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丹,系黄冈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何运林系该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余平清系该中心编委;——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5年6月(上),原标题《在主题宣传实践中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解码《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创新》。引用请参考原文。)
当前,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进入快速推进期。地市级报台融合后,如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探索以“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为载体,强化内容生产、传播和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走深走实,有效地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主题宣传既是主流媒体应尽之责,也是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强县工程看黄冈”是黄冈市新闻传媒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出的系列主题报道。中心把“强县工程看黄冈”系列主题报道作为全年宣传的主线,作为推进报台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内容为王,在主题宣传实践中不断加强内容生产体系建设,切实做到“一体策划、一体采集、多元生成”。
紧扣中心,一体策划。越是重大主题宣传越要把好方向,做到策划在先。此次主题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主导调度,市融媒体中心成立策划调度委员会,对全媒体进行一体策划。策划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内容选题,每个季度报道方案突出重点工作,找准宣传着力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策划《强县工程看黄冈·春天的故事》中,聚焦市委年初工作部署,以“春乡、春城、春事”三个系列,分别聚焦春耕生产、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三大重点工作。《强县工程看黄冈·夏天的交响》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策划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开展“三中全会指引新征程”系列宣传报道,以“动态报道、专题访谈、宣讲报道、黄冈探索(含改革再深化报道)+综述”的模式,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走深走实。
《强县工程看黄冈·春天的故事》大型主题专访海报
《强县工程看黄冈·秋天的画卷》突出“三农”和民生,开辟“大美黄冈好‘丰’景”专栏,用全市改革发展丰硕成果展现黄冈奋进现代化的壮美画卷。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湖北考察,《强县工程看黄冈·冬天的篇章》聚焦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开设“践行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在行动”专栏,全面反映黄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春夏秋冬”系列报道的策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报纸、电视、新媒体一盘棋,一体策划,并根据各媒体特点,细化宣传方案,确保策划方案落地。
市县联动,一体采集。此次主题宣传,中心采取以全媒体兵团方式作战,每个采访团队安排一名牵头负责人,由多名骨干记者参加。为提高采访效率,每个采访团队都由报纸、电视、新媒体记者组成,对同一采访内容做到“一次采集”。在“一次采集”中,中心还充分与各县融媒体中心联动,发挥县融媒体中心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共同开展集中采访活动。在一年时间里,参与采访的全媒记者深入全市10个县市区5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组,深入践行“四力”。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县市融媒体中心开展全媒体集中采访
融合生产,多元生成。此次主题报道,中心全媒体不断探索“一次采集、多元生成”路径。对内划分赛道,各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对采集内容进行再加工。东坡云、掌上黄冈、直播黄冈等新媒体重点打磨一个反映“面”上的长视频和若干个“点”上的短视频,做到长短结合、点面结合;报纸突出深度报道,在内容生产上以文字报道为主,同时做到图文并茂;电视在内容生产上突出新闻性,以电视新闻呈现,既注重生成画面精美的视频,也注重语言与文字的表达。在“多元生成”中,中心还融合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内容生产。
如在视频新闻内容生产上,市新闻传媒中心会同市网络直播协会,建立“自媒体之家”,通过“自媒体之家”吸纳自媒体参与内容生产。此次主题宣传许多视频来自“网红”提供。在文字内容生产上,中心与黄冈师范学院、市文联等单位合作,请专家、学者根据主题宣传内容撰写评论,提升宣传的高度和厚度,请作家参与主题宣传采访,配发散文游记,提升宣传的宽度和温度。“一次采集、多元生产”既满足了不同受众需求,又达到了同频共振的宣传效果。
通过“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中心逐步探索出“一体策划、一体采集、多元生成”的内容生产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生产能力。“春夏秋冬”系列主题报道,共推出各类稿件1890篇(条),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有力地服务了中心工作。
一次采集、多元生成的产品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此次主题宣传,中心坚持移动优先,创新为要,不断强化传播体系建设,创新传播路径,提升传播质效,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对内整合,差异传播,提升传播质效。此次主题宣传,中心全面整合新媒体、报纸、电视台等全媒体资源,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微信、客户端、户外屏、杂志”七大阵地实行差异化传播。黄冈发布、黄冈日报微信公众号、直播黄冈、东坡云等新媒体充分分析各平台受众的爱好和阅读习惯,实行精准推送、分时推送,极大地提升了传播质效。目前,中心所属新媒体矩阵总用户数已超过750万。中心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坚持移动优先,重点宣传内容均实现新媒体首发,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如,黄冈观察抖音号推送的以花湖机场顺丰高管“一镜到底”,讲述黄冈临空经济区发挥比较优势,以城留人促产的短视频,3天点击量近500万、点赞量超3万。
内外联合,合力传播,扩大传播范围。中心联合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市直单位和社会自媒体、网红达人等共建传播矩阵。中心拿出专项资金50万元,对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和抖音个人生产者进行正向激励,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主题报道传播的积极性。通过内外联合,实现传播的全方位覆盖。
|
|
上下契合,借力传播,放大传播效应。中心充分利用外宣渠道和媒体间的合作机制,上下联动,契合上级媒体需要,积极争取上级媒体传播,借力传播黄冈好声音,放大传播效应。《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刊用6条,在中央电视台刊播150余条,在省级媒体刊发近1000条。新媒体制作的《施工者》系列短视频在央视网点击量超80万次。
通过“强县工程看黄冈”系列主题宣传,中心初步形成移动优先、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春夏秋冬”系列主题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8000万人次、点赞量突破60万人次。
在报、台深度融合过程中,考核评价对资源调动、人员激励、新闻主业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中,中心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导向正确、标准科学、数据真实、评价客观的评价体系,并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度量衡”和“指挥棒”作用,激发员工争先创优活力。
出台奖惩制度,以“两值”定优劣。在“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中,中心出台奖惩制度,对新媒体作品设定了传播量底线值、点赞转发奖励值两个指标,点赞转发量超过指标的作品给予绩效奖励,超指标越多,奖励越大。同时,对于低于底线值的作品不仅没有绩效,还要进行绩效处罚。用流量数据说话,推动新媒体作品的质量明显提升。2024年,“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新媒体推送的作品有100余件获得绩效奖励。
严格考评环节,以评分定绩效。在绩效考核中,中心变过去只重数量为质量与数量并重。在“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中,不仅要考核写稿、编稿数量,更要考核作品质量。中心成立了考评小组,实行“一把尺子”标准化考核,依据采写难度、作品质量、传播效果等维度,对此次主题报道中的所有作品进行量化评分,并最终由值班总编辑“一支笔”审定分值,依分值确定作品的绩效。通过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考评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全员争创好新闻的积极性。2024年,“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有60多篇全媒体稿件获中心年度好新闻奖。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以“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为载体,强化全媒体生产、传播和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媒体向“融”而兴,是市级主流媒体推进融合改革的生动实践。
通过“强县工程看黄冈”主题宣传,中心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加速媒体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全员积极性。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