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韩国综艺节目汹涌而来,中国电视只靠抄袭模仿或购买版权怕是行不通了

导语:韩国文化产业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商品倾销地,负债累累的韩国电视台靠着输出中国的一档节目起死回生,韩国电视人在备受尊敬的同时赚的盆满钵满。而中国文化产业呢?依然停留在复制商品的层面,中国电视台只恨自己没有抢到韩国节目版权,对自己的原创依然缺乏耐心。

  

  

  2014-2015年,中国电视荧屏上凡是能叫得上名字的节目,都与韩国有着各种关系。从模式引进、联合制作到共同研发,基于文化共同的韩国电视人思维,基本可以找到中国观众的兴奋点,再基于地缘相近的优势,韩国电视人的技术优势迅速在中国各电视台留下印记。

  于是两年后,韩国文化产业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商品倾销地,负债累累的韩国电视台靠着输出中国的一档节目起死回生,韩国电视人在备受尊敬的同时赚的盆满钵满。而中国文化产业呢?依然停留在复制商品的层面,中国电视台只恨自己没有抢到韩国节目版权,对自己的原创依然缺乏耐心。

  中国电视人虽然有部分在中韩联合制作的过程中,取得长足进步,但更多人,已经习惯了韩国人的操作,而自己落地一身轻松。

  广电总局一直在提倡节目原创,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讲,作为重要意识形态产品的电视节目,唯有原创为主流,才能引导社会价值导向,进而考虑产品输出。很显然,中国电视离产品输出还离的太远。

  2016年新年伊始,圈内人关于电视节目讨论最多的无外乎这么几个话题:

  韩国节目被掏空后,哪个国家的模式会被填补;

  总局对真人秀的内容限制;

  广电总局对网剧的限制。

  除了模式引进方的考虑,就是政策限制下如何调整,似乎大家已经不再讨论原创节目的生产体系,以及由此倒逼电视市场的调整。

  这大概是中国电视的一大悲哀,我们连原创的耐心都被寻找国外模式的急迫挤压。面对韩国节目的汹涌,我们是不是应该借鉴他们的创意生产环境、节目试播体制、编剧培养方式、导演养成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抄袭或模仿或直接拿来一档节目呢?

  一、韩国节目的创意从哪里来?

  创意是节目的源头。我们要做什么样的节目,或者说节目的诉求,决定了节目的整体构成和表现方式。在韩国电视圈一直流有这样的传说:

  “几个导演和编剧在一起吃饭,边喝酒边聊现在的韩国社会状况,吃饱喝足以后还去蒸了个桑拿,然后决定做一档表现XXX社会话题的节目。”

  玩笑归玩笑,但是这个笑话反映出韩国电视节目的创意其实是很接地气的,或者说,所有韩国电视节目的创意,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灵感,从社会现实作为节目的背景。而我们对韩国电视节目的关注,往往集中在明星和游戏两个元素上,认为韩国的艺人培养体系和游戏的创意,决定了韩国电视节目的特点。

  的确,明星和游戏算是韩国节目的两个关键要素,但要素的作用在于呈现节目的诉求。中国电视人总是抱怨韩国的明星多如牛毛,配合程度高,自然收视就高,但在韩国,大多数的韩国艺人上节目就是为了提升名气的,其实跟草根差不多,他们配合节目,除了艺人的社会地位,更在于他们明白节目不只是消费他们的身体和名气,也是提升他们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但在中国,明星耍大牌固然频频出现,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节目组根本就没跟明星说清楚节目要干什么,似乎纯粹就是为了消费明星,明星的配合度自然会下降。

  据说在中韩合拍的某节目中,中方导演组和艺人的沟通很成问题,反倒是韩方导演组和明星沟通起来顺畅许多,不排除其中有“媚外”的心理,但是韩方导演组对节目诉求的精准讲述,以及节目能够给明星带来的影响力,让明星了解节目的社会价值,恐怕也是说服明星积极配合的重要因素。所以,源于生活的创意,是有效调动明星的前提。

  至于游戏,笔者曾经多次问过韩国的制作人员,是否有一个传说中的“游戏库”。几乎所有的制作人员都否认,认为游戏都是根据现场和节目的表现创意出来的,而不是随便挑出一两个游戏为了玩而玩。可惜许多中国电视人认为游戏就是节目,让明星出丑的节目就是好节目,完全丧失了节目的社会根基。

  也许一两集或者一两档节目还能让观众觉得新奇,但完全没有可持续性。围绕节目诉求设置游戏,以达到体现社会背景的效果,应该是游戏功能性存在于节目的前提。总之,游戏只是手段,绝对不是目的。

  二、韩国节目制作人员的培养

  韩国电视制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市场化标准绝对是一个榜样。

  据说在某中韩合拍的节目中,一次准备会上,韩方导演提出第二天早上9点开拍,中方导演同意。结果第二天早上韩方导演一直等到9点10分,中方工作人员才陆续到达,慢慢地搭景、布置现场,一直到11点多才开拍。这种情况在韩国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说几点钟开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在此之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这就是规矩。

  至于制作人员,我们经常看到许多20多岁的年轻人对外宣称自己是某著名节目的总导演,或总策划。这在韩国电视制作人员中是极少出现的。在韩国,一个总导演的职位往往需要十几年的从业经历才能驾驭,这十几年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从导演助理到助理导演、副导演、导演、执行总导演,都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相对漫长的时间锤炼,这样在成为总导演后,才能够驾驭全局,保证节目额质量。

  而中国许多年轻的制作人非常不谦虚,其实只是在节目中担任了一个小角色,就会对外宣称自己是总导演,当然不否认有许多年轻导演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韩国导演养成的经验积累体系,其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当然,这种体系现在正在被中国电视节目的需求破坏,韩国节目的火爆,促使许多投资方拿出大价钱招募韩国团队,许多年轻的韩国导演趁虚而入,导致内地韩国导演鱼龙混杂。

  在韩国电视制作体系中,编剧是最被中国电视人关注的一个职务。一度产生韩国编剧与导演在节目制作时谁说了算的争论。后来以“编剧是妈妈”、“导演是爸爸”来概括两者间的关系。但无论怎样,韩国电视编剧对节目作品的呈现,的确在结构搭建、脚本设计、人物选择等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但韩国的编剧并不是个体,而是团队概念。一般来说,韩国编剧团队由四个人构成,且分工不同。刚入行的为最低级的编剧,主要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三级编剧负责挑选资料,分类主题,二级编剧搭建初步框架,一级编剧确定主题和方向。

  要成为最高级的编剧,同样需要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在什么都速成的中国电视行业,行业是否有这样的耐性给年轻人培养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资本横行和成名趁早的现在,年轻人是否能耐得住寂寞?

  三、韩国节目试播体系的构成

  每年的中秋和春节期间,是韩国电视节目的试播期。在这两个阶段,尤其是春节期间,各家电视台都会集中推出几档新节目,每档节目一集,每集可多大2个小时,以测试观众反应。凡是观众反应较好的,都将作为正式节目,在电视台排期播出。

  而这种类型的节目,也往往成为当年韩国节目的代表类型。比如2015年在腾讯播出的《拜托了冰箱》,就是韩国JTBC电视台在2015年春节期间播出的节目,也带动韩国美食类节目的火爆。2016年,韩国三大电视台同样推出系列新节目,以音乐类为主,标志2016年韩国电视节目,将在音乐类型上发力。

  韩国试播电视节目体系,一方面直接将新的创意推向市场,以观众的评判作为节目是否播出的试金石。另一方面,也是检验各电视台创意能力的重要标志。从2016年试播节目来看,MBC是韩国三大电视台中最具活力的电视台,而KBS则显得有些沉寂。

  相比之下,当下中国电视节目的播出,基本由行政力量和资本力量决定。即电视台领导层的个人喜好与广告商或资本方的运营,在缺乏市场直接检验的情况下直接播出,失败的几率,显然会更大。

  结语

  其实除了以上三个方面,韩国电视对中国电视的借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韩国电视人对中国电视政策的关注,以此调整节目策划的角度和诉求。在2016年试播节目中,几乎每档节目都强调“素人”或“明星+素人”,以及“正能量”的传播,这在之前的韩国节目中很少见,显然,这种节目诉求的调整,是对中国电视市场的适应。

  笔者曾和多位韩国电视台的高层探讨节目,他们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广电总局的最新政策,会对中国电视节目的策划走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甚至为了弄清楚中国国情、现任领导人的文化政策,对中国广电可能产生的影响,韩国某电视台的副台长级的官员,以私人的身份来到中国学术机构调研。

  相较之下,中国电视人更关注韩国电视节目的个体,或者电视台经营运作的实体,而忽略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政策指导。这其实也反映出,韩国电视节目的创意生产,都是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以文化国情为背景,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

  当然,尽管讨论了许多韩国电视对中国电视借鉴的方面,但”电视早晚会死“的论调一直没有停,这种论调更多的是基于资本市场对中国电视台的层级分化,以及电视台和网络对不同年龄层受众的吸引。但归根到底都是资本对传媒的控制。

  对于电视台而言,出于经营目的,广告先行,制作第二、内容第三,广告认明星,至于明星做什么不重要,所以内容不重要,而明星受追捧后费用水涨船高,一般的电视台本身无法承担如此高的费用,还得广告商买单,所以自己把电视台变成简单的播出平台也就顺理成章。

  至于网络,由于政策宽松,资本进入的更加宽松,再加上内容表现可以无底线,打着消解权威的名义吸引年轻人,资本裹挟意识形态进而控制年轻人的思维也变得顺利成章。如果说年轻人代表未来,那么电视已经输了未来。有人说老年人会回归电视,但问题是习惯电脑的青年人变老后,会放弃电脑吗?

【责任编辑: 魏书勤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