

  图为: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工作场景

  建设成效显著

  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上线运行8个多月以来,建设成效显著。

  建立了“三维立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一是以县一级自管媒体为核心的传播矩阵,主要包括网站、电视台、APP、新媒体微公号、官方微博等,覆盖到全县各个领域。二是重点打造云上青铜峡APP,完善新闻+服务,实现移动优先的本地化传播。三是充分利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渠道,形成外部传播矩阵,服务青铜峡外宣工作。

  数据观

  云上青铜峡APP客户端

  17066:下载量为17066人

  5036:总发稿量为5036篇

  33614236:总阅读量达到33614236人次

  14552:点赞量达14552人次

  15350:分享量达15350人次

  “魅力青铜峡”微信公众号

  1107:发稿量达1107篇

  32.3万:总阅读量达32.3万次

  “现场云”直播平台

  2031:发布跟踪报道2031条

  740:发布短视频740条

  88万:累计浏览量达88万

  5月7日,在新华社“现场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协作报道暨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培训班启动仪式上,青铜峡市广播电视台在全国3200多家“现场云”用户中脱颖而出,荣获“现场云优秀融合奖”。

  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在青铜峡市各部门(单位)、街道(乡镇)、社区等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实时向中心提供新鲜及时的各类新闻信息素材。

  6月28日,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训基地在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实践平台,成为全国首家被211大学确定为教学研基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全国有10个省份的28个县市区到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参观考察,共37批次,约310人。他们对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思路、设计理念和运行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统计,在全国范围内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中,以“青铜峡模式”在建的有64个市县区,已建成运行的有6个县区。

  未来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按照整体建设思路的要求,青铜峡融媒体中心挂牌稳定运行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目前仅完成了新闻内容生产、内外传播建设、域内媒体矩阵管控部分的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引导群众的作用。能否进一步发挥好平台的系统功能,把服务和治理的职能发挥好,才是真正的考验。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复杂性、艰巨性,要协调和调动县域内的各种力量,从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治理等方面向融媒体中心开放并给予重视支持。

  资源整合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县域内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党委政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综合平台,要充分认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县委书记工程,是“一把手”工程。

  要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充分整合政府公共资源,协调企业资源,聚合社会资源,向县级融媒体中心集中,发挥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大服务”系统,创新经济发展、城乡治理、社会综合服务的现代化新业态。

  体制机制创新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新事物,新就新在旧的体制机制束缚它,新的体制机制未建立,思想疆化、身份编制、薪酬发放、人才引进和培养等一系列的困难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与政策相关联,需要县委政府在政策上强力支持,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创造一个解除束缚破浪前行的美好发展环境。

  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生存”归根到底还是向“服务”要效益。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发挥媒体“引导”作用的采编队伍,另一支是赋有发展职能的“服务”队伍。

  要把整合的政府公共资源、企业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做细化分类,梳理出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渠道、服务的方式,根据服务的需求强化技术系统的迭代、升级、跟进,做好做足服务的文章。

  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讲,“服务”是一个大课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创新的过程,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中宣部要求2020年底前全国285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届时,县级融媒体中心集群将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舆论宣传和社会服务治理体系,成为治国理政最坚实的基础平台。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