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王兴军: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媒体内容安全与数字权益保护

导语: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兴军表示国内对安全一直放到最高的政治高度上,广电行业首要任务是保证安全播出,广电行业传统上是靠CA,仅仅依靠CA解决单向保护是远远不够的,CA和DRM配合是新的趋势。

  “BIRTV台长论坛&BIRTV媒体融合高峰论坛” 于2015年8月26日、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楼226会议室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全方位解读电视台在台网融合过程中的政策、技术、市场、模式、业务等层面的内容,并就电视传媒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机遇、内容制作与版权市场等话题进行交流。

  在8月26日下午的台长论坛主题演讲上,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兴军做了题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媒体内容安全与数字权益保护》的演讲,他表示国内对安全一直放到最高的政治高度上,广电行业首要任务是保证安全播出,广电行业传统上是靠CA,紧紧依靠CA解决单向保护是远远不够的,CA和DRM配合是新的趋势。


图为: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兴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讲的是“互联网背景下内容安全与数字权益保护”,现在多屏和互联网发展,电视台的朋友们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模式上如何保证本身的利益、使用者该给的利益,这些如何保障,我想除了政策以外,技术手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我们主要解决的是技术方案的,在总局领导下,现在相关标准已经颁布,特别是接下来TVOS2.0也在做相关安全操作标准,也是为了面向这个应用。

  互联网时代变化比较多,给用户的权利,原来的广电是党的喉舌,面向公众的服务。现在互联网使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从内容制作角度来说,老百姓也会参与进来。内容分发也变成了大众密切参与的过程,分发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网络,分发到各种终端。所以,从原来单一网络到单一的电视屏转到多种网络,多种终端这么一个环境下,整个商业模式在变,对利益的诉求和保护也在变。

  互联网很遗憾作为广电行业从业者来说已经超过了我们,以数据为证,最新CNNIC互联网的报告,看互联网视频用户数已经超过了看传统广电网络的用户数,而且这里大量是手机用户,手机用户看视频越来越多,7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看视频。当然,电视机还是很重要的平台,从单位价值来说还是远远超过手机终端的价值,包括广告收益和未来高质量的节目,都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手机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家里看视频也是最主要的场景,家里通过看电视机、手机来看视频远远多于其他场合,有可能是网络的原因,外面的流量还是蛮贵的,家里的宽带比较便宜。所以,广电特别是电视台需要重新定位。

  刚才讲到一个终端到多个终端的问题,不仅在手机、Pad上,也发生在电视机本身,原来电视机通过广电网来连接,现在电视机也可以连接到很多网络,电视机本身角色也在变,也在多样化。OTT盒子在广电总局打压下有一定的抑制,数量也还是不少,现在也在逐步转身,OTT运营商他们的盒子也和70家牌照商合作,慢慢地漂白。但OTT本身的特性是面向互联网,操作系统多数用的是Android,Android是完全开放的,不讲究安全性和管控的平台,也许今年是你的盒子发下去,第二天甚至一小时以后就变成了替别人做嫁衣裳的盒子,所以现在广电很慎重发展这块。但老百姓很喜欢,喜欢用盒子连接互联网。

  所以,广电总局会针对盒子管控提出TVOS概念,也获得了广电总局新的授权,将来都要上。

  网络视频这个事情也许是我们合作伙伴,也许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网络视频发展经历了三个模式:

  一是YouTube模式,它的特点是用户越多亏得越大,今天已经用户超过10亿,亏损达到纪录,它的模式是烧钱,靠广告模式收费模式,中国70%以上的网站都是朝着这个模式走的。

  二是网络电视台模式,Hulu模式,网络电视正版模式,他不在乎有多少眼球,就要收费。2007年底上线,当年盈利1200万美元,逐年提升,现2012年达到6.95亿美元。

  三是Netflix模式,是互联网付费视频分发模式。像广电运营商每个月交钱的固定用户数也是相当可观的,超过5000万用户,真正上线是2009年上线,流媒体是2011年才上线的,今天已经超过几乎所有其他的其他美国网络公司的总和。另外一个数据挺吓人的,Netflix一家公司流量已经占到美国互联网总流量的38%,还有一个很可观的,所谓5000多万用户都是收费的,它投入大量资金做原创,为了和好莱坞抗衡,今年投入30亿美元用于原创节目。一方面和内容商合作,另一方面他本身也是内容商。

  好的一点,中国进入转型期,从YouTube模式转向Netflix模式,优秀的代表是爱奇艺,付费用户已经达到100万,虽然只有1%的用户,但这个量已经很可观,发展非常迅速。成功的Hulu、Netflix模式都需要版权保护和用户管理DRM工具。

  整个好莱坞电视台自己也转向OTT,作为OTT的一个平台,代表也是SPU,在美国做好莱坞分发商很多年,现在他成功转型,向Netflix转型很成功。原来Netflix模式被新的模式取代,新的模式在互联网模式已经形成雏形,内容碎片化,从广告模式到付费模式的转型。因为广告模式,现在它的收益或者效果远远不如Netflix模式,再到单屏到多屏,版权授权模式的转变和终端绑定等等。

  还有不可忽视的趋势是4K和超高清化。现在从终端来说今天在中国销售的终端20%以上已经是4K终端了,就是超高清,在美国有鸡和蛋的问题,中国没有,终端超过内容和网络公司,终端是高清的,终端20%以内是高清的。电视机全面转向4K,这一点我认为对于传统广电业界,包括内容商、广告商优势是往4K高清,占有带宽和高质量服务的内容,往这方向转,才会和互联网竞争对手来抗衡,才和电信运营商带宽不如广电带宽宽,电视带宽4000M,而总理承诺的电信的带宽最多500M。所以,带宽优势是我们的广电运营商的优势。

  但网络通过各种新的编码技术比如H265已经能支持4K,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广播电台内容上通过H265编码在互联网上传4K节目,4K节目在广电网络里受到机顶盒的困扰,早期机顶盒是标清的。下一步广电网络的技术通过网关和转码,解码来做,264、265解码技术,这样可以把广电网关技术释放出来。

  作为电视台应该积极地向4K方向转,虽然它的成本比较高,但正因为成本高,所以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专业的设备,比较宽的带宽网络来传输,这样才会变成比较高的门槛,会优于竞争对手。反过来,由于它的成本比较高,就不能靠免费的广告模式来保证它的收益。这是美国早期鸡和蛋的问题,遭倾时成本比标清高。一开始用户比较少,广告模式大家是看眼球,不看分辨率,所以大家对高清节目制作都不积极,标清用户更多,成本更低。因此,只有转变它的商业模式,改变它的收费模式和版权授权模式,才能够变成良性的,哪怕简简单单一个节目,像Netflix的《纸牌屋》一炮打响导致股票涨好几倍。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手段保障它的版权权益,特别是版权管理的要求。

  内容、网络和终端融合趋势不多说,前面很多人讲过。

  好莱坞也在转型,紧跟互联网发展,和Netflix也是竞合关系,但他充分意识到新的形势下内容质量的重要性,内容版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过去这些年,互联网发展时有很多报道,特别是多终端,多网络的。好莱坞的Movielabs为互联网提供标准的,提出了新的搬迁内容要求。这个要求还是蛮高的。

  1、强调在终端要有硬件保护,就是基于芯片的安全保护。大家知道现在所谓的DRM版权保护软件比较多,一层皮很容易被攻破。

  2、所有内容必须被加密,这使现在的广播模式又不太一样,广播电视台靠的是广告,看的人越多越好,好莱坞转型,所有内容只要往外发必须加密,而且至少要用AES128以上强度的加密算法。

  3、内容商、分发商版权到终端播放和复制要得到技术许可,可以在线也可以离线。

  4、假如你的系统被破解了,只能破解一个终端,比如1亿个用户,黑客费了半天劲只能破解一个终端,不会影响到电视台,言外之意,这意思也只能用硬件来保护,而且要多样化,每个终端上的软件和内容授权方式都不一样。这样破了以后,没法复制到其他终端上。

  5、加强设备内和设备间的链接保护,原来是加密的,中间拷走也是加密的内容,现在要求所有的链接内容,包括USB、Wi-Fi、蓝牙甚至机顶盒、电视机内部芯片之间都不允许走透明的流。

  6、加强版权,用户能看多长时间,多少次的权利的管理。

  7、测算、App管理。

  8、信任根和boot管理。

  9、版权集中,你的内容分发到什么地方,有多少用户在看,看的习惯是什么,这不仅仅是版权保护问题,也是大数据挖掘和再造价值的过程。这个工具也变得比较重要,通过水印、签名来实时和非实时地追踪你的内容,你分发的包括广播内容、视频文件,卖给的文件,卖给张三是不是给李四看到了,这作为将来版权诉讼的证据。这也被好莱坞要求放进去。

  10、认证的授权,主要指终端软件厂商要到相关认证机构拿到证书才能授权使用。这是好莱坞已经颁布的政策,对于中国整个视频和内容行业,广电行业也是很好的借鉴。广电总局也在参照这个要求,我们也在对等地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东西我们还超过它,技术上已经超过它,而且美国第一家公司是全球拿到全满分的,一共54项,全部都是A的安全等级最高的认证,全球还是第一家。

  现在新媒体,全媒体合作时分为几个方面:

  传统的广电网络,到IPTV,到OTT,到离线,比如光盘的分发。和OTT、IPTV合作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年广电总局也开了会,保证数数的时候一户收10元,典型的案例是某个电信运营商,广告商说我已经有300万用户了,等到电视台收钱的时候就说这个用户是30万,30万是真的还是300万是真的,处于它们中间。关键是你拿不到数据,需要3A搞两套,电视台一套,电信运营商一套,两边要一致。最好的方法是DRM,DRM把内容加了密,拿了密钥解下来才能发,第一交给内容商分发,交给电信,电信再往下分发,形成钥匙串,精确到每个用户,一共有多少用户。IPTV发展到今天遇到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是数数问题,DRM也能解决。这是今年6月份,广电总局在南京开会提出要求做这个事情。

  OTT不仅是数数问题,内容发下去之后是不是按照签约的要求,只发到你首选的终端上或范围内,是不是超分发,DRM就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是支持商业模式的,因为他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所以一定要看得住。特别是多屏时,美国商业模式已经转变,有有线网、IPTV、OTT价格不一样,标清、高清、超高清,到手机、电视、电脑上价格都不一样。版权越来越细分,也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

  国内对安全一直放到最高的政治高度上,广电行业首要任务是保证安全播出,这些安全事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最近发生的温州事件。

  广电行业传统上是靠CA,紧紧依靠CA解决单向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它的安全等级不低。从现在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来说,从前端骨干网络、到家庭网络、设备、用户,以及用户上的App安全管理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从国家层面也要去强化,从我们需求层面也需要。所以,它整个是端到端,内容、搬迁保护,很多内容厂商搞家庭平台,不把内容加上去,通过手机也可以看到你家里情况,别人也可以通过手机看到你家里的现场直播。

  广电总局的标准,现在有几个体系,CAS变成DCAS,可下载的CA,安全等级也提高了,另外是DRM,CA是解决单向网络传输,对于双向网络一定要上DRM,对于双向、家庭网络要上DRM。CA和DRM配合是个新的趋势。

  国际上DRM是两个安全组,国际上ECP和中国的ChinaDRM。

  家庭网络模型不多说了。

  总局这边除了DCAS、DMM之外也做了几个方案,DRM标准,是核心技术提供方,框架是基于数字解决方案,有80多家企业代理。TVOS已经由1.0到2.0,今年年底可能要颁布新的标准。DRM版权保护也是数字太和提供版权保护。这是广电总局已经颁布的DRM标准。

  数字太和DRM起的名字叫UDRM,它支持的是广播电视、互联网的,IPTV的,也包括具体直播、录像、VOD、推送等等,也支持多种家庭网络、手机、电脑、Pad等,多种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加密、密钥管理、认证、设备管理、授权管理等等,分为基于安全芯片的,最高等级安全的方案,和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两类。

  这个芯片解决方案又支持了CA和DRM,可行性计算,已经拿到好莱坞等级的A级认证。系统组成不多说了,这是复合的,包括DRM和CAS整套的解决方案。

  这是目前数字太和独立安全芯片,主要针对数字盒子,广电总局DCAS标准和电视机解决方案,它支持的是最顶级的解决方案,也是国际上唯一的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广电总局的DCAS。典型应用,独立安全芯片在电视机里主芯片的配合,支持UDRM和DRM。

  它首先符合多规范的,国内的规范和国外的规范,也获得了美国的认证。算法等级比较强,美国的认证算法比较多,也支持国外其他的DRM。性能比较高地支持网络终端多种应用。这是具体的介绍,也支持水印,水印不仅仅要求在前端加,也要求在终端加。这是4K的,也支持信息链的建立,也支持各种App应用保护。

  基于安全芯片、互联网软件的,多屏终端管理,家庭电视网关、CDN安全管理,院线同播的DRM,电影院直播的内容可以放到家庭,技术上可以解决的,首先要解决技术安全的。广电、互联网、电信做的云平台有典型应用,这是App的,IPTV的,这是云平台的(针对中小运营商的)。典型的,在深圳通过我们平台可以在家力支持多屏分发,支持单向、双向各种应用,这已经在推广,在深圳有300万用户。这是家庭网络和广电前端的连接,针对广电网DCAS,还有针对家庭网络、网关的管理。

  这是应用的保护,家庭网关实际上是取代家里的Wi-Fi路由器的,既可以接电视网也可以接IPTV网,可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也支持网络App的,也可以进一步支持家庭的终端、摄像头、洗衣机等等安全管理,所以,它是家庭的网络枢纽,首先它要保护安全,这个安全客观可控,广电通过家庭网关进入家庭,那么家庭就是一个广电网络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占领新的市场。

  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很多个广播电视台运营商推动应用,也在很多终端以及平台提供商得到大量支持,很多电视机机顶盒引用了这个DRM解决方案。

  DRM解决方案是未来重要的工具,未来中国将处于国际先进的,不但是领先者,很多东西我们已经超越国外的同行,安全等级和技术都已经超过了。希望在座各位能支持配合。这已经不仅通过验证,已经有超过千万的用户在用,这个应用是典型的。希望能和大家进行合作,希望我们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贴心服务。

  谢谢大家!

 

BIRTV台长论坛&BIRTV媒体融合高峰论坛

 

【责任编辑: 张鹏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