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发令枪响,百舸争流:5G全面商用进入倒计时

导语:“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指向的Gbps起步的超大带宽、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通信能力和每公里百万级的海量连接,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业务体验提升、使能各行各业数字化全面爆发,所释放出的需求潜力也将催动一波新的经济发展浪潮。

  如果选择一个科技类的年度热词,5G被选上的几率应当不小。

  首个完整意义的3GPP 5G标准出炉、世界各地5G频谱拍卖/分配有条不紊推进、主流运营商紧锣密鼓测试/部署、部分国家的商用发布、产业链愈加完善……在ICT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瞩目与期盼中,5G的全球商用步伐过去一年不断加快,甚至已经提前在一些领域创造价值。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指向的Gbps起步的超大带宽、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通信能力和每公里百万级的海量连接,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业务体验提升、使能各行各业数字化全面爆发,所释放出的需求潜力也将催动一波新的经济发展浪潮。

  拥抱5G,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11家运营商商用:5G离我们已如此之近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预计,2018-2025年,数据流量将以4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300亿个联网设备,给整个行业带来大体量收入;到2022年,移动经济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4.6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5G正是这些指数式增长背后主要的驱动力——它将提供更低的时延、更优体验的服务,同时让沟通变得更好;不仅娱乐,应急服务、公共服务、无人机乃至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都将从中受益,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创新出新的业务及商业模式。

  种种迹象表明,5G离我们已如此之近。标准方面,2018年6月的3GPP RAN第80次全体会议上5G NR独立组网(SA)方案正式通过,结合2017年底非独立组网(NSA)方案的冻结,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出炉,主要聚焦eMBB(虽然R15 Late Drop版本冻结时间推迟,但不会对首批部署造成任何影响)。

  根据规划,R16标准将于2019年9月完成,满足ITU定义的全部场景(eMBB、mMTC、uRLLC)需求。届时,具备超大带宽、极低时延以及海量连接能力的5G还将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激活各行各业的颠覆创新与升级。

  市场方面,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的完成吹响了5G商用的冲锋号。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月中旬,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201家运营商对5G移动网络和5G固定无线接入(FWA)网络进行了投资,运营商们已经宣布了524个独立的演示、测试或试验。

  目前,已经有11家运营商宣布有限地推出了5G服务(含移动服务和FWA服务),包括AT&T(美国)、Elisa(芬兰和爱沙尼亚)、阿联酋电信(阿联酋)、Fastweb(意大利)、LG Uplus(韩国)、韩国电信(韩国)、SK电讯(韩国)、Ooredoo(卡塔尔)、意大利电信(意大利)、Verizon(美国)和沃达康(莱索托)。当然,这些运营商的服务在地理覆盖范围、终端可用性以及提供服务的客户数量方面都有着相当局限——其中,Verizon于2018年10月1日在美国4个城市的部分地区推出其5G Home服务(FWA服务),并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商用5G移动网络;AT&T于2018年12月宣布在12个城市的部分地区上线5G服务(通过便携式移动热点设备连接网络),并计划于2020年初实现5G服务全国覆盖。韩国三大运营商则共同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5G商用,最初使用移动热点设备而非智能手机来提供5G服务,LG Uplus计划于2019年底前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的5G网络覆盖。

  而我国已经明确了2020年5G确保商用的政策,2018年底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的颁发也令“最后一只靴子”得以落地。2019年1月10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今年将在若干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在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大规模组网,同时推进终端产业化进程和基站等网络建设步伐。这一重磅消息不仅宣告我国5G发展新阶段的到来,亦坚定了5G产业链各方的信心。

  我国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已在17个城市进行5G规模试验、中国移动已在17个城市开展5G规模试验、中国联通则在16个城市启动了5G试点,携手华为、诺基亚、烽火等厂商针对具体场景具体诉求探索5G商用及基于5G网络的新应用;并纷纷成立5G创新中心、提出终端及网络推进项目、发布相关白皮书……以进一步催熟产业、确保5G如期而至。

  产业链就绪:发令枪响,百舸争流

  任何一项实现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完备的产业链支持,5G的成功同样如此;而商用发令枪的打响,亦搅动了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终端厂商、测试仪器仪表厂商在内的整个“江湖”,呈现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

  早在3GPP 5G标准出台之前,不少设备厂商就已展开了5G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为止,基本所有的主流设备厂商皆已推出了基于标准的端到端商用系统。其中,华为2009年就开始了5G研究,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持续压强式投入,即便遭遇外部环境压力和挫折仍一马当先。2018年,华为率先发布了基于3GPP标准的端到端全系列5G产品解决方案,打通端管云,真正实现了从终端到网络、再到云数据中心的端到端覆盖;面向网络,该方案具备极致体验、极简站点、极低能耗、极简架构和智简运维的特点。

  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在全球获得了30份5G商用(欧洲18份、中东9份、亚太3份)、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在17个城市建成30余5G实验外场,累计发货3万个5G基站,拥有2570项5G专利、核心标准提案数3345个(为行业第一)。在5G预商用外场以及IMT-2020第三阶段测试中,华为5G产品解决方案再创纪录,实测小区峰值速度达14.58Gbps、用户峰值速率达5.2Gbps,且涵盖了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室外和室内等多种场景。华为高管日前在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该公司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其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至少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按英国电信运营商的说法,如果禁止使用华为5G设备将会导致新一代的移动网络推迟9-12个月方能推出。

  爱立信作为老牌巨头在无线侧具备传统优势,其5G平台包括核心网、无线网和传输网系列产品,以及OSS、BSS、网络服务和安全产品等。在5G市场上它亦相当活跃,与沃达丰、软银、Verizon及AT&T等领先运营商签署了10余份5G商用合同,与合作伙伴展开了40多项5G网络测试,并全程参与了国内的IMT-2020 5G技术研发试验。得益于5G业务拓展,其2018年全年销售额达2108亿瑞典克朗,六年来首次实现业绩增长。

  诺基亚亦是业界鲜有的具备独立部署整张5G网络能力的厂商,不仅包括无线网,亦包含后端的传输承载、固移融合等;2018年初,还面向5G商用推出全新的ReefShark芯片组。这家厂商现已在全球范围内承建和参与了60多个5G商业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它已获得T-Mobile美国价值35亿美元的多年期5G网络设备供货合同,这亦是全球范围已公开的最大一笔5G订单。此外,近日有消息传出,加拿大政府表示将向诺基亚提供4000万美元(约合3000万美元)用于5G研发,或预示该国将选择诺基亚为5G部署的主要合作伙伴。

  与最终用户最接近的终端亦将决定5G发展的顺利与否,华为、英特尔、高通、三星等主流芯片厂商均已推出了5G基带芯片(或移动试验平台),并展开了相关的互操作测试。而随着5G芯片开始批量供货,预计今年将是5G手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一年,比如高通即在2019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宣布,年底前将有30款采用高通5G芯片解决方案的移动设备问世。

  在2019年1月24日的5G发布会暨2019世界移动大会预沟通会上,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TIANGANG)和创下多项业界第一的5G基带芯片巴龙5000(Balong 5000),并将于2019世界移动大会期间发布首款5G折叠屏手机。根据公开信息,巴龙5000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友商,比如它是业界标杆的5G多模终端芯片,单芯片支持2G/3G/4G/5G网络制式;支持业界标杆5G速率,在5G网络Sub-6GHz频段下下行峰值可达4.6Mbps、毫米波频段下下行峰值更高达6.5Mbps,相较4G/LTE有10倍的速率提升;业内首次支持NR TDD和FDD全频谱,为终端用户带来更稳定的移动连接体验。此外,巴龙5000率先同步支持SA和NSA双架构,在5G商用初期为NSA提供过渡解决方案,而这款芯片亦是业界首款支持R14 V2X的5G芯片。

  互联互通方面,2018年以来亦是喜讯连连。比如2018年1月,华为即与德国电信、英特尔在宣布,三方合作使用基于3GPP R15标准的5G商用基站,成功完成全球首个5G互操作性开发测试(IoDT);在IMT-2020第三阶段测试期间,与英特尔共同完成了业界首个SA架构下跨厂商数据业务互通;2018年9月,诺基亚贝尔宣布联合第三方测试终端(仪表)供应商VIAVI Solutions共同完成5G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实验室测试,具体数值超过1.6Gbps;2019月1月,爱立信宣布携手高通完成2.6GHz频段NSA NR数据呼叫,成功为5G商用部署增加了一个新的频段。

  业务应用加速繁荣:智能时代蓝图徐徐展开

  随着5G的到来,以往一系列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将一一照进现实。它将为“数字化升维、智能化降临”提供必要的底层支持,一幅全新的时代蓝图正徐徐展开,而寻找并培育新的业务、新的商业模式已然成为现阶段的一大重头戏。

  在这方面,华为2016年11月宣布了Wireless X Labs的成立,以汇聚行业伙伴、构建产业新生态,发挥连接未知领域与确定机遇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如今,X Labs已与全球数百家合作伙伴合作,针对联网无人机、云化VR/AR、无线机器人和车联网等领域展开探索,2018年新成立的CG Cloud VR/AR特别兴趣小组将致力于研究和推动VR和AR在5G eMBB场景下的商用。

  同时,这家公司联合多家领先运营商,加快相关场景和应用的落地。比如与中国移动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5G业务体验园区,部署5G网络演示车、AR人脸识别安检、机器人无人机巡检等业务;与广东移动、中国信通院、南方电网联合发布了《5G助力智能电网的应用白皮书》,创新配网差动保护、应急通信、配网计量、在线监测等智慧电网业务示,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2018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携手中国移动、四川移动、浙江移动将现网已部署的5G典型应用场景制作成视频进行回放,并联合广东移动提前部署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直播。

  诺基亚不仅在网络、终端和芯片领域进行创新部署,亦积极推动5G应用的开发。根据此前报道,诺基亚贝尔的“5G梦工厂”目前已经孵化了基于5G AR的智慧安防方案、基于5G AR的智慧工业巡检方案、基于VR的远程手术教学、基于5G网络的Cloud VR游戏、超高清VR点播、基于车联网的远程驾驶方案、5G环境监测方案、5G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等诸多创新项目。

  此外,各种跨界5G联盟的成立也为驱动5G未来使能全行业创造了条件。例如华为联合奥迪、宝马、戴姆勒、大众等车厂与一众通信、芯片厂商成立了5G汽车联盟(5GAA),共同推动5G和汽车产业的结合;联合博世、Festo等制造业标杆企业成立5G智能制造联盟(5G-ACIA),推动5G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落地,确保5G从运用之初即具备相应产业能力;与中国移动、德国电信、意大利电信、通用电气、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大众、腾讯、数字王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共同倡议成立5G切片联盟(5GSA),以在5G网络切片领域满足垂直行业的需求、定义新的商业模式。

  展望2019年,5G的全面商用进入倒计时、将迎来大规模商业部署阶段,新的风口即将成型、整个产业蓄势待发。可以预见,各种先进方案、产品的应用将在新的一年中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新业务的探索亦将结出硕果;同时,尽管存在一些纠纷,但大势所向,全球性、全产业链的合作方为主流。未来已来,只争朝夕。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