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2日上午的主题论坛上,广东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瑞军做了题为《南方传媒新媒体规划与实践》的主题演讲。林瑞军指出,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本力量的推动,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和跨界发展。广电新媒体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单靠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务是难以实现的,必须积极拓展产业空间和产品的创新;广电新媒体企业还面临来自体制外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压力,只有按市场规律推动广电新媒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市场化的股权激励制度,才能实现广电新媒体企业的体制创新,才能更顺畅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图为:广东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瑞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感谢主办单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来分享观点,更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南方新媒体公司能够从各位同行身上学习到更多的经验。
我的发言主要包括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产业的规划以及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等几个方面。
一、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DVB+OTT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这对于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广播影视业而言,无论是从宏观上谋划发展格局,还是从微观上设计技术路径,都离不开媒体深度融合这个大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广东广播电视台作为广东省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媒体业务的发展态势将影响到我省新媒体发展的状况与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在拥有全业务牌照的基础上,广东广播电视台已投入巨资搭建对全媒体业务进行支撑的平台,其中包括已经建设完成的IPTV平台、手机平台、OTT播控平台、网络电视平台、地铁电视平台、车载移动电视平台,以及即将建设完成的全媒体融合平台,从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出发,以多渠道、多内容、多终端打造出融合多屏的“云视频”服务系统,并对新媒体渠道做到可管可控。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融合的趋势正在加深,并正在驱使媒体融合形成全媒体,最终促使业务融合形成全业务。在这种背景下,广电媒体只有主动转型成为“综合”或者“融合”业务提供商,才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二、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产业的规划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下,广东广播电视台一直重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广东广播电视台在国内新媒体领域起步较早,在2006年左右就已经开展新媒体业务的尝试,并于2010年整合原南方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经营性资产和业务资源,正式成立了广东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新媒体运营主体。目前公司业务涵盖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地铁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网络视频、户外媒体、增值业务以及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
公司成立后,在董事会的主导下,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咨询公司合作,为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产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将通过建设完成全媒体融合平台,来改变各个业务独立运行,系统间缺乏整合和沟通的现状,完成新媒体内部业务的融合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最终实现“南方广电云”的概念。
2012年底,南方新媒体公司实现首轮战略融资,获得邦信资产有限公司8880万元人民币投资,资金到位为公司的高速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南方新媒体得到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在资源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经营状况良好,朝着战略目标稳定发展。2013年,新媒体企业合并利润表中经营收入12438万元,净利润接近2000万元。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规划中,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动至少一到两家公司实现上市。南方新媒体公司将借助这一契机,优化整合,开拓发展,努力实现上市的战略目标。
三、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
业界专家将“媒介融合”分成组织融合、资本融合、传播手段融合、媒介形态融合四个阶段。现今,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产业已完成组织融合和第一阶段的资本融合,已通过行政手段把台内新媒体业务做了整合,形成一个共同体。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是第二和第三阶段,资本融合和传播手段的融合,希望尽早地完成,进入第四阶段媒介的融合。
融合,不是相加,不是集成,也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再造,再造一个全新的融合生态系统,是革命性的改造。近年来,用户对融合服务需求越来越凸显,广电传统媒体积极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用户需求,不断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而这一进程不是简单的物理连接与组合,而是在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加速深度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依存渗透日趋紧密。新媒体依靠传统媒体获取权威、可信、丰富的内容资源,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提升传播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化、个性化需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动态聚合特征更加明显,竞合共生关系愈发凸显,催生出兼容并蓄、融合共进的服务新形式。
今年两会期间,融合传播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一大亮点。电台、电视台创新传播形式,适应终端移动化、内容可视化、传播分众化的特点,整合网上网下多种资源,运用电视直播、视频在线、微博互动多种形式,进行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化报道,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在“两会”报道中,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组充分运用全媒体和新技术,除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行报道外,还分别通过网站、“荔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报道“两会”,上载自己采制的“两会”新闻视频。为了让代表、委员第一时间掌握“两会”最新动态,广东广播电视台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广电宣传业务相结合,首次推出为代表、委员提供“两会新闻视频”的新媒体服务,将电视新闻节目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视频推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每天可以通过指定的微信服务号、新浪微博账号及短信等多种形式,在手机、PAD等多种移动终端,收看《广东新闻联播》和《620新闻直播间》当天播出的“两会”新闻内容。这些新闻视频图像清晰,可随时随地收看,易于保存、转发、共享,还可以查阅过往新闻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渠道,增强了用户体验,成为今年“两会”报道的新亮点,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给予充分肯定。
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方新媒体公司通过各业务初步发展了自己的用户,其中广东IPTV的用户数接近300万户,通过手机视频产品观看内容的用户超过1500万,移动电视公交车覆盖3200辆,游轮覆盖13艘,楼宇覆盖200多块屏,地铁电视超过13000台电视终端,每天平均人流量600万左右,峰值可到800万。新媒体各平台总体体量在逐步上升。作为一家广电新媒体企业,公司承担着与主流媒体同样的安全播出责任。为此,公司从设备、软硬件、播出三审制度、节目分发流程、事故应急处理流程等方面严格把关,从根本上确保了安全播出的落实。
据有关预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球近2/3的智能手机用户将利用手机观看视频;86%的平板电脑用户将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视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在向兼容多渠道、适配多终端的全业务方向发展。以视听媒体业务为主体的高质量、多媒体、全媒体的综合信息内容服务体系,将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平台、多终端、多样化的文化娱乐和信息需求。
推动媒体融合,必须顺应大数据时代“用户为本”的趋势,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预测用户需求,实施“用户为本”的内容创作,将数据分析融入节目内容,提升吸引力、感染力。美国奈飞(Netflix)公司拥有超过 3600 万用户的观看资料,用户在每个季度通过1000 多种不同设备收看约40 亿小时的节目,每天在网站上产生3000 多万个操作行为,并记录成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用于分析用户不同喜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节目。
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容融合,我们也逐步做了一些努力,内容整合力在逐渐提升。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整合规划中,将加强频道和栏目与新媒体的融合,把新媒体的互动特性和电视节目嫁接,提高用户参与兴趣。目前,南方新媒体公司已与多个电视栏目敲定合作方案,将逐步参与到电视节目下一轮的改版中。
同时,面对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南方新媒体公司正在通过建设全媒体融合平台的策略,对现有手机电视、IPTV以及多个垂直应用等进行融合。其中包括打造台网融合UGC新闻平台和新闻社区等应用,目标在于推动移动的、互动的、社交的广东广电全媒体发展。全媒体融合平台将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有效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内容资源的整合并拓宽传播渠道,打造具有传播力和竞争力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四、结束语
广东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至今已有8个年头,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足,自身造血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面对媒体融合的趋势,整个广电行业都需要突破体制,转变思路,敞开胸怀,迎接变革。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本力量的推动,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和跨界发展。广电新媒体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单靠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务是难以实现的,必须积极拓展产业空间和产品的创新;广电新媒体企业还面临来自体制外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压力,只有按市场规律推动广电新媒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市场化的股权激励制度,才能实现广电新媒体企业的体制创新,才能更顺畅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到南方新媒体公司参观指导。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