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七牛为什么进入视频云计算市场?

导语:随着云计算市场特别是视频领域云服务的水涨船高,该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服务机构;起家于云存储服务的七牛正是其中之一。如何从云存储跨越到大视频领域,其所凭借的优势是什么?在产业链中如何定位自身?CCBN期间,中广互联团队访问了七牛云副总裁杜江华。

  导言:随着云计算市场特别是视频领域云服务的水涨船高,该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服务机构;起家于云存储服务的七牛正是其中之一。如何从云存储跨越到大视频领域,其所凭借的优势是什么?在产业链中如何定位自身?CCBN期间,中广互联团队访问了七牛云副总裁杜江华。

  典型的技术起家创业公司

  七牛是典型的技术起家的创新公司,创始人兼CEO许式伟先生是开源ECUG社区发起人,也是国内Go语言实践圈子公认的Go语言专家,早期在金山以首席架构师身份负责WPS的开发。从2007年开始,许式伟脱离金山原有的产品线,在金山实验室做在线爬虫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要扒网页然后保存,这就应用到在线数据存储,当时的许式伟感觉数据存储“比较有趣”,就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去拓展。按照笔者所知,十年之前,作为保存核心业务数据的IT基础设施,SAN、NAS这些在线存储服务在大型企业机构中是非常重要,确实是IT界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这应该算是许的“前云存储”研发的起点吧。2009年,许式伟加入了盛大创新学院负责存储系统,主要是面向盛大文学数据的存储,其后开发面向终端用户的盛大网盘;该产品后来被合并,是目前盛大云的一部分。

  2011年成立,许式伟创立“专注于云存储”的七牛云公司。按照笔者所知,云计算在国内大约在2009年左右开始进入概念阶段,所以七牛云可以说是较早介入云计算服务的机构。从最早的在线存储到后来的云存储服务起家,七牛云团队显然是一个技术方向比较专注的机构。目前七牛云团队有过300人,其中60%是负责技术的人员。

  总的来看,七牛是典型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作为七牛云的首轮投资者,经纬创投甚至表示:“七牛云是我们投过的最有技术气质的云服务公司之一”。

  从窄产品到“场景化”延伸到数据处理

  总的来说,七牛云在对象存储服务方面有很深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经验。但传统的在线存储服务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而新兴的存储服务是面向新的互联网在线音视频文件,是非结构化数据。这其中存在很多技术升级换代。对于七牛云来说,这也是七牛从云存储服务向数据处理等云计算上层应用拓展的机遇所在。

  笔者还注意到,七牛云在创业过程中在产品选择上是非常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创业初期的前三个月也做过网盘之类的产品,但在经历痛苦的探索之后很快就转型面向开发者。原因是七牛的团队都是开发者,所以非常理解开发者痛点在哪里,解决这些痛点从而打动用户。按照许式伟的说法就是:“把产品的方向做窄,做窄的好处是你可以专注于某个领域从而打动用户”。这个面向开发者的产品没有复杂的界面,只要通过API调用就把文件存上去,非常符合云计算应用的特征,很快就得到各类互联网企业的认可。


图为:七牛的云存储服务

  正是这种“做窄”的专注,也给七牛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照许式伟的说法,“因为(窄的产品)功能需求简单,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深耕,分析用户使用最多的数据”。七牛发现在2010年的时候“窄的产品”是图片,所以七牛云决定对图片做深入研究。例如,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用到图片,通常会有哪些需求?七牛发现缩略图几乎是所有客户的需求,因此就会深入做好缩略图的处理,后面再深入到打水印、格式转换,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面向图片的应用功能存在。也就是说,用户需要的不只是在云端存数据、取数据,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而七牛正是由此深度嵌入到用户的业务流之中。事实上,七牛云给自身的定位是“一站式数据管理”。

  笔者认为:七牛能够实现从存储到数据处理的跨越,其秘诀在于“场景化”背景下专注做“窄产品”。同时,因为七牛地选择了图片这一富媒体作为起点,自然就站在了风口上,并可以向视频领域发展延伸。

  从图片到视频的逻辑与资本借力

  随着带宽条件的逐渐改善,七牛在富媒体方面的数据处理服务开始从图片延伸到视频领域。事实上,图片和视频在技术层面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属于GPU处理),也存在很多通用的数据处理需求,如鉴黄、广告过滤、文档转换、人脸识别。从存储对象——就是据本身的特征性看,开放互联网与企业IT应用相比,更多是非结构化数据;对此,七牛在2012年就意识到非结构化数据会成为未来主流,于是开始发力在非结构化数据和视频处理。七牛大约在2011年年底开始接触视频用户,当时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视频客户,该客户主要的业务是做宝宝日记,这里面记录了很多宝宝的图片和视频。七牛从此开始视频领域的探索,最初的数据处理需求是从格式转换开始。

  后来发现视频流媒体需求越来越多,比如直播、点播是两个较大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有转码、抽帧、自适应码流、视频识别等等。在针对点播的需求上七牛当时经常遇见的需求是:截视频的某一帧,然后多个视频串起来连成一个比较大的视频。随着业务的发展,七牛在视频业务方面的数据处理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强化,目前在视频云服务的API有十几个,图片的API也有十几个,两个加起来差不多近三十个。

  七牛云副总裁杜江华表示:从客户业务逻辑的角度,存储到图片到视频其实存在一些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新的互联网公司存在海量的UGC内容——也是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这就产生了存储云服务需求;而这些UGC内容是用户重要的数据财产,因此存储云服务有着比较大的业务黏性;进一步,在用户重复的读写等数据操作过程分享中也延伸出CDN支持需求。实际上,在互联网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围绕用户数据产生了一站式服务需求。这些一站式在线数据服务需求,反过来逼着七牛做好存储之上的数据处理服务。

  当然,七牛为了跨越这个过程,一方面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通过资本的力量补齐相关资源加速发展进程。笔者注意到,七牛在2011年获得经纬创投的首轮投资;2013年初,七牛云成功完成B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经纬创投跟投;2014年7月,七牛成功完成由宽带资本领投的第三轮融资,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杜江华还告知笔者,2015年底七牛进行了D轮融资;从公开媒体报道看,七牛的估值已经接近于“独角兽公司”(10亿美金)。虽然杜江华表示这些过程“比较幸运”;但从起投资者身份看,从经纬创投、启明投资到宽带加速基金、澳洲电信等都是投资业界比较知名的机构;可以说,七牛更多是靠自身技术实力和创新力来发展到今天的样子的。

  七牛的PAAS层定位

  杜江华表示:目前CDN正在向云计算服务转型。相比较而言,很多传统的CDN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是靠资源(带宽、节点)堆积起来的,但存在很多弊端,例如计费不透明。缺乏面向具体业务(如移动视频)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的能力,能否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把资源利用调度起来?这样的问题非常重要。七牛云的CDN服务主要不是体现在节点资源方面的能力,更多强调其基于专业运营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如智能调度、系统平衡等)。这方面除了未来可能的自建CDN外,在一定程度上是第三方CDN的集成服务,而不是和传统CDN比拼基础资源的直接竞争。


图为:七牛的云分发模型

  在交流过程中,杜江华一再表示,七牛聚焦于“一站式数据管理”,目标是打造基于场景的PaaS云服务,帮助用户缩短想法到产品的距离。

  事实上,提供基于“场景”的云服务是笔者最近和多家云计算服务机构交流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设想,另外一种类似的说法是“云计算是要用起来的”;所以,套用一句话老话:“英雄所见略同”。

  七牛希望服务于广电行业的“互联网+”转型

  七牛也注意到近年来广电行业的“互联网+” 及“媒体融合”热潮,并希望致力于该领域。如下图所示,从七牛典型的视频服务典型客户来看,以下这两种类型的云计算应用对于广电行业应有很大借鉴意义:


图为:七牛的视频服务典型客户

  第一排(陌陌、秒拍、美拍、IN新闻直播等)偏向新兴媒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以及直播等形式的内容传播。这些媒体也是传统广电行业在融合道路上需要借鉴和合作的。

  第二排(大疆、海康威视等)可以说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代表,但和广电也密切关联。大疆和海康是典型的OTT TV相关应用,OPPO则是智能终端代表,而沪江致力于在线教育正是是广电行业通过“互联网+”希望进入的领域。

  从整体定位来看,七牛主要定位是公有云服务,而传统广电行业更多是私有云架构。这方面,杜江华还告知笔者,自己早期在华数、淘宝都有私有云从业经历,在大型企业有着丰富IT服务项目经验。对于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差异,杜江华表示:大型企业院线运维部“养着好多人”,做事情延续原来的思维、系统、预算。但从业务需求角度说,很多私有云应用都已经可以用公有云满足了;这其中的过渡跟决策者思路有关。而创新公司比较喜欢直接用公有云。从机构运营角度看,私有云是项目化模式,公有云则是持续性服务。

  在广电行业的云计算发展模式方面,此前笔者在《从从孤岛到“三云”互动》一文介绍了广电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三云互动”架构,即广电总局去年年底发布的《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版)建议的架构。七牛云也注意到这一架构,以及广电行业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发展机遇。杜江华表示:七牛愿意帮助广电行业实现从私有云向混合云的过渡!


图为:广电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三云互动”架构

  笔者也注意到,七牛和索贝、大洋这样的广电方案提供商也有相关业务往来。对此,杜江华表示双方更多是合作关系,七牛可以帮助上述机构打造跨地域的媒资库,更好地服务于广电融合媒体机构。

  在此次访谈之前,另一位业内人士告知笔者:目前产业更多还是在“计算云”阶段而非“云计算”阶段;也就是说,中国(乃至全球)的云计算产业本身未真正成型。笔者也深刻感受到:在云计算热潮中,热钱肯定很多,各类机构都有一定的发展机遇,而七牛作为一个技术起家并得到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青睐的架构,显然也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 温靖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