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总局提“十大体系”融媒纲领,广电系整合箭在弦上!

导语: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地盘掠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从渠道到内容,从观众到市场,从内容制作到人才团队。近期,广电总局终于出手,发布“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通知,提出媒体融合的“十大体系”纲领为方便阅读,我们对通知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提炼。

  媒体融合一直都是广电系媒体的痛点,虽然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地盘掠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从渠道到内容,从观众到市场,从内容制作到人才团队……广电系媒体们不由得呼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近期,广电总局终于出手,发布“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通知,提出媒体融合的“十大体系”纲领,为广电系真刀实枪的改革扫除政策障碍。

  在此之前,我们还注意到广电网络的一大动作,“国网公司”改称“中国广电”,并明确了中国广电资源整合路径,乐观预计,整合完成后,其将有能力和三大运营商平起平坐,占有20%的全业务用户,甚至有可能拯救广电行业。

  广电总局力推媒体融合的十大体系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此次融合发展意见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十大体系”的建设及其目标。

  为方便阅读,我们对通知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提炼,如下:

  1、管理体系

  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

  2、节目体系

  坚持内容为王,必须增强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原创能力和节目集成能力,构建面向多渠道、多终端传播的节目资源体系。

  3、制播体系

  根据制播安全需要,建设广播电视制播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专属云,并通过规范性接口、网络安全设备、通信策略等明确制播云平台体系安全边界,确保信息传输和系统安全。

  4、传播体系

  统筹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等多种信息网络,构建泛在、互动、智能并具有信息安全保障的节目传播覆盖体系。

  5、服务体系

  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优势和广播电视节目表现形态优势,依托制播云平台和各种传播资源,大力开展综合信息服务,积极融入现代服务业。

  6、技术体系

  建立用户大数据平台,深入分析用户的群体分布特征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用户数据、用户画像作为节目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参考,做到精准生产、精准传播、精准服务。

  7、经营体系

  树立一体化营销理念,把增强广播电视媒体整体实力作为主要经营目标,推动各类经营性业务协同发展。借助社交网络的交融混合传播力,着力经营节目和产品的粉丝圈,深耕不同粉丝社群的潜在价值,延伸服务空间和产业价值。

  8、运行机制

  以广播电视新闻制播为基础,打造新闻信息的“中央厨房”,做到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

  9、人才体系

  推动人才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合理流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0、考评体系

  尊重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给新媒体业务和融合平台必要的培育周期与成长空间。

  “国网公司”改称“中国广电”,中国广电资源整合路径明确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两年来,在公众的视野中,它更多地被称为“国网公司”, 今年,工信部向其颁发基础电信运营牌照,并改称为“中国广电”,它将代表整个广电行业和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一起在基础电信业务上进行平等的竞争。

  “中国广电”副总经理吕建杰向外界描述了中国广电整合资源的路径:成立两年来,中国广电已经完成了双牌照和一些垂直业务的整合。

  接下来,中国广电将采用资本的手段整合资源,第一步,用资金或者资本参与各个省网,并在各省建设互联互通平台的过程中,不仅有股权,还要投入资金,第二步,成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各省网公司或者成为其母公司,接下来,真正在垂直业务上进行一些努力,包括在内容上做一些投入,第一期计划将全国137个付费频道中的10个频道改造为高清,让有线在内容上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吕建杰乐观地认为:当中国有线有了三个方面的业务,它就有能力和三大运营商平起平坐,占有20%的全业务用户。这三大业务能力是:独有的有线内容、互联网接入、移动互联网,其中后者(手机电视、宽带手机移动业务)甚至有可能拯救广电行业!

  OTT开机率和激活率稳步提升,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十年来,互联网视移动视频让年轻受众渐渐离开电视屏,十年后,互联网电视(OTT)的发展将他们一个个又带了回来,且随之而来的是这个行业巨大的改变:更灵活、友好的点播及人机交互方式;全流量可测量和与PC、移动屏幕整合的用户识别的巨大营销价值;以及传统电视媒体从未想象过、或想象过但从未规模化实现过的内容付费商业模式。

  为了提升OTT TV产业的监管力度和规范化进程,广电总局颁发了GITV、SMC、华数、CNTV、芒果TV、CIBN、百视通7家牌照商。牌照方的加入使得产业链的各环节品牌格局已经形成。

 

  根据《2016中国互联网电视生态链发展白皮书》,牌照方和内容方的结合提供了OTT TV最重要的内容价值。在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四类资源的百度Top30中,七大牌照供应商覆盖率达到77%、90%、100%、70%。

  《白皮书》指出,2013-2016年,智能电视销量持续增长,三年复合增长24%。而在传统电视开机率和收视逐年下滑的情况下,OTT TV却实现了日均56%的开机率和年度83%的激活率,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OTT TV(包括智能电视和电视盒子)从终端出货量和保有量的增速也非常快,特别是智能电视的渗透率达到77%。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大多都将会是智能电视。

  写在最后:随着广电系整合的推进,互联网电视等多终端的生态布局完善后,将换来巨大的改革红利,对品牌营销而言,这是全新的传播生态。随着这个生态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媒介市场的格局和商业模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 魏书勤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