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走进贵州有线”系列采访之一】从IT走向DT,贵州有线的“云上无线”进行时
贵州有线节目信息部经理曾敬鸿对产品有着狂热的爱好,这种爱好跟他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年来,他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在做产品,带领几十号人的团队研发了贵州有线目前主推的两大终端产品“魔方”和“父母乐”,前者以年轻用户群体为目标,他们往往是对新兴电子产品有浓厚兴趣的极客用户;后者面向广电的传统用户群体,其中以中老年用户为主要目标人群。
“两个群体的需求截然不同,就像扁担的两头,你用同一个产品讨好这两头,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必须找到精准的需求定位,以不同产品形态去提供服务——如果用‘魔方’面对老年人,要改变固有的资费模式是很难的;如果用‘父母乐’面对年轻人,体验和使用又太愚蠢。我们的产品定位很精准,产品使用群体该分就分”。曾敬鸿认为。
“ 我觉得,就像《创新者的窘境》中所说的,必须换个维度思考”,曾敬鸿只要一聊到产品就兴致勃勃,“魔方一开始就是基于接入网的,根本的定位是提供‘用网’服务,而电视只是里面的一个控件”。
魔方,有线到无线的“星际穿越”
魔方首次公开亮相,是2014年12月在贵阳举行的广电年会上。曾敬鸿当时以《魔方——有线到无线的"星际穿越"》为题发表演讲。他说,“广电在IP化的同时,关注用户,打造产品,就需要像互联网一样,以用户为中心,完成一次‘穿越’家庭智能终端的传播。要完成这个’穿越‘,我们需要有一个‘虫洞’,这个‘虫洞’是对广电现有的平台改变。”
图为:魔方的产品理念是“简洁,但绝不简单”
图为:贵州有线的“魔方”亮相贵阳“大数据博览会”
在5月26日当天的贵州“数博会”上,魔方“简洁,但绝不简单”的设计理念吸引了不少与会者的目光。咋眼看上去,让人想起了《变形金刚》里的“Cube”,只是在背后暗藏了几个接口。
“这台‘Cube’就是专属于广电的智能路由器,除具备智能路由器常见功能外,还集成了DVB技术标准的特性,通过技术改造最大程度挖掘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存量资源优势,并通过WiFi向用户提供DVB业务体验。”曾敬鸿告诉记者,这台“Cube”的特别之处,在于满足用户享受宽带互联的基本诉求上,可以让用户用手机看电视,更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应用加速服务。
图为:通过魔方用手机观看直播频道,划屏方式直接换台
在现场交流中,有不少用户表现出对“魔方”的浓厚兴趣。曾敬鸿说,“魔方是围绕‘用网接入’来做的;看电视是其中一个特色差异化应用,只要连接WiFi,就能像提供网络服务一样提供传统电视服务了。除了电视服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服务应用融入魔方的产品体系”。
魔方一切从简,留下最有用的部分,比如USB接口以及网络接口。曾敬鸿表示,“未来更多是通过WiFi来连接家庭服务。魔方整合了家庭的ADSL Modem、无线路由器、机顶盒等设备的功能,把电视也变成一种接入应用,通过‘魔方’提供统一的IP化服务”。
谈到开发魔方的立足点,他觉得“魔方并不是和各类型机顶盒竞争,完全是广电针对数字时代的用网产品,人们未来可以抛掉机顶盒,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上装一个应用就可以看电视了。但在智能电视机上,提供带完整业务功能的launch式桌面系统或APK,尽量在电视机上与传统机顶盒的业务风格保持一致,给消费者一个统一的体验”。
他坦言,魔方产品对广电网络传统业态而言,是一种创新和颠覆,因为在这个产品的逻辑中把广电最基础的看电视服务做成了一个应用,而这个看电视服务与通信运营商的同质服务形成明显差异化业务体验。同时,这个产品将会对广电原有的收费体系形成挑战,“传统广电网络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服务和计价,而魔方的服务颗粒度更为细致,由家庭变成了个人。工业和互联网两种不同的时代,两种不同形态的产品博弈,是对冲,魔方的创意能够得到支持,并最终研发出来即将推广,主要是我们公司高层领导的眼界和胸怀。”
在魔方的使用中,用户用网和看电视的区别已经不存在了,终端都是信息消费的载体,看电视和用网一样,都只是信息传递的方式。“‘魔方’在IP层面,通过把EoC和IPQAM的资源整合,可以做动态加速,对游戏、海淘等不同的应用能够分别优化”。
曾敬鸿强调,“在魔方产品上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来引入应用,我们强调能力的定制和体验的提供。就像迅雷一样,普通用户不开会员也能用,但是开了付费会员,就可以加速”。曾敬鸿所说的“加速”是指应用与服务的动态加速,他的思路是,基础费用要定得非常低,像互联网应用一样实现迅速规模化,此后提供定制能力,对于有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增值包,比如对喜欢下载的用户提供“下载包”,通过不断优化的方式来完善产品,让用户得到实惠,最终实现广电服务能力的升级。
在他看来, IPTV解决的是低价看电视的问题,而不会在清晰度、4K、8K和流畅度等方面来和广电竞争;魔方的思路以此类推,以低价解决上网问题,提供基础带宽之后,从提升应用体验入手,做各种增值包。贵州有线跟网宿科技建立了合作关系,后者将为贵州有线做基于IP层的内容引入和加速。
按照贵州有线的计划,魔方将从6月份开始进入用户小规模试验。曾敬鸿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产品做好,价格是最后一个环节的事情了,规模化之后再构建收费的节点,把产品做到极致美好自会出现”。
5月深圳文博会期间,若干家广电网络在深圳发起成立智能家庭网关联盟,贵州有线也是发起单位之一。曾敬鸿认为,魔方和通常认为的网关也有一定区别:魔方把用网需求定得很高,着重在IP层面解决问题;网关,重点强调网关设备对智能终端的服务能力。魔方不对周边智能终端直接提供服务,只提供链接。
父母乐,性能强大但却简单易用的网关产品
贵州有线目前主推的家庭智能网关是“父母乐”。曾敬鸿认为,现代家庭智能网关应该具备Wifi及蓝牙4.0技术,特别是蓝牙4.0所支持的LBE低功耗蓝牙技术,以具备连接各类智能穿戴式设备,甚至连接物联网服务的能力,从而提供多媒体、视频通讯、看护、智慧家居等在内的丰富智慧家庭服务。同时,这样的智能网关还应具备开放的操作系统环境和强大的运算能力,数据采集及回传能力,为后续的精准服务提供支撑。
“我们的‘父母乐’产品真是具备以上能力的家庭智能网关。”曾敬鸿介绍,“父母乐”不仅仅是广电传统业态的载体,通过终端强大的计算能力、依托智能系统开放的开发环境、主流的Wi-Fi及蓝牙4.0无线连接方式等技术特性,为用户带来宽带互联、带来家庭无线覆盖,通过这些设计,再结合贵州广电网络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这款产品具备了家庭智能网关所有特性,“并且,市面上其他智能网关设备都不具备机顶盒天然的客厅进入优势,机顶盒变身家庭智能网关很有市场前景。”这一切为通过这款产品开发更多新型的业态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图为:父母乐产品外观图。从2015年春节后开始推广至今,“父母乐”已经发出了7万多台。
“用一种产品去讨好所有人是行不通的,广电传统业态最主要的用户群体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他们对看电视有很强的依赖,那我们就应该针对他们的喜好和习惯来设计产品。”曾敬鸿介绍,“父母乐”所面对的目标用户群体存在对科技产品接受能力较弱,他们有使用科技产品的意愿,但科技产品的学习成本对他们而言又过高,因此“父母乐”的设计理念依托于智能的技术环境,把复杂的过程留给运营商,把简单的操作和愉悦的体验留给用户,从而把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从机顶盒的操作界面到交互逻辑,乃至机顶盒的外观,接口布局,功能按键等各方面,都围绕这一群体的使用习惯进行重新定义和设计。”曾敬鸿介绍,从技术层面来讲,父母乐的一大特色是,在Android底层上,完全采用广电总局主导推广的TVOS,把DVB业务模块进行封装改写在安卓系统服务内,并在操作系统之上开发了一组launch式的桌面系统。
在采访中了解到,"父母乐"一共做过3个版,最终采用了第3个版本,硬件配置在机顶盒终端里是比较“豪华”的:4核CPU,每核2GHz钟频,8核GPU,内存2GB,Flash 8GB。
“父母乐桌面软件版本做过两版,第一版是在用Java写的Launcher,体验不太理想。为了解决体验问题,在快要发布量产的前三周,对整个软件进行了修改。现在发布的版本是基于一个游戏引擎开发的。”曾敬鸿告诉记者,在“父母乐”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类似于这样的软硬件反复修改,甚至推翻重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为做产品要一切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基于现在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大家庭之间的亲情联系也在悄然改变,在‘父母乐’产品中,还有一个设计理念根植于我们心里——将家庭智能网关打造成新的家庭亲情纽带。”曾敬鸿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在“父母乐”的产品运营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比如,考虑到现代城市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老人替子女照顾下一辈,所以“父母乐”中设计了“儿孙乐”这一产品模块,为老人和儿童提供互动娱乐服务,甚至同步教育服务,为老年用户群体提供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将亲情做第一次“连接”。
图为:“父母乐”儿孙乐产品模板界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贵州广电网络的展区,大量的参观者排起长队就是为了体验智慧家庭健康服务。“考虑到健康服务是老年用户群体的刚需,为此我们通过父母乐向用户提供简单实用的家庭健康服务。”曾敬鸿告诉记者,贵州广电网络通过“父母乐”产品可向用户提供定个性化的健康穿戴设备,结合健康云平台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使用者提供健康数据采集、分析、建议,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通过云端将数据分发给身在远方的子女,让他们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将亲情做了第二次“连接”。未来基于健康云平台还可以广泛与各级医疗机构展开合作,为用户提供精准、及时、贴心的线下卫生医疗保障。
图为:“数博会”现场用户排队体验贵州广电智能健康产品
图为:智能医疗穿戴设备与父母乐连接,即可为用户建立健康档案。
“网络的价值取决于节点,节点越多,网络的价值越大”,基于这个理念,“父母乐”这款产品希望在更多的连接中产生价值,除了智能健康设备,在家庭安防方面,“父母乐”跟智能摄像头,智能温控等服务提供商都在进行对接和适配。曾敬鸿说,“现在手机成为个人数字助理,我们希望机顶盒成为家庭数字助理”。
按照曾敬鸿的总结,第一代机顶盒产品解决了模拟到数字的问题;第二代做高清双向;第三代产品做的是“智能+宽带”;第四代则想做“连接”,因为“连接得更多,你才具有价值”。连接的对象是什么呢?他觉得可以很多元,比如连接外设,连接应用场景,连接家庭。
此行贵州,中广互联深入了解了贵州有线三方面的情况:承建的贵阳政府的“701项目”,主导开发的“魔方”和“父母乐”两种属性的终端产品,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破与立。此为第二篇,展现贵州有线的产品思维。系列采访之三,将聚焦呈现营销策略以及产品开发与营销的结合。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