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穿越透明墙:短视频竞争中的电视媒体

导语:“短视频是电视传播新业态的怒放之花。”这朵怒放之花率先开在了网络视频的业态里,电视媒体目前更多是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供应者。

      仅以形式上的长短或以媒体传播的视角看短视频,还不够。互联网应用伴随着赋权过程,短视频以视频化形式进一步降低了这个过程的门槛。在此意义上,它更像一种数字化技术下的表达工具和生活方式。虽然大V、达人、专业制作机构更引行业与资本瞩目,但长尾上众多的草根玩家却更能体现短视频传播的文化意义。这种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特点的传播文化与电视媒体的中心化、主流化向度不同,这也使电视媒体的短视频内容具有了整合意义上的价值。

      从电视产业的角度来看,短视频不仅仅是一种“短化”的内容表达形式。Kantar Media中国区资深数据科学家郑维东在《智能电视与短视频》一文中指出,在新传播环境下,内容作为电视产业的五要素之一,正在发生重组及由长而短的变化,“短视频是电视传播新业态的怒放之花。”这朵怒放之花率先开在了网络视频的业态里,电视媒体目前更多是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供应者。

一、怒放之花:重塑传播格局,流量一九分化

      集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碎片化、个性化等传播趋势于一身的短视频已不止于风口。在过去两年里,它以分秒之长,成为重构传播格局的力量,带来传播场景中的三个显性变化。其一,它改变了用户的流向与注意力分配,根据CNNIC数据,截止2018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近6亿;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短视频用户总使用时长达122.79亿小时,同比增长89.2%,已可与长视频(125.75亿小时)论高下。其二,短视频为年轻人的自我表达、在线认同与关系建构创造了具有高参与性的社交场景,视频化成为网民,尤其是年轻网生代们重要的社交方式。2018年5月CSM的短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 在15-45岁短视频用户中,15-29岁年轻人占到65%。其三,短视频重塑内容生产方式,用户与生产强互动,内容与用户共进化,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消融,观者与创作者的强互动产生新内容,而今年4月以来的行业监管行动,通过驱逐内容市场的劣币,重塑创作者信心,推动行业告别野蛮生长,逐渐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短视频是流量的入口也是战场。其内容生产者数量众多、身份迥异,在商业化与社交应用的诉求下,平台的流量分布呈现出极端分化的格局,并向头部账号高度集中。根据CSM媒介研究的观察数据,在不同的平台上,沉淀的账号及流量量级不同,但其分布的总体趋势大体近似。2018 上半年在今日头条、快手、秒拍、新土豆、腾讯视频等平台上,综合来看,平均只有10%左右的账号能跻身平台的头部流量竞争。分布于长尾上的海量生产者以社交化应用诉求构筑了短视频内容生态的底部支撑。从这些平台的总体情况来看,播放量排在TOP10%账号平均占到平台95%以上的流量;TOP1%的账号平均占到70%的流量;在不同的平台上,TOP1%发布者占到各平台50%-80%的流量。流量的集中度反映了平台的竞争生态和发展策略。对于具有商业诉求的生产者来说,越向头部靠近获取价值回报的空间越大。

      短视频巨大的商业价值吸引BAT及各路资本入局,在积极探索营销和赢利模式的进程中,内容为王、短视频+、生态化进阶、技术赋能成为行业实践热点与关注的趋势。短视频行业对优质内容的需求,给专业制作机构及电视媒体的跨屏内容生产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生产者观察:电视媒体挺进头部,新闻见长

      我们更熟悉短视频中接地气的草根、有个性的达人、有颜值的网红, UGC、PGC、MCN等内容生产及运营者们被惯性地赋予网络化的标签。但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其积蓄的内容能力、资源能力及品牌力,已成为短视频头部竞争中的价值一极,尤其在新闻资讯内容上,是短视频传播中不可替代的生产与传播者。

      CSM2018上半年的观察数据显示,在腾讯视频、秒拍、今日头条三个平台,播放量进入Top1%的短视频账号共有近7000个,平均获得超过平台总体约70%播放量,其中,传统媒体所属的账号占到4.8%,发布的短视频数量占10.7%,播放量占19.2 %,显示出较强的生产能力和传播力。

      在竞争更为激烈的Top0.1%账号中,传统媒体所属账号占到21.7%,短视频发布量占28.4%,播放量占到29.8%,在金字塔尖的内容和流量战场,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这些传统媒体包括40多个机构下的140多个账号,其中(广播)电视媒体账号占到71%,其余为报纸媒体、通讯社账号。这些账号中,新闻资讯类占到68%,除了中央台、江浙沪电视台的新闻短视频秀出班行外,不少地面频道的新闻短视频在跨域传播中也表现突出,如:成都台公共频道的“CDTV5成都全接触”、江西台都市频道的“都市60分”、安徽台公共频道的“安徽视讯”和“沸闻天下”、陕西台都市青春频道的“都市快报”等等。此外,电视媒体账号中还有生活垂直类、剧集、综艺类等主要依托节目内容生产的短视频。

      在播放量排名Top50的账号中,传统媒体所属账号占到近1/3,且全部主打新闻资讯内容,这其中,报媒账号占到一半。短视频账号“央视新闻”、SMG旗下“看看新闻”、“澎湃新闻”位列传统媒体账号前三位,“央视新闻”在上半年的播放量过百亿,“看看新闻”也接近百亿量级,而“澎湃新闻”则在单条短视频的播放量上更见优势。

      整体上,电视媒体依托节目视频资源,显示出以量取胜的特点。在更剧烈的生存压力下,报纸媒体的新闻短视频之路走得更快,如《新京报》,2018年上半年,它的短视频矩阵中有“新京报我们视频”、“新京报动新闻”、“世面”、“新京报”、“紧急呼叫”、“局面”等多个账号进入观察平台的播放量TOP0.1%。在这样的成绩前,我们可以理解《新京报》前社长戴自更何以说:“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这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 

      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是有门槛的。电视媒体所拥有的资质与资源,使之在媒体融合的进程有了创新移动端新闻产品的先天优势,新闻视频资源从存量到增量的转化及优势增长有了依托。从形式上看,电视新闻节目是由短的视频组成的,在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上也有了更大的便捷性;报纸媒体则需更多地依赖于视频化原创,对新闻重新结构反而促成了较强的适网性,这直观地表现为报纸媒体头部账号的短视频拥有较高的播放量水平。

      虽然在短视频应用上,用户以休闲娱乐、放松为首要诉求,幽默搞笑等因此成高关注内容,但新闻资讯是用户媒介使用的刚需,视频化带来的现场感、真实感在信息传播中拥有刚性空间。从平台各月TOP100的短视频内容来看,2018年上半年,三个平台上的新闻资讯类占到37%;从用户的内容偏好来看,CSM与CCTV联合开展的《2017年短视频用户在线调查》数据显示,1/3的18-59岁短视频用户“喜欢”新闻类短视频,对突发事件、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新闻更感兴趣。

三、头部地方台观察:垂直细分内容的透明墙

      短视频初期依靠泛娱乐内容的强渗透跑马圈地,伴随用户红利渐失、优质内容稀缺问题日渐凸显,内容为王重回视野。突围同质化、深耕垂直细分领域、注重原创与品质,成为内容竞争的趋势和资本追逐的热点。2018年5月CSM开展的15-45岁短视频用户调查显示,除“幽默搞笑类、影视类、美食”等热点内容外,短视频用户的内容偏好多元而个性化,用户表示“喜欢”的比例超过20%的垂直细分内容既具娱乐性也有实用性,如生活技巧、旅行、科技 、健康养生、历史、美妆时尚、游戏动漫、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军事、天文地理、汽车等。

      对照电视台大量的自制栏目,短视频用户的细分需求都可找到对应的电视内容,理论上,电视媒体在满足短视频用户垂直内容需求上,具有视频资源优势。然而,电视媒体在短视频细分垂直领域缺少具有高传播力、高变现能力的头部账号。以湖南台、上海台、北京台、浙江台、江苏台5家头部地方电视媒体旗下的210个在更账号为例,2018上半年,这些账号在今日头条、秒拍、腾讯视频、新土豆上共发布短视频28万条,总播放量238亿,累积粉丝1.65亿;SMG在发布量、播放量上领先地方电视媒体短视频发展;湖南台在粉丝规模上以超过6000万领先。总体来看,以电视剧、综艺等季播节目内容为主的娱乐综艺类账号最多,占到43%,其短视频发布量仅占10%,播放量不到20%,但粉丝量占到53%;其次是垂直类内容,账号数占到30%,发布量仅占3%,播放量不到2%;新闻资讯类账号占17%,短视频发布量占57%,获得的流量占到73%。5家电视台在各自的短视频传播上特点鲜明,上海台、浙江台的新闻短视频流量贡献分别占到95%和72%,前者长于时政与民生新闻,后者重在民生新闻;湖南台承继其电视端特色,综艺娱乐类短视频流量占到88%,北京台、江苏台的短视频则更多垂直细分内容。

      从头部地方台的短视频发布量、传播量来看,新闻类、综艺娱乐类短视频流量价值溢出, 后者单条视频平均播放量最高;垂直类短视频则是头部地方电视台的短板。尽管5家台的垂直类账号涵盖了文化、法制、体育、健康、美妆、财经、医疗、生活技巧、汽车等近20个细分类型,但只有北京台的短视频《法治进行时》跻身TOP0.1%的账号,而在4个观察平台播放量TOP0.1%的账号中,垂直类占到了47%。

      垂直类短视频的营销价值和变现空间渐为市场认可,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如美食类短视频“李子柒”;知识类的“视知TV”、生活技巧类的“造物集”、汽车类的“萝卜报告”、“MUZI看世界de旅行频道”等账号,不仅以深耕垂直领域的优质内容跻身头部竞争,而且通过电商、广告、付费等方式获得商业回报,垂直化领域的变现尝试显示出多种可能性。

      同是依托于台内节目资源,相比新闻、综艺娱乐短视频,头部地方电视媒体在垂直领域的短视频生产量低、传播量低、头部账号及内容稀缺;与新闻相比,垂直内容没有门槛,电视媒体面对的是真实开放的市场竞争和雄心勃勃的内容创作者。在电视端长视频与移动端短视频之间,仿若有一道透明的墙,二者同为视频化的垂直内容,所传递的却是不同的文化和用户的深层动机。连通墙两边的,考验的不仅是电视媒体如何在深入理解用户的基础上重新结构素材、“短化”及网络化叙事的能力,考验的更是面对同在一个竞争环境下、却在不同游戏规则里的众多市场化参与者,带着传统标签的电视媒体以何持续动能、资源布局和价值目标开展短视频的生产和传播。

      电视媒体做短视频不止于生产环节的技术活或仅是有关情怀。它也包含了电视媒体对新舆论场中话语权的期许,对新业态领域市场能力的愿景与实践,应该也能体现台内媒体融合发展布局中不同尝试的价值落点与功能架构。如,在内容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以新闻短视频建立移动端的引领力和影响力,以垂直类短视频探索市场空间的更多可能,以大众化的剧集、综艺内容连通大小屏用户。媒体融合是突破惯性、自我分解、与外部资源与能量交流重组的过程,短视频作为这个过程中的一个连接点,提示了重新审视资源结构、重新理解用户的重要性。当内容端转型升级及短视频+成为行业的共识,电视媒体的视频基因是否能在输出优质内容、引领创新之外,所为更多?由顺势而至谋势,使短视频真正成为电视产业新业态的组成。

【责任编辑: 张鹏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