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并将在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产生巨大影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指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同广播电视深度融合,为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媒体行业应该针对传媒业生态的关键维度——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等,相应地加大智能技术,如语义识别和分析、VR/AR、机器算法、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集群的研发和渗透,为媒体内容生产与呈现开拓想象空间。
8月20日下午,以“产业融合与技术重构”为主题的“第三届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一层多功能厅2召开。山东海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隆龙做了题为《人工智能 媒体赋能》的演讲。
图为:山东海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隆龙
以下为演讲精粹:
大会上,隆龙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运用。
一、人工智能对媒体行业的影响;
1、对新闻行业的影响。AI技术的成熟及AI产品的不断涌现,对传统 新闻播音、新闻采编、新闻用户 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2、对内容生产的影响。对内容生产流程的颠覆,内容生产效率的指数级提升,把关人规则的改变和引发内容品质变化的挑战产生一定影响。
3、对内容分发、媒体形态的影响。在智能推荐、千人千面、结构化数据、语音交互、体验式新闻等媒体形态方面,人工智能将成为“个人生活智能助理”。
二、人工智能环境下的认知和思考;
1、人工智能是传媒生产力提升的一次技术革新,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海量搜索和选择信息、缩短新闻生产流程等技术应用,都是提升了传媒生产力。人工智能是一次传统媒体技术的提升,而不是突然闯进传媒业的一个怪物。
2、是对传媒人的一种解放。自动化合并内容、实时追踪核查信息、一站式剪辑服务、机器写作、视频自动配音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运用,一方面正在将传媒人大量从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传媒人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工作,对技术的把控更具有主动性。另一方面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更是对传媒人思想的一种解放,激发更多想象空间,可以有更多内容生产的创造,更多媒介形态的探索。
3、智能背后是人的智慧。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人工智能只是一项技术,且尚处于初步水平。人工智能技术要让机器真正达到有简单意识和情绪还有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从现实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体现人意志的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背后更多的是人的设定,反映的是人的想法。
三、山东海看在AI领域的探索;
四、未来已来媒体该如何应对。
可以“快一步”,培养复合型能力。新闻领域中以数据推动新闻报道,以信息筛选新闻故事,以算法决定推送内容,以及后续新闻影响跟踪的算法力量已经彰显。从计算机科学和新闻学科交叉点着眼,培养既懂新闻,又懂设计,还懂编程等复合型能力,适应当下潮流。
也可以“慢一步”,培育深度采写能力。“机器人写稿”一秒传千里,但它是以最快速度对某时某地的某事做简略报道,深度采写则不同,注入了新闻从业者的主观性阐释,是“有思想的新闻”;而智能推送“把关人”缺失,真假难辨。提供系统可靠的深度报道,才能够满足受众渴望“看清现实”的需求。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