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谢家谊: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发展之路

导语: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谢家谊表示,新兴媒体建设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广播电视台只有掌握传媒发展规律、了解传媒政策法规,运用新型技术,坚持主流文化直路,并通过融合转型来推动自身向多元化新型主流媒体转变,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BIRTV台长论坛与第二届中国台网融合高峰论坛”于8月27、28日两天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国展)综合楼226举行。本次的论坛以及峰会紧扣BIRTV2014“媒体的期待、我们的行动”的主题,希望搭建一个国内外电视产业发展交流的平台,探讨共赢合作的发展之路。

  在27日上午的BIRTV台长论坛上,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谢家谊做了题为《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发展之路》的演讲,他表示,新兴媒体建设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广播电视台只有掌握传媒发展规律、了解传媒政策法规,运用新型技术,坚持主流文化直路,并通过融合转型来推动自身向多元化新型主流媒体转变,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图为: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谢家谊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刚才听了前面专家、台长们的演讲很有启发,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发展之路”,下面我从这么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电视的发展。

  传统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环节:终端、传输以及内容生产与播出。在互联网兴起以前,传统的电视模式运行情况良好,电视作为主要的宣传模式在一定的政策保护下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模式。电视台之间通过节目、频道、收视率进行同质化的市场竞争。

  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32亿,我国手机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27亿人。到2018年,4G服务将覆盖全球60%的人口,预计2019年,中国将超过7亿4G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4G市场,网络新媒体背靠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在传媒领域引起了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业务模式的多元化,深刻改变了传媒业的格局。电视正面临新媒体越来越迅猛的挑战,一个多元传统的时代已经到来。

  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网络新媒体既有互联网的特质,除了信息发布还出现了社交、分享、自媒体形态,可以结合多类型业务。

  第二,网络新媒体与市场、资本的高度融合,在体制机制上更加融合,更加贴近受众。

  第三,电视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虽然仍然领先,但是互联网的广告收入在迅猛增长,网络新媒体开始成为电视广告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第四,我国大部分省市实现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合并,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两个台的整合是广播电视两种媒体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和新的技术需要,由此看来,网络新媒体曾引发广播与电视媒介整合的重要力量。电视如果不积极应变改革,将可能失去主流媒体的阵地。

  三、电视媒体的应对思路。

  根据传媒理论的研究成果,新兴媒体不可能代替原来的媒体,但电视媒体如果不想被边缘化就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对症下药。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合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们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1、与网络新媒体相比,我们的优势是政策的扶持,主流媒体长期形成的公信力和一定的发展基础。

  2、劣势是知识结构化,思维方式僵化,体制机制不适应互联网开放式的竞争。

  3、如果能采取转变思维方式,依托新的技术手段,创新发展等措施,就可以将挑战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动力和机遇。

  措施一:要实现变革,首先要转变思维模式。关键是学习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思维,改变过去相对封闭发展形势下形成传统电视的发展观念,改变传统电视相对单一的发展模式,改变不适应互联网开放式的体制机制,培养新的思维,主动进行融合转型,建设全媒体体系,适应多元化的传播。

  措施二:依托新的技术手段,目前以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建设关系比较密切的新的技术手段有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

  措施三:创新发展模式,当前对于广播影视而言,无论从宏观的谋划发展格局还是从微观设计技术路径,都离不开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对广播电视构建新兴媒体,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四、探索全媒体建设之路。

  1、全媒体建设的整体思考。

  全媒体不是几种媒体形式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能够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实现内容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因此,全媒体既代表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也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模式,对广播电视台技术建设而言,全媒体体系的建设是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和延伸,除了提高完善现有的生产播放能力以外,还要通过建设IPTV、OTT、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并将分散的播控集成公共平台转变为面向公共用户、PC宽带用户、手机用户等多种新兴平台,以满足广播电视、体平台要求基础上扩展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等内容。

  按照多媒体采集汇聚,多台生产,多平台,多终端分发的思路进行规划和开展体系建设,充分结合新媒体短平快和传统媒体公信力强,专业制作内容有深度的特点,利用新媒体、多媒体手段采集素材,通过总线和生产媒资进行生产资源和素材的共享,可以通过新媒体终端发布相关消息,用电视屏幕进行深入地展现,双方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入融合的全新制播模式。

  2、学习与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新技术,在全媒体建设中运用新的技术。

  1)多屏互动的第一种方式是电视屏幕和移动屏幕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跨屏的互动。

  2)DLNA散联市场电视技术,实现移动屏和跨屏的互动与控制。

  3)多屏融合是多屏互动的更好阶段,通过多屏互动和多屏融合可以改变电视的使用方式,产生全新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模式。

  4)智能终端。广播电视建设可适时介入智能终端的发展,电视屏、智能机顶盒、移动终端是终端发展的一些重点。

  5)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传媒的移动化,借助4G技术,移动互联网面临的带宽和支付的瓶颈将会突破,移动互联将会更便捷。

  6)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可以按照需要组合各屏的业务。

  3、设计好自己的转型之路。

  在新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台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应转型成为以内容生产、集成和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机构,为新的市场寻求开发更多的服务。在全媒体采、编、播、存、用中,可以从“用”着手,通过开拓应用与传播的途径,为后台的“采、编、播、存”系统建设提供抓手。

  4、发展OTT化的新媒体,虽然广播电视出现,用户流失和开机率下降的问题,广播电视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传播方面,OTT的模式它的意义会逐渐显现,OTT模式与多屏互动有着内生的关系,在传输网络由电信运营商掌握的情况下,广电可以通过借助智能终端、App的发展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多屏互动等打造自己的OTT模式,建立所谓自己的用户业务和运营模式。

  5、新媒体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1)当前广播电视转型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全媒体综合制播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要理清对新媒体的认识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广播电视全媒体网络化直播的技术新体系,要建立全媒体的技术平台。

  2)全媒体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可能会带来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上的一些重大的变革,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可能会出现频道数被压缩,甚至原来适应单向传播的频道制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情况。全媒体建设中要克服制播效率不高,制播流程复杂,重复投资严重等问题。

  3)新媒体的产业模式和全媒体建设的关系。业务和技术有着内在的联系,业务的需求和发展将决定着技术的框架和规模,技术的发展又将催生新的业务形态,对新的技术来说,新媒体如何盈利是局外化,但新媒体如何盈利将决定着全媒体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当前,新媒体运营模式不够清晰,是我们在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媒体产业模式的关注点:

  1)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除广告之外新的收入增长点。

  2)借助新媒体,实现从电视广告的创收到电视内容的增收。

  五、贵州广播电视台的转型发展。

  我们台近几年应该说在发展,在新媒体的建设方面,建设了IPTV的平台,现在在筹划网络电视台,还在原来电台、电视台合并的基础上把网站进行了整合,并成立了一个新媒体中心。下一步考虑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向新兴媒体的转型。

  1、总体目标。

  2、发展方针。

  3、加快广播电视的融合,并改造单向业务模式。

  4、在新媒体中心进行业务重组,打造新闻客户端,向移动互联拓展,通过合资、合作发展多种新型业务。

  5、创新发展模式,在对IPTV进行OTT化的扩展,建设融合性的内容服务平台。

  6、实现音频、视频、图文等内容的聚合,打造正版内容库。

  7、采用耦合适度的技术架构,通过多屏融合、OTT模式,再造传播流程,推动个性化的业务、电子商务等多种新型业务的发展,逐步实现多屏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和服务。

  8、建立新型人才队伍,适应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

  9、积极申请新媒体相关牌照,加快新媒体建设。

  10、打造新兴媒体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台与苏州广电总无线苏州”合作情况。

  最近我们与苏州广电总台签署了一个协议,由双方共同出资成立“贵州城市数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计划在下个月9月份挂牌,它就是要在移动领域里借助“无线苏州”的盈利模式来发展,公司制定了近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这也是我们台转型发展的一次尝试。

  六、结束语。

  新兴媒体建设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广播电视台只有掌握传媒发展规律、了解传媒政策法规,运用新型技术,坚持主流文化直路,并通过融合转型来推动自身向多元化新型主流媒体转变,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谢谢大家!

【返回BIRTV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