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V台长论坛&BIRTV媒体融合高峰论坛” 于2015年8月26日、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楼226会议室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全方位解读电视台在台网融合过程中的政策、技术、市场、模式、业务等层面的内容,并就电视传媒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机遇、内容制作与版权市场等话题进行交流。
在8月26日下午的台长论坛主题演讲上,广东广播电视台总工程师夏倜做了题为《广东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的演讲,他认为设计一个产品一定要从人文角度先设计产品,从人文角度把产品需求设计出来以后,再考虑资源、队伍和你能够利用的手段技术把它实现出来,必须要走这个路径,不要一下子就技术论技术,否则这个产品一定是失败的东西。
图为:广东广播电视台总工程师夏倜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Birtv台长论坛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台在媒体融合方面的一些进展和个人对媒体融合产品的一些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
去年4月23日,广东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我们和全国广电媒体同行一样,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工作。
未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上要实现新的跨越,向建设新型传媒集团的目标努力,这块已开展或将开展的有下面几项工作:
一是结合三台整合,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将原三台的新闻中心资源进行整合、流程再造,实现新闻的统一制作、统一编排、统一推送和分发、甚至统一互通界面,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二是筹划整合成立财经全媒体中心。充分挖掘传统的优势财经节目资源,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理财公司的财经资源统一运营,打造能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财经全媒体品牌。目前这项全媒体融合工作进展顺利,国内很多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境外的知名媒体都非常看好,与我们密切接触洽谈深度合作。
三是整合原有四个单位的官方网络,建立广东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站——“荔枝网”,并把荔枝网作为一个新媒体来打造,开办一个以新闻为主,兼容“粤语视频”的特色网络新媒体。
四是加快建设网络广播电视台。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已经得到广电总局的批准,我们已经投入巨资进行初期建设。第一阶段建设主要是:推出荔枝新闻客户端,微电视平台等;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要求,推进广东网络广播电视联盟的建设。
五是增强节目生产的互联网意识。我们在台内对各频道(频率)已提出要求:在制作和播出节目时,都要有互联网意识。各频道、各栏目组要培训配备专门的全媒体编辑人员,在制作传统节目同时,还要注意制作网络版、手机视频版,延伸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关于目前广东网络电视台的建设,我今天在这里向大家重点汇报一下我们做的几个产品:
一是荔枝热点,媒资推送,主要做时政新闻的推送,基本形态差不多,主要是对用户体验方面特别是视频质量、用户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分享等细节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打造了一个客户端,我们起的名字叫啪啦啪啦,它已经用了一年多了,核心技术是用视频DNA判别技术。现在摇电视比较火,很多兄弟台都在用, 我个人并不反对,我个人只是认为不是最佳的方式。我们开发的啪啦啪啦客户端,让用户用自己智能手机摄像头来拍电视,通过拍摄这个动作而切入后续的互动环节。
我们在新闻节目、体育节目做了几个尝试,下面有几个实例给大家汇报一下。(VCR)这是真实播出的节目,我截的一些片段。我们每天晚上,这档节目8点钟播。这档节目是我们收视率比较高的地面节目,南方都市频道,它是每天晚上8点钟到8点45分钟民生新闻节目。原来他们的互动是通过微博和短信让用户发上来。
后来我们就开发了这个客户端后,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拍摄八秒小视频传送上来,也可以发送文字评论。每天晚上6点钟会把今天晚上话题放上来,比如广州提高咪表收费,你怎么看?是支持还是不支持。用户从6点钟就可以发视频和文字评论,后台有值班编辑进行审核。节目播出过程中用户也可以发。每个选中视频还给用户发一定稿费。原来用户打热线电话,现在用户线上传播的视频马上传上来,马上进行互动。效果还不错,这是新闻节目方面我们做的一次尝试。
还有一档是体育节目。(VCR)这是在我们广东体育频道做的一个尝试,主要提供几个功能,用户在看球过程中可以进行评论,哪个球员踢的好不好,比赛过程中用户可以发评论。我们在体育频道尝试中专门提供了一个“精彩回头看”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电视台正在播出节目中30秒长度的视频片段。该段视频的起点由用户自己决定。当我台在广州现场直播足球比赛时,还可以提供四个不同机位的30秒视频片段。你可以通过微信、短信、e-mail等方式发送给朋友。
另外,今年八月一号开始在我台公共频道DV现场这个节目向用户提供“秒杀”奖品活动。每天送四份大奖出去,有4部分,分4段,每一段时间内要送一份大奖,怎么送呢?谁的手最快,对着屏幕拍,我们利用视频辨别技术,选出第一个排成功的用户。我们后台处理速度很快,用户拍完立即可知道自己是今晚这个阶段的第几个拍摄者。由于有大奖,参与者众多。所以非常火爆。每天晚上4个大奖,还有水杯等小礼品,以刮刮卡方式参与,每个拍照的人其智能手机会收到一张电子刮刮卡,用户可以试试运气。
今年我们在新媒体合作方面和省内地市在媒体合作方面也加强了一些合作,比如进行资源共享,包括策划、采编方面。
媒体融合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刚才清华大学彭老师讲的非常精彩,例如彭老师在讲稿中指出:人是懒惰的,人是跟风的,人没有耐心,人不爱学习,人对随机好奇,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产品不要改变人的尝试习惯,设计时应该顺应日常习惯。这几句话总结得非常好。
我对媒体融合产品的理解和要求:6个字:简约+用户体验。微信很成功,我个人理解,微信成功原因在于微信设计者是从人文角度、从用户需求方面精心设计产品。
我是学技术出身。我经常对我台技术团队说,我们做媒体融合不要一下子就想到什么服务器,这还早着呢,我们设计一个产品一定要从人文角度先设计产品,从人文角度把产品需求设计出来以后,再考虑资源、队伍和你能够利用的手段技术把它实现出来,必须要走这个路径,不要一下子就技术论技术,否则这个产品一定是失败的东西。怎样从人文角度设计这个东西是最最关键的。否则这个产品永远是你自恋的东西,你自己认为很好,用户基本不会喜欢。
目前在互联网时代,我经常和我的同事探讨,目前信息过载了,大家天天埋在信息海洋中,扑面而来的信息太多了,但有用的信息你能高质量提供,这个才牛。
微信为什么能成功,微信就是人的需求方面的功夫抓得特别好。微信朋友圈就是抓住了人性的需求。我个人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基本要素应该是相通的,是要学习借鉴的。最近我都要求自己出行尝试Uber。我个人认为Uber是目前互联网产品中非常棒的东西,我上车以后经常会和司机聊天,例如是专职做还是兼职?一个月接多少单,有什么奖励政策等。个人感觉Uber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你怎么通过Uber、微信、支付宝这些大家都比较认可的互联网产品,从里面提炼出通用的秘籍,再装到广电的媒体融合,我觉得肯定会有力促进我们的产品。以上是我个人对广电媒体融合产品开发的一点拙见,不当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