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何宗就 :从IT到DT看大视频产业趋势

导语: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会长何宗就表示,要尽快建设全国性的大视频平台,以此为基础,来发展传媒生态圈,是大视频必然的趋势,大视频平台应该是以节目为主的内容汇聚与分发的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汇聚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BIRTV台长论坛&BIRTV媒体融合高峰论坛” 于2015年8月26日、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楼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全方位解读电视台在台网融合过程中的政策、技术、市场、模式、业务等层面的内容,并就电视传媒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机遇、内容制作与版权市场等话题进行交流。

  在8月26日上午的台长论坛主题演讲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会长何宗就做了题为《从IT到DT看大视频产业趋势》的演讲,他指出要尽快建设全国性的大视频平台,以此为基础,来发展传媒生态圈,是大视频必然的趋势,大视频平台应该是以节目为主的内容汇聚与分发的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汇聚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图为: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会长何宗就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被邀请参加今天的台长论坛会,并要求在会上做个发言,去年台长论坛会我谈了从电视到大视频,今天我谈“从IT到DT看大视频的未来趋势”,两次论坛都谈大视频,这说明大视频大,大的无处不在,因为新媒体、传统媒体都要涉及到大视频,谁也离不开大视频,所以我今天想就大视频发展趋势谈谈我个人的观点想法,因为是在台长论坛,所以有些想法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也欢迎大家给予指正。

  今天谈的题目是“从IT到DT看大视频的未来趋势”,大视频是伴随着信息革命诞生的一场媒体革命,它延续了电视强大影响力,使其脱胎换骨地成为全媒体。大视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大视频领域,像腾讯全面布局了影视剧制作和网络版权投资;阿里巴巴收购了文化中国成立了阿里影业;百度旗下囊括了爱奇艺和PPS,乐视、小米等也积极地投身到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企业在加剧行业竞争的同时更引入了互联网思维,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规律,这里头我引用了一张图叫“从融合媒体到智慧媒体的演进”,这张图是我引用了新浪潮公司张大勇先生给我们讲课时讲的演进图,我觉得挺有参考价值,觉得可以借鉴所以就引用了。

  他说2000年属于媒体信号化,也就是说黑白电视广播、彩色电视广播,在技术方面有线、无线的传输。2000—2010年是数字化、数据化、文件化、网络化、全台网、广电网,2010年—2020年是媒体互联网化,也就是云计算、大数据、全媒体、社交化、多终端、互动性。2020年以后,它叫媒体智能化,也叫脑计算、内容挖掘、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场景媒体。

  我归纳了以后是这样,2000年以前作为模拟时代,就是以信号形式直接调制在网络内传输;2000—2010年是数字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文件化;2010—2020年,互联网时代,就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化、多终端;到2020年后是智慧时代,人工智能、场景媒体。整个发展过程。

  当前互联网正从IT时代迈向DT时代,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中最显著的特征,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社交媒体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广播电视一直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广大受众的收视环境、接入网络、电视终端、收视行为以及自身教育水平、职业、年龄、地域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传播的因素。在大视频的未来发展中,大数据将是重要的引擎,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正借助海量用户的数据,将发展目标转向系统平台,甚至向更加广阔的生态圈延伸,像腾讯里头的泛娱乐生态圈、阿里巴巴的娱乐圈产业链平台,乐视、小米的内容+应用+终端+平台生态链,其中有两家后来居上新媒体公司发展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在两家兴起里,我对他们还是挺感兴趣,一家是今日头条,一个以报刊、杂志、网站以及自媒体为主要来源的新闻推荐平台,在全国主流新闻客户端中的活跃用户渗透率排名第五,用户满意度排名第一,这是从必达咨询2014年四季度数据里得到的信息。今日头条最大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所有的新闻都不是自己采集,而是来自各种第三方媒体,通过今日头条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从超过1000家的传统媒体,5000家政府及各类机器、1.5万家自媒体里得到的信息,它在里头提取信息,用户使用微博、QQ等社交网帐号登录今日头条的时候就能在5秒钟之内通过算法取得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阅读后能在0.1秒内计算推荐结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消重、分类,5秒计算出新用户兴趣分配,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用户用的越多他越懂得用户。今日头条没有编辑队伍,是一个完全由工程师打造的互联网改变媒体的典型范例,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发展的方向,发展内容平台,而不是内容本身,将成为新一代互联网信息门户的发展之路。

  第二家是乐视,乐视原是一家以影视节目分发为主要产品的视频网站,它经历了发展初期网络版权和出口带宽成本始终伴随着用户增长线性提高的行业困局后,乐视提出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一种生态战略。在乐视生态圈中整合了乐视云视频、乐视影业、乐视音乐、乐视体育、乐视超级电视、乐视智能手机,甚至乐视超级业务等业务,诺扩了电视、互联网、手机、汽车等各类用户。这是它的一种生态模式。

  乐视生态中的平台包括云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乐视生态中拥有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体育等内容制作和运营公司。

  乐视生态中的终端有超级电视、乐视盒子、超级手机、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等组成。

  乐视生态中的应用是专为智能电视打造的应用商城Letv Store。通过生态战略,乐视成功突围了视频网站发展的瓶颈,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纵观互联网诞生以来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正是沿着“产品”、“平台”、“生态”这三个阶段的不断进化,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向标准化提供的是某种产品,并通过产品获得盈利,属于最初级的产品型企业,目前绝大多数国内电视台和影视公司以影视节目为主要产品,处于产品型的发展阶段,即使是光线、华娱等一线领先企业也开始从产品型向平台型过渡,但他们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一般的影视公司。

  这是产品型的公司和平台型的公司的根本区别,平台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和腾讯的微信社交平台。淘宝本身并不经营商品,但汇集了成千上万的商户,成为最大的商品销售平台,微信本身并不制作信息,但为用户提供信息渠道,成为最大的社交信息平台。

  第一代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平台型企业会聚了大量专业制作和用户生成的影视内容,成为向广大互联网受众分发节目的重要渠道,在国际影视也,好莱坞的华纳、环球、派拉蒙等平台型公司等,因此,拥有全球发行的渠道、融资渠道、制作环节等一条龙全产业链。

  平台型企业相比传统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上游地位,因为所有产品型公司都要通过平台来赚钱,互联网天然就带有平台属性,具有连接成千上万用户的优势,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掌握了制高点,所以,平台型企业被认为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日头条就是通过抢占内容平台这个制高点,它要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沦为给其打工的内容提供商,别看我们媒体,人家做的东西,我们变成打工企业了,在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的成功案例。

  生态是现在说的最多的,生态是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顶峰,美国的苹果、Google以及我国当今互联网行业最具代表的BAT都属于生态型公司。小米、京东等目前也在积极布局上下游的周边业务,打造具体的生态链,向生态型升级,生态型公司相当于一个小社会,产业链上的所有公司、资金、资源和用户依托都在上面,1996年美国经济学家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商业生态系统通过依托一家核心企业的平台,通过整合行业内外相关业务形成跨越行业的共生共赢的市场。

  生态圈各个成员在通过平台获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发展,最终以整合系统共命运,形成的良性循环,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在苹果的生态系统中,以苹果应用平台为核心,定义了一系列标准化的软件接口,使得不同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些接口在苹果手机、Pad和电脑上向广大苹果用户提供服务。

  苹果生态圈使得苹果产品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带来了更多的用户,更多用户又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开发商进入平台,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循环。

  除乐视外,国内最有可能成为生态型大视频的是DAT旗下的腾讯视频和阿里影业,因为他们有用户,有资金,特别是可以依靠母公司已经打造的生态圈,业内也有专家认为,影视公司最后都会为BAT打工,因为未来是生态圈和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型和生态圈竞争问题,也不是平台之间竞争的问题,而是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平台和生态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共识,按照国际上的价值评估标准,产品型公司值10亿美元,平台公司值100亿美元,生态圈公司值1000亿美元。

  说到大视频发展未来趋势,生态圈的逐步形成,老电视、老媒体人,传统媒体人,我们广播电视应该怎么办?我国现有地市以上的广播电视台300多家,每家都只提供有限数量的频道,无法形成淘宝或微信那样的规模化平台,四级办的广播电视网络将全国受众分割成一个个区域性市场,难以形成数据所必需的受众基础。丰富的产品加海量用户是平台化的前大前提,仍停留在产品阶段的广播电视与正向平台化,乃至生态化突飞猛进的互联网竞争时,他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

  要尽快建设全国性的大视频平台,以此为基础,来发展传媒生态圈,是大视频必然的趋势,大视频平台应该是以节目为主的内容汇聚与分发的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汇聚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闻是广播电视的核心,最能代表传播影响力的节目,以新闻为主,打造大视频云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有300多家广播电视台中,除中央电视台和卫星频道能上星向全国传播外,其余频道只能局限在本地传播,传播的割裂导致了影响力的局限,特别是对众多城市电视台大量面向草根的地方××在广电系统中缺乏出口,使得电视台、电视新闻在与互联网资讯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频道形态的广播电视发生了深刻变化,节目特别短是滨将成为主要的形态,互动点播、定制推荐,个性化分发将成为媒体服务新的特征,新闻是最具公共性的内容,打造基于节目的,面向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新闻云平台,实现全国新闻节目推荐和个性化推荐,可望为广播电视向平台华升级探索出一条道路。

  新闻云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城市电视台,城市电视台数量最多,是最贴近广大受众日常生活的专业媒体,但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台严重缺乏专业设备,依靠云计算技术打造的新闻云平台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平台,对地方台而已,新闻云可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在线编播服务,地方台不需要再花费巨资购置昂贵的后期制作和传送设备,避免了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广大面向新媒体受众的出口,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

  对平台而言,新闻云使全国的视频新闻汇聚在一起,成为新闻服务的门户,并为进一步打造电商、社交一样的规模化平台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打造电商、社交一样的规模化平台奠定了基础,并借助平台的规模效应开拓与社交网易等于其他新媒体的合作,同时统一的门户为积累全国受众的大数据创造了条件。

  对受众而言,新闻云有条件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是先有针对的新闻分发,满足受众对资讯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大视频中像新闻一样的分发引擎。建设广电行业的新闻云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应用需求:

  有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一个高效和高可靠行业云平台,向地方台提供便捷的节目制作服务,充分利用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公共云平台的技术基础,将主要的精力投入行业的软件服务和必要的平台管理功能的建设上来。

  在整合全国新闻节目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新闻传播的大数据会集、分析和应用,依托大数据探索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策略,为广播新闻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基于统一的平台品牌,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今日头条等新型服务平台开展战略合作。

  这是我今天发言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BIRTV台长论坛&BIRTV媒体融合高峰论坛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