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播影视技术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无数科技人才以智慧和汗水默默耕耘,艰辛探索,夯实技术发展的基石,照亮行业前行的道路。他们精益求精,安全守护,是广电科技领域的奉献者;他们攻坚克难,卓越创新,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带头人。为了表彰这些杰出科技人才,激励更多同行投身科技创新行列,我们特别推出《光影筑梦·科技赋能:广播影视科技人才奖获奖者风采》系列专题,集中展现获得2025年广播影视科技人才奖所有获奖者的卓越风采,以此致敬每一位以科技之光点亮屏幕、照耀未来的技术精英,这既是对于他们突出贡献的由衷礼赞,更是对于引领行业进步的真切期许。
2025年度学会广播影视科技人才奖获奖者
王立冬 北京广播电视台

投身广播电视技术工作三十二年,始终工作在电视安全播出保障、系统运行维护、升级改造等技术一线以及技术管理等关键岗位。作为重点项目负责人,承担了电视制播技术系统数字化、网络化、4K/8K超高清、智能化等多项重大技术改造及建设工程项目,带领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积极参与国家广电总局科研项目及白皮书编制和行业标准制定,获得十余项发明专利授权,撰写了多部技术专著。
郭良鹏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长期从事电影科技研究与管理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了“科技赋能影视基地提质升级发展研究”、“影视基地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云勘景系统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科普场馆特效电影技术实验室建设规划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还组织实施了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社科项目《广播影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工作。负责承担《现代电影技术》、《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研究》等专业期刊的编审工作,对于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很有建树。
常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长期致力于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视听融合传播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完成了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相关项目预研、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基础设施云平台方案设计、广电视听融合传播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研究和建设任务。参与二十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暂行技术文件的撰写,获得四项发明专利授权和二十多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陈卫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负责承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相关工作,重点推进央视频、央视新闻、新闻云、CMG云等重要全媒体业务系统网络安全建设。作为系统负责人,每年完成总台多个重点工程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牵头编制和发布了一系列总台网络安全标准,并作为国家标准《GB-T 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参与“通用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相关内容编制工作。
刘华健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多次主持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重点技术项目的研究、设计、实施和技术创新研发工作,编制《内蒙古台电视工艺总体设计(大纲)》,率先引入AIGC、AR、VR、XR技术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各档创优节目中落地应用,组建技术团队并参与自主研发多项系统软件,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台技术力量和潜能,推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向融合发展技术生态和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发展。
姜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专注于应急广播、网络安全和监测监管领域技术研究和工程实施,主持开展国家及广电总局多项科技项目研究,以及多项政策性文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在行业率先构建了网络安全漏洞检测闭环管理流程和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成功建设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核心枢纽-国家应急广播平台,实现了“一云+两网+两平台+六项服务”的技术能力,该成果入选国家十三部委联合评选《2024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
张建栋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

长期深耕新闻宣传与媒体技术一线,在演播室、制作网络、转播车及新媒体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主持参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合生产平台建设、广播电视一体化融合制播平台建设、“蓝睛”客户端技术系统建设等重大项目。近年来,主导青岛广电的数智化转型与智慧广电云平台建设,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行业的深度应用,为实现青岛广电全流程数智化转型、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区域强势媒体做出突出贡献。
宋金宝 中国传媒大学

长期致力于媒体融合领域研究,已发表面向传媒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广电总局及北京市科技专项在内的科研项目31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信息鉴伪与情感计算的立体网络舆情传播共演机制与导控策略、数据驱动的短视频国际传播规律分析与策略,以及8K超高清DMS音视频播放系统。相关研究成果为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媒体融合-国际化”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马艳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应用。参与制定ITU-T国际标准2项及行业标准11项。在应急广播领域,牵头完成了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方法的制定工作,并攻克了应急广播快速传送机制的关键技术。此外,还成功研制了运维数据自动化采集与分析评价系统,有效梳理了各级平台的职责定位,可满足不同类型应急信息播发机构的需求。相关成果已成功落地应用,为应急广播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刘军祥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深耕广电技术领域,熟悉广播电视采编播发全流程,在安全播出与新技术创新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移动直播通讯指挥调度集群系统和马拉松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积极推动4K超高清电视制播体系建设,成功打造“看厦门”新闻移动传播云平台。强化媒体技术协作,为厦门多家融媒体中心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近年来,在节目制播保障、大型赛事转播、新媒体技术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助推厦门广电技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勃 北京电影学院

长期致力于数字影像工程、数字电影技术及电影制作流程优化的研究。参与撰写《中国电影数字制作规范》中“数字影像工程师(DIT)规范”部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在技术职责与流程标准方面的空白。担任《白蛇传·情》《征途》《不虚此行》等多部影片的DIT技术指导,并创新地将影视视觉技术应用于国防科普领域,开发出一系列技术模板与实施方案。通过持续推动电影制作流程优化与技术集成应用,为促进影视工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张学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发射相关的安全播出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多次负责制定节目传输系统技术方案,编制节目传输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牵头组织多个更新扩容改造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参与卫星地球站上行系统抗干扰能力建设,助力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任务,并组织开展广播电视信号源数字化传输、传送上行能力拓展升级以及卫星传输系统全链路国产化替代研究等多项重点建设任务,实现全面技术突破。
张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从事全媒体新闻演播室视音频技术及IP化制播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成功将4K/8K超高清播出方面的创新实践应用在CCTV-4K、CCTV-8K电视频道播出;提出新型IP演播室集群系统建设方法,通过一网化IP架构实现电视与新媒体资源的互联互通,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新闻生产与海外全媒体内容投送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此外,还承担了多届奥运赛事总台前方报道中心及各场馆的技术规划、协调与对接任务。积极参与科研与标准制定工作,共完成科技部、工信部、总台等科研课题与工程项目十项,参与制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三项。
葛加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开展多项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带领技术团队承担江苏广电总台新闻后期制作与演播室系统的建设、运维与质量保障工作,积极推动IT化、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广电全媒体业务中的研究与应用。参与起草的《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被总局作为行业指导文件正式发布,基于白皮书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参与建设了面向媒体融合的新闻生产平台以及服务市县融合媒体移动业务的省级技术服务系统,为推进融合媒体平台与县级融媒体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郑仁柱 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长期致力于广电技术研发与国际化实践,在海外工程攻坚、技术标准输出与前沿学术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主持海外某短波发射电台大修工程,实现国产设备在海外关键项目的技术突破;通过援外培训推动中国标准、技术和产品积极出海。主导南太平洋某国数字电视项目,开创该地区数字电视节目落地覆盖的先例,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参与编写《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融媒体技术概论与实践》等行业教材,撰写的多篇研究报告具有重要行业价值,为学科发展与行业进步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
吴量 贵州广播电视台

致力于广电视听领域安全播出与网络安全保障及技术研究,主持完成了贵州广播电视台系列安全系统的自主研发工作,为提升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其中,主导建设的“贵视网络安全云枢纽中心”项目,攻克了行业网络安全的多项核心技术难题,显著推动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降本增效,成功入选国家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此外,积极参与国家广电总局《传媒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制工作,有力推动了传媒大数据标准化进程。
王树全 吉林广播电视台

具备深厚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主导完成了吉林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播总控系统等多项核心项目建设。在项目实施中能够充分结合技术发展与业务需求,以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和高度严谨的工作态度,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为台内节目制作与安全播出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多次迅速有效地处置突发技术故障,确保播出“零事故”。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引入并实践新兴技术,为持续推动吉林广电技术迭代与应用创新贡献力量。
魏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主要从事5G高新视频、沉浸式视频、未来电视、超高清台内制播、智慧广电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承担多项相关技术项目研究,参与制定技术白皮书、标准体系与行业技术标准,为多地局、台、网的制播系统建设与频道开播方案提供了关键政策依据,有力支撑了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委及广电总局科研项目,承担十多项省部级重要文件与规划的起草编制工作,牵头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三项、行业标准十九项。
陈起来 宁波广播电视集团

投身广电事业三十载,从一线技术员逐步成长为技术专家与管理骨干,主持完成宁波广电十多项重大技术项目。坚持从业务实际需求出发,勇于在系统架构、技术集成与运行模式上创新,成功构建了提升内容生产与传播效能的技术平台和制作系统。其主持完成的《基于智能推荐的社区融媒体宣传系统研究》项目,有效提升了社区信息传播的精准性、时效性与可持续性,对融媒体宣传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邓晖 武汉广播电视台

长期坚守安全播出一线,不断完善安全播出管理规范,提升技术维护水平,全力保障广播电视设施稳定运行。顺利完成武汉市多项大型新闻事件、体育赛事及重大活动的直播转播工作,确保节目安全、高效、优质播出。主持推进多项重大技术项目,并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重大活动的电视宣传工作。在推动技术云化、IP化转型升级中,主持完成技术论证、测试搭建等关键工作,为武汉广电事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黄红伟 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深耕广播电视安全传输和公共服务一线,主持建成广西整省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千余座台站集约化、智能化运行,年节约经费超亿元。牵头完成边境与农村覆盖工程,大幅改善信号质量。构建智慧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全媒体内容安全高效管控。坚持技术创新,主持研发新型发射设备及通用通信协议,推动台站节能改造和应急广播建设,为筑牢广电安全防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呙成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聚焦广播电视技术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主导构建“云-边-端-场”协同的新一代云网融合制播体系,实现制播系统智能化升级与安全转型。提出“制播云端化+分发智能化”战略,推动全链条生产模式创新,突破远程协同制作关键技术,有效支撑跨地域高效协作,主持编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方总站技术规划,牵头完成6个总站云原生系统建设,年产超千小时新媒体内容,为行业升级提供重要示范。
宫铭豪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专注网络安全领域,致力于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牵头研发多款密码专用评估工具,在有线网、制播安全、云防护及态势感知等领域承担国家、总局重大课题,展现出突出的学术引领能力。在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的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助力单位成为广电行业唯一获得密评资质的机构。所研发的密码评估技术及相关工具已成功应用于全国近20个省、50多个信息系统,显著提升广电行业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宋施恩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在AI技术与广电领域深度融合方面持续研究,牵头构建覆盖内容创作、生产审核、编码分发的全链路AI技术体系,推动“芒果大模型”成为行业首批备案大模型,实现AIGC在湖南广电技术项目的全面应用。自主研发低成本虚拟拍摄系统,突破虚拟灯光、虚实交互等关键技术,形成可伸缩式节目制作方案。创新超高清云制播系统,将超高清制作成本降至高清1.2倍,3D视频增强系统年均节省成本超千万元。其技术成果为广电行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贺文林 北京广播电视台

致力于广电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北京广播电视台超高清、5G、AI、VR等融合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牵头完成3D试验频道、4K冬奥纪实频道及8K试验频道等重点项目的技术系统建设,推动超高清转播和8K内容生产。组建专业团队,打造大量高质量纪录片等节目内容,有效支撑国家级重大宣传任务。创新引入数据摄影、8K单文件制播流程和AI修复技术,显著提升节目制作效率与质量,并积极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制定与联合攻关,为超高清视频产业和智慧广电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宋雷雨 中国传媒大学

从事智能数字虚拟人的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牵头及参与十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融合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三维重建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人在广电、文旅、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主持创建“中国人物”三维数字资产库,研发高保真孪生数字人系统,打造多部传统文化题材短剧及虚拟展播平台,有效促进超高清视听内容和虚拟制播技术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实时面部表情捕捉和口唇驱动技术,显著提升虚拟人表情真实性和节目制作水平,为我国广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关吉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长期扎根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一线,从事短波大功率发射、卫星地球站运维与安全播出管理。主持完成多项重大工程技术改造与系统集成,包括喀什地球站建设与扩建、短波发射机腔体与通风系统优化等,显著提升系统可靠性和播出质量。积极推动光纤通信、IP流传输、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应用,参与制定技术方案与行业规范,强化节目传输系统及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始终以技术强台为己任,为广播电视安全传输发射、边疆地区覆盖能力提升及行业技术进步做出扎实贡献。
肖国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始终坚守播出一线,专注于安全播出与技术革新。牵头负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节目制播、总控及融媒体系统的运维升级,推行电子化运维流程,实现故障闭环管理,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创新推进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开展多项视频同步直播和融媒体节目,年均视频直播近万小时。主导三维菁彩声等新技术落地,解决多格式音频信号同步难题。参与多项广电行业国家级课题研究及标准制定,推动音频质量监控与网络安全体系构建,为总台的节目制作和安全播出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唐陆峰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深耕广电与IT技术,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内容生产。带领团队完成多项江苏广电总台重点项目建设,包括虚拟现实影棚、扩展现实系统、舞台智能联控平台及数智人“小零”AI大模型开发,实现从虚实融合制作到AI智能应用的全面突破。长期支持江苏卫视多档品牌节目研发,提供音视频、灯光、互动等全方位技术支撑,显著提升节目创新效率与表现力。通过自主研发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为江苏广电构建领先的内容生产技术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刘伟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长期致力于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领域的战略规划、技术标准及产业促进工作。牵头或参与制定多项行业关键标准,主导超高清、云转播等前沿技术政策与研究,承担数十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深度参与全国及多地广电“十四五”规划编制,为智慧广电建设、融媒体发展、广电基本公共服务等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在工程咨询领域,助力智慧广电固边、市级融媒体中心等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与落地实施,为广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