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3日下午的“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的专题论坛上,成都恒云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范波做了题为《家庭网关推动广电拥抱互联网》的演讲。范波指出,网关需要成为一个平台,承载将来的业务拓展。据介绍,恒云世纪现在在应用终端上,目前是说VOD和DVB,后面会考虑上智能家居,安防、视频通话等等,一旦打开通路后,运营商就会有很多活力的想法,都会在网关和家庭终端上予以部署。
图为:成都恒云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范波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来自于成都恒云世纪,我们公司是专门给广电提供网关咨询和设计方案的公司。
今天我主要是将产品的现状和开发网关中遇到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家庭网关促使广电拥抱互联网,我们要将口号真正落实到产品当中,真正的解决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截止到今天会议的主题,我们会介绍三个部分。
一、家庭网关促使广电拥抱互联网
二、家庭网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家庭网关产品现状
我们仔细分析目前OTT的情况,我们认为网关是从DVB+OTT到开始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在机顶盒的发展历史中,因为机顶盒技术中的中间键和高度耦合的系统,导致我们在业务开展和升级速度都限制了广电运营商面对现代互联网的竞争,在OTT出现之前,我们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视频业务强烈的竞争。OTT是迄今让我们正面对待这种威胁的工具。我们要搭建技术平台的话,并不仅仅考虑到OTT,还要考虑到今后互联网业务在广电业务中如何开展,技术平台的考虑应该是DVB+OTT,而不仅仅是满足DVB+OTT在广电中进行这项业务,不管它是内网业务还是外网业务。
从历史来讲,我参与国机顶盒的网关合作,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做歌华的网关,我们选择了当时最高配的芯片,内嵌和CM2.0,主芯片是当时最好的,WIFI可以2.0,2010年支持DMA和WIFI数据的传输,但是在后续的进展当中,技术变革的过程中,这条路让我们越走越艰辛,越走越累。OTT出现后,大家喊出拥抱互联网的口号,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从下面四个方面开始分析,如果真正能够拥抱互联网,我们的硬件发展应该跟互联网接轨。前面的介绍中,有很多的厂商跟我们的思路是一样的。家庭网关是无头还是有头,那个更加的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应用终端。现在任何的移动终端和智能电视,是否可以像移动行业或者是互联网行业一样,说我们是几核或者是多少核,我们也可以定制化的推出我们的终端。考虑硬件参数的时候,不像现在的状况。每次讨论机顶盒规格的时候,我们感觉是比较困惑的,签订怎样的协议,支持怎样的解码格式和操作系统,一次次的争论,花出很大的代价推出的机顶盒,很快就受到市场抱怨,为什么不能像IT产业一样,快速的迭代,这是我们拥抱互联网重要的判断。
用户感受和互联网接轨,现在的熟知机顶盒的使用方面,我们的垢病是非常之多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都是行业内的人士。
我们用户的感受和互联网的感受是一样的,互联网推出蓝牙遥控器,亚马逊推出了跟踪眼球和3D界面,我们是否可以真正的跟上互联网的步伐,让用户的感受随着互联网的速度同步更新。
软件开发是否可以跟互联网同步
现在机顶盒产业是封闭的,行业内真正能够像互联网行业引入软件开发企业,并不局限于广电行业的软件开发上,能够帮助我们一起进行软件开发,从而让我们跟得上互联网发展的要点。这样的话,我们的产业链不仅仅是软件跟得上,硬件也跟得上,才会构建有竞争力的优势。
业务运营和互联网接轨,这样说有一些特别。
从我们接触的客户来说,大家都有一些困扰。软件要用行业内的人来开发,我们做业务的运营系统,只能在封闭的环境之内。我们考虑智能搜索、精准定位等词语,就需要跟互联网公司共同商讨定位,但是这样的话,周期和代价都是非常大的,是否可以在业务运营方面跟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从而极大的拓展我们的生命力,将我们的产业链全面的开放,提高效率。
网关与智能机顶盒的区别
虽然我们是做网关的,不管是厂商也好,运营商也好,对这个问题是非常感兴趣的。无从分辨什么是网关,什么是智能系统。上午省网的王建先生展示了机顶盒一张图,机顶盒实际上是过渡耦合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耦合。目前互联网行业,从典型的电视棒,完全基于IT,基于安卓的应用开发,对于安卓只是驱动优化,不会过渡的定制化开发。行业内也有各种标准,我们需要耦合各种协议和标准,广电行业面对互联网行业,我们还是小的行业,我们需要真正的融入到互联网,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业务,开展我们自己的业务。智能机顶盒无论怎么做,合资内所有的硬件,都要跟互联网的硬件叠合在一起,就可以快速的迭代。商务网总业介绍了信道和信源的处理,将两个不是生命周期的硬件,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就会带来两者的制约。
2、中间件耦合。中间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如果仅仅是安卓系统的话,中间件就要驱动DVB硬件,还有互联网基于IT的中间件融合在一起,耦合在一起,即使是我们用安卓做我们的机顶盒。由于安卓进行了DVB的定制化,我们不仅仅是厂商的定制化,还有广电总局的标准,跟互联网相比,也是小众。任何一方的改变,必须进行全局的改变。
3、应用软件耦合。机顶盒的应用实际上是OTT的应用,跟广电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包括后面我们想做更多的类似于IM通信的业务应用,这些都是没有关系的。这些应用软件,只能在行业内进行开发,也是广电业务部署、市场推广面临的难题。网关和智能机顶盒要截然分开。网关解决网络问题,后面的运营终端应该使用标准的安卓来解决应用的解码和呈现的问题。通过解耦将产业链打开,网关是运营商的门户,我们跟运营商一起,专注于解决网络的问题,解决业务发展平台的问题。业务、应用和呈现放在后面的运营终端上,包含了广电自己定制和智能电视和OTT的盒子。我们在后面的应用上予以实现,我们网络营运商将我们的平台和门户建设好,为更多的广电应用和互联网的应用搭建好的平台。
网关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网关开发和运营商经常进行沟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网关的架构。网关已经不是机顶盒了,如果延续原来机顶盒的架构,无法解决网关的问题。因为从机顶盒来说,这是网络的终端,属于网络的节点,解决的是重点的问题,解决网络末梢的问题。行业都在抓网络的入口,不管是小米或者是其他的路由器厂商,目前他们还是OTT供应商,但是他们没有落地的接入口,目前接入口还在广电系统手中。
网关不同于接入设备,不纯粹是网络通讯、数据通讯,而是业务终结的网络。应该是广电网络和家庭网络前端的IP,同时具备数据网络、DVB网络,还要具备业务网络终结和分发的业务。因此网络架构是各个运营商特别关心的问题。
2、网关的边界。网络协议的产品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制协议,ESI、DVB协议都在定制标准,网关的边界实际上是协议的边界,这些协议的边界该如何定义,最有利于广电的发展。从边界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面向运营商的,我们叫做面向网络的接口。包括接入网、行业内的DVB,OVD等等,这就需要集成的。进入家庭后,要采取标准的接口,目前是使用VOD,这是家庭内消费电子采用的行业协议,这样的话,任何的家庭内部的消费电子产品都便于接入我们的网关。
3、网关的管理。一方面有设备的管理,安全的管理,网关是成为入口式网络的一部分,虽然是放在用户家里,它是网络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管理它就象管理自己的运营商网络一样,管理接入网的设备一样,它拥有这么大的量,而且是放在千家万户中,因此对于管理要加以严格的定义,有一定的安全基础。
网关产品的现状
基于Docsis3.0宽带接入能力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广电还有DOC的接入网,对于目前的运营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Docsis作为产品测试优先的方案。任何的网络产品,后面看不见的部分占据庞大的工作量。目前Docsis有带宽的提高,另一方面Docsis包含了协议的标准型,基于Docsis网络在前端有一系列的服务器、成熟的厂商提供了成熟的产品。这一点上,广电都有共识,一个运营商,应该是买成熟的产品做微笑的适配进行集成,目前广电运营商要找服务提供商进行现场提成和现场开发。我们的运营商所做的工作就象软件集成商一样,协调各厂商,定制同不得标准。基于Docsis有很多的协议,从前端管理,包括策略管理,世界上都有成熟的厂商和产品提供。运营商只要做很小的工作,可以委托集成商来做集中的工作,就可以得到完善的产品和网络管理。
业务终结和分发能力,业务终结是VOD、DVB,传统运营商基于DVB通道做的数据分发,这些都为网关终结,以标准的IP方式进入到后面的业务终端和进入到家庭,中间有网关的分发,在后面的分发中,他们看不到任何DVB的影子。安卓不需要任何的定制,只需要标准的协议接收,视频解码都是安卓自带的解码器。所有运营商在招标的过程中,对应终端的话,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使用安卓系统进行后续的软件开发。后面应用终端的软件上,没有任何DVB行业背景的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Docsis有成熟的方案,考虑到网络过渡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回传的盒子和高清的盒子在网运行,我们不会直接切换到崭新的系统,我们将更多的管理能力用于模块的管理。我们知道业务管理和设备管理是截然不同的,设备管理针对的是专业人员,比较实际,但是难以理解。提供的模型主要是针对业务,我们跟运营商一起提供业务管控能力,直接的做一些抽象的业务管理。
业务拓展能力
网关需要成为一个平台,承载将来的业务拓展。在架构设计和管理能力上予以考虑。我们现在在应用终端上,目前是说VOD和DVB,后面会考虑上智能家居,安防、视频通话等等,一旦打开通路后,运营商就会有很多活力的想法,都会在网关和家庭终端上予以部署。
网关上要构建很强的安全管理能力,这是基于现在的标准,类似于PCI,这些都是有国际标准的。长远的趋势来看,内容正版化是我们必由之路。网关作为分发设备的能力极强,如果在内容扩散方面没有做到安全的管理,从长远来说,不能让我们内容提供商将高质量,高版权或者是很好的结果放在网络上进行播出的。
广东省网7月份也许进行友好测试,9月份进行小区测试。
重庆网络,7月份小区试点。今天PPT没有做得特别的复杂,我相信有些事情还是眼见为实,现在的网关不仅仅是理念或者是技术的讨论,已经是我们和运营商部署之中,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参观和探讨。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