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于2015年11月21日、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共同探讨未来电视行业战略规划与选择路径,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促进我国电视产业业务形态的转型。
在11月22日上午的互动电视趋势论坛主题演讲上,国广东方副总经理朱力做了题为《全面突围CIBN互联网电视的探索之路》的演讲,他指出行业市场可能是未来OTT的一个突破点。目前OTT市场还处在非常混沌的阶段,需要行业从业者能够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经验,共同促进推动这个事情快速发展。
图为:国广东方副总经理朱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的两个事情,一个是对目前市场的看法,另外也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现在家庭带宽提高了,使得以视频为核心的电视业务有了发展的基础。智能硬件设备也在规模普及,目前智能电视机和智能一体机是大幅度提升的。到2015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整体智能电视保有量8580万台。刚才姚总讲的数据跟我差很多,早期的智能电视虽然叫智能电视,智能两个字那时候电视机基本以传统的有线收视作为核心的能力。用户要想进行有线网络收视能力,需要通过非常繁琐操作才能找到入口,进去以后体验和内容都很差。这也导致智能电视激活率很低的原因。而现在智能电视完全不一样了,大家打开电视机以后,最核心的给了现在的网络收视。而现在有线直播更多是基础能力,不再成为唯一核心的东西。这也导致现在新一代OTT TV激活率不大。目前智能电视激活率达到了82%,这也是为什么后面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因为不再是卖了这么多电视,而没有那么多人真正使用。
基于传统的早期智能电视相比,不管操控体验,还是内容丰富度,以及现在服务的东西,跟早期电视都完全不一样的。这也使得互联网电视有机会在家庭角度站在PC、手机同一层面,成为另一块屏占领用户的家庭。PC也好、手机也好是前倾的,而在看电视是后仰,是一种舒适的状态,这跟传统的手机用户是完全不一样的。操控体验不管遥控器五键六键都是非常傻瓜化的,这也使得互联网电视在家庭跟PC、手机有竞争的空间。目前的互联网电视还是阶段性产品,当传统广电有了融合和分享机制,传统的直播一定会进入OTT TV,那时候肯定会回归到互动电视。
第二个观点现在互联网电视在寒冬,政策监管,前一阵几部委联合发布互动电视管控政策“229号文”,根据“229号文”规定违规经营互联网电视和服务上升到了违法,原来粗暴化高速发展一定会受到抑制。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种管制,能够使得牌照方话语权进一步规范,市场也更加规范。这也使得一些违规的企业不敢再做原来违法的事,他们更多寻找牌照方进行整改。
正是因为产业环境的影响,整个使互联网电视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以往OTT企业不一定要跟谁合作,各自为战。但是随着政策,单凭企业一家能力很难提供服务了,更多是在牌照方周围形成行业的联合体,把资金、内容、渠道进行整合。从原来的企业之间竞争也变成了行业联合体,这些行业联合体之能够更好消化吸收资源,谁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目前互联网电视呈现运营集中化的特点,以前很多互联网电视相对宽松,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每个人都号称有很多的用户规模,这些数据东西很多是比较虚的,内容是通过牌照授权方式,简单将牌照授权给硬件厂商。我们牌照方自身实际管控能力并没有那么强,这也导致大量用户分散在众多运营平台之下,大点的有几万用户,小一点自己有几千用户,这导致情况大量用户分散在诸多大小不一的平台,这也导致用户整体感受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商业变现能力,因为分散化的经营也没有一个有效的体系。随着政策监管目前以牌照方为代表的行业联合体已经直接进入用户运营本身,把用户监管到联合体身上。这使得未来不断内容运营质量,以及商业变现的能力有大幅度提升,存在非常大的可能性。
上面讲的都是我们对整个行业的一些理解,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中我们怎么应对的?首先战略上积极利用我们的互联网电视牌照进行全行业的资源整合,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内容、渠道、终端、通路四位一体全产业链的布局。在业务上我们也在积极进行不断探索和尝试,也希望通过战略的落地。目前OTT市场还是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用户规模持续增长,需求不断攀升,从传统一样,我们认为用户规模将是决定一个互联网电视企业成败的关键,怎么能够形成规模用户呢?互联网电视中一个是内容,一个是通路渠道。内容方面互联网电视更多用户买回来还是要看内容,好的内容是用户的刚需。而互联网电视源于国际台,内容储备上,尤其视频储备还是比较薄弱。过去一年我们利用牌照优势整合资源,目前跟诸多的伙伴达成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像优酷、搜狐、PPTV都是战略合作,还引入了优朋普乐、华视网等等。目前我们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特色内容方面我们有非常好的尝试,比如境外剧、院线同步大片等等。还有演唱会的运营机构合作基于电视大屏端演唱会现场的直播,还有体育赛事,还有电竞比赛现场转播。
我们在水平市场通路上的布局。目前已经向包括松下、三星、先锋、海尔、TCL等等诸多的电视一体机和智能机企业进行了合作,目前合作效果已经快速突出出来了。近期用户规模在飞速增长。非常重要的一点,近期苏宁成为了我们第三大股东,因为这样的战略合作我们能够反向利用到整个苏宁遍布全国1600多家自己的实体店,还有几千家乡镇的易购网点,以及苏宁电商的平台,反向对我们的智能端厂商提供中国最好家电销售通路。正是有这样的合作,能使得我们跟硬件厂商合作,我们不但能够提供牌照,我们还能够协助他进行销售,给他带来规模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反向对我们自己有作用,实现双赢。
与水平市场不太一样,垂直应用市场收益模型是非常清晰的,去年早早就与优酷成立了环球合一,专注运营商市场。跟运营商合作以后不管通过宽带还是什么也好,很容易形成作用。环球合一运营一年左右时间,依托内容、牌照、平台优势,现在与14家省级广电运营商达成了业务,覆盖了20多个省市群。我们自己还有一张IPTV内容牌照,这也使得我们在全国IPTV,爱上传媒有效对接,使我们迅速覆盖到将近几千万的用户规模,同时与爱上在另外一个项目积极进行合作,使我们快速积累用户。
行业市场可能是未来OTT的一个突破点。数据报告显示全国星级酒店160万,如果包括普通的连锁酒店这个数据可能是过亿的,还有医院、美容、饭店的包间等等的,中国将近50家大型的企业,行业市场前景空间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也通过运营认识到一点,行业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做,虽然需求大,但是每个行业之间,同一个行业之间,每个行业之间的需求是不一样,这也导致要经营一个行业市场要非常长期的积累,不管是平台能力,内容运营能力。除了常规的OTT内容,还跟美容知识进行融合,这一切一切都是在行业市场。这个尝试刚刚开始,后续我们还会持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比如说现在跟相关的企业进行打包。
在最后不得不讲我们在海外的布局。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是国家战略。国际广播电视台是我们一定要做好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两只手托起海外战略。第一,希望搭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平台,目前我们已经与国外一些主要的运营商,还有合作资源构建了能够覆盖全球用户的视频内容的分发网络,同时我们还去一些主流的电信运营商,智能硬件厂商,手机厂商进行对接和覆盖。内容方面主要两方面,第一方面主要是以大陆普通化的视频内容作为基础,港澳台内容和中国地方少数民族作为补充,比如闽南语、客家话、粤语,海外粤语用户其实非常大。另一方面我们把汉语节目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等,这样更好服务于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海外用户。全球有将近六千万华人,这些用户有非常明确的话语内容的诉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管非洲修公路、南美修铁路有中国大量的劳务输出人员,他们生活是极其平凡的,工资还不低,语言不通、外面政局不稳定。我们有一个笑话,中国有一部电视剧《媳妇儿的美好时代》,我们做了翻译到了埃及,埃及政局不稳定老有游行,警察发现到特定时间游行人员就没了,他们回家看电视剧了,看完回来继续游行。通过引入埃及、南非中国电视剧,同时段收视率是当地自己收视率的几倍,甚至十倍。随着中国政府经济快速发展,落后向先进学习的态度是必然的,他们很好奇中国短短几十年发展非常快,好奇心让他希望了解中国,这给了我们的机会。
另一只手希望打造国际传播服务平台,目前中国主要的对外传播,不管是时代广场的大屏幕,还是纽约地铁站的广告牌,但是硬广告的效果并不好。硬广本身不能够起到很有效的作用,而更多目前是通过公关或者软文传播传统中国文化,后续我们也希望能够整合国广遍布全球的资源,以及新型平台的资源,还有我们也希望整合国际上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形成整合的资源平台。同时强化海外公关传播的策划和执行能力,为全国各级政府、外向型企业提供国际传播的,公关传播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尝试。
以上是我代表国广东方跟大家分享的OTT的内容,目前OTT市场还处在非常混沌的阶段,需要行业从业者能够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经验,共同促进推动这个事情快速发展。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