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BIRTV展览会以“融合媒体 智慧广电”为主题,说明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打造“智慧化”的新型主流媒体,以此才能不断满足观众对于内容与服务的需求,同时在国内外激烈的媒体传播竞争中占据优势和竞争力。
在8月25日媒体融合峰会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作为广播影视技术及媒体融合方面的行业组织,以第三方的名义共同发布《2015-2016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报告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进行了定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只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尤其是电视媒体本来就是最早的大众电子媒体,是早期全球化的根本驱动力之一,本身具备演进潜力!通过媒体融合,要将传统媒体整体升级为新的媒体型态,好比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青年,这是媒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非二者并行发展,或者简单的嫁接。报告对媒体发展趋势、电视媒体融合发展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包括8大要素,包括用户要素、体制机制要素、资金要素与资本运作、内容与产品创新要素、工作流程要素、技术与平台要素、运营要素、人才要素。报告还阐释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是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演进,传统媒体通过新技术应用与新的运营机制,与用户连接更加紧密,实现了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升级;传统“影响力”概念强调“影响力在时间上得以延续”,报告所指的“影响力”强调:在线互动媒体环境下,用户通过在线的、直接的、即时的参与对媒体价值产生变化的过程与规律。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何宗就介绍了“报告”编写的初衷并指出“电视媒体依旧是主流媒体,电视媒体依然具有无可匹敌的媒体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依然是具有最好的受众认可度。在可预见的将来,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候的权威声音发布,仍然是主流的电视媒体!电视媒体的收视时长、广告市场地位依然“坚挺”。如果将“电视”的概念延伸为“视频”的话,则会发现:电视节目收视时长总量处于上升的态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舒东介绍了电视媒体融合力评价体系核心考察维度:1、整体思路考察;2、用户指标;3、体制机制变革指标;4、新型人才指标;5、内容与产品创新指标;6、资金与资本运营指标;7、流程优化指数;8、技术平台融合指标。
对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表示这是我国电视媒体领域的第一份媒体融合年度报告,在中央提出媒体融合政策刚刚两周年之际,这本报告的发布非常及时,非常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报告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 2015-2016年我国电视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归纳,介绍了国内外媒体融合方面的典型案例、技术路线。对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提炼出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融合力评价体系。相信这本报告能够给我们行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