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龚荣生:“变”与“不变”——江西广播电视台“系统变革 智启未来”的破局之策

导语:将“精简精办”与“做强做大”,作为变革的“两手抓”。

  (作者:龚荣生,系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

  当前,人工智能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愈演愈烈,技术路径愈发清晰,智能化技术正在成为根本性、引领性的通用技术,推动全球各国经济社会深入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从“融合”到“深度融合”再到“系统性变革”,媒体改革顶层设计持续升级的背后,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主流媒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考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以下简称“江西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江西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支持下,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启动“135”改革计划,成为全国第二家提出系统性变革的省级广电媒体,取得初步进展和多方肯定。笔者认为,总结江西台系统性变革的实践探索,关键是把握住了“变”与“不变”的关系。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变的是体制机制的重塑,不变的是媒体属性的坚守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党媒党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纵观“百花齐放”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无论是上海广电打造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的行动方案,还是湖南广电“一核两基三着力四攻坚”的“芒果答卷”,抑或是南方报业“集成式”推出的20项改革计划,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党媒姓党”作为系统性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党管媒体要求,江西台旗帜鲜明地将把牢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写进系统性变革方案,坚持“思想+艺术+技术+平台”的融合创新,以政治建台为主导,一体推进新闻立台、精品优台、融合塑台、科技固台、产业富台、改革兴台、人才强台,确保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

  把牢意识形态属性,就是要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传播好党的声音,毫不动摇地把党的领导这个最本质特征坚持好、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好,以赶考的清醒和政治的坚定为事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把牢公共服务属性,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无论怎么改,主题主线报道的优先级不能变,优质内容供给的硬投入不能减,以好的内容、好的作品、好的传播和好的服务,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牢技术产业属性,就是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顺应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创新整合AI、5G、4K/8K等技术应用,用先进技术赋能行业发展,争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践行者、先行者。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变的是主体意识的强化,不变的是改革创新的自觉

  伴随着大众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攻守易位,各级主流媒体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顺应传播格局变化,不断强化自我革命精神和改革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推动和实现改革、创新、突破。当前,推进系统性变革不仅是响应上级“要我改”的统一部署,更是主流媒体“我要改”的集体诉求。

  中央层面的持续推进,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指引。从“十三五”时期的“媒体融合”,到“十四五”时期“加快深度融合”,到“十四五”末期“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再到当前的“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党中央的指导方针与时俱进、由浅入深,不断引导主流媒体谋时而动、顺势而为,逐渐从新闻信息发布者、提供者,向社会生活连接者、服务者转型跃升。

  业界学界的持续实践,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探索了路径。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中央媒体,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精神风貌拥抱新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国际传播中,持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很多地方媒体也积极行动,形成了各种融合变革的先进案例。此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也集中涌现,有的提出“技术驱动→制度调适→系统变革”三阶段演进规律,有的指出当前变革需要解决“国有属性与市场化需求平衡”等深层次矛盾。改革前,江西台主要领导带队调研重点广电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密集邀请业界学界专家系统授课,派出中层骨干去头部媒体和知名院校脱产实习、轮训深造,为系统性变革的迅速启动、持续深化积蓄了力量。

  媒体融合的持续深化,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创造了条件。以江西台为例,通过在网上再造一个江西台、集团实质化运营等关键改革,逐步形成了尊重干部职工主体地位、首创精神和根本利益的改革土壤,健全了保护改革创新积极性的容错纠错机制。年初,江西台发起“我为台(集团)改革献一策”活动,共向2000多名干部职工征集到1162条改革建议,为持续深化变革奠定了民意基础、激发了创新活力。不少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践和平时思考,递交了上万字的改革建议书。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变的是执行效率的提升,不变的是立行立改的担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未来一段时期,既是转型攻关、破局突围的重要窗口期,也是谋取胜势、蹚出新路的战略机遇期。改革等不起、改革慢不得。江西台落实“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变“慢慢改”为“马上改”,抓紧快干、小步快跑,以大抓落实的执行力保障系统性变革见实效。

  坚持“真改实改”分步推进。江西台根据改革的急迫程度和难易程度,将精简精办频道频率作为系统性变革的“先手棋”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突破口”,并分批拟定频道频率的关停并转计划,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一落实。

  坚持“内外协同”合力攻坚。对内抓好统筹,对外争取支持。江西台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的帮助推动下,仅用1个月时间,便高效完成第一批3个频道频率的资产清算、关停报批、人员分流等工作,为后续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扫清了障碍、积累了经验、赢得了宝贵的磨合与发展时间。

  坚持“一频一策”精准落地。传统广播电视的频道频率根据受众定位和细分市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内容生产传播和市场营销体系,创新、创优、创收的能力水平不尽相同,发展转型的潜力优势差异很大。江西台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关停的频道频率逐一制定专门改革方案,充分征求涉改单位,特别是干部职工个人意见,选择了撤销呼号与暂停播出两种方式,实现了人员安置“零信访”、宣传工作“零差错”、安全播出“零事故”。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变的是思维模式的进阶,不变的是系统推进的恒心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要解决的是体制性、机制性的根本问题,关键要在“系统性”上下功夫,以互联网思维配置传播力量和新闻资源,做好系统性变革的“加减乘除”。

  做好资源整合的“加法”。江西台正确处理涉改单位“1+1>2”的辩证关系,不仅人员合、内容合、业务合,而且思想合、战略合、管理合,着力提高重组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以精品创作为例,江西台给好选题配备好团队、倾斜好资源、拿出好时段、提供好推流。2024年,有11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刷新江西媒体纪录。

  做好冗余业务的“减法”。江西台优化管理层级设置,打通部门业务壁垒,淘汰同质内容和低效业务,压减非必要开支和运行成本,集中精力深耕垂类市场、建设专业平台,真正做到“精简”不减战斗力,“瘦身”不瘦精气神。江西台由4家涉改单位合并成立的两个融媒体中心,在裁撤2个频率的情况下,实现了节目投入、精品创作、本地收视等关键指标的同比增长。

  做好大屏小屏的“乘法”。江西台向小屏内容全面倾斜,加快内容、语态、技术、机制等方面的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双闪三跨”“金牌调解”“中国礼·陶瓷季”“赣问”等品牌团队,“今视频”“长天新闻”“都市现场”“热度新闻”等大端大号,加速大屏与小屏的互动融合与双向反哺,强化传播倍数效应。截至2025年6月,江西台共有10件作品入选中宣部地方媒体“三好作品”,其中5件作品由涉改单位创作。

  做好短板弱项的“除法”。江西台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消除隐患、推动发展。改革以来,江西台的深改小组基本每半个月一调度,在推进江西视听产业、展览展会与首发经济结合中抢占先机,营收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获评江西省属文化企业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变的是问题挑战的难度,不变的是攻坚克难的决心

  经过媒体融合十多年的扬帆远航,媒体改革已经驶入了激流涌动的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用户意识有而不强、大端大号多而不强、经营业务杂而不强等突出问题。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江西台在全面总结复盘、巩固提升第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启动“135”改革计划第二阶段任务,誓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作为变革的“强引擎”。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逐步开放应用接口,为主流媒体,特别是长期“重资产”运营的广电媒体,提供了高效益的技术升级路径,传媒行业迎来了降本增效的关键“窗口期”和深化改革的整体“提速期”。当前,江西台正在加紧完善热门AI工具的本地化部署和广电化应用,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全业务领域的深度融合,提高制播效率、强化审核管理、延伸产业链条,推广了内容批量核查校对平台等技术应用,开发出“遇见乾隆瓷”沉浸式数字光影展等商业模式。

  将“精简精办”与“做强做大”,作为变革的“两手抓”。减去产能过剩的频道频率、清理低效运营的栏目账号、强化业务资源的高效配置,有助于推动主流媒体整体实力更强、内容质量更优、传播影响更大,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继续发挥“主流”作用。当前,江西台正在加快业务单位“中心制”、管理部门“大部制”的转型探索。同时,聚焦主责主业,将32家一级子公司压减为10家重点公司,做好“广电+”“+广电”文章,取得良好业绩。

  将适配高质量发展的薪酬考核体系,作为变革的“突破口”,甚至“核动力”。改革的关键是人才,与之对应的薪酬考核体系既是度量衡,更是指挥棒。在重塑薪酬考核体系过程中,降低固定工资占比,不是为降薪,而是强化奖优罚劣的业绩导向;动态调整薪酬总额,不是要限薪,而是健全“双效统一”的分配机制;向一线和人才倾斜,不是喊口号,而是规范精准激励的考核体系。近期,江西台前往河南广电调研,重点学习了绩效薪酬改革经验。目前,江西台的薪酬改革方案正在征求各方意见,争取尽快印发执行。

  将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作为变革的“聚力点”。媒体融合已逾十年,相对于报刊、广电和“三微一端”,下一届“新媒体”是什么样态,和广电的关联度有多大,江西台一直在认真思考,也在积极争取中共中央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立足“十五五”规划,谋划江西广电数字视听中心和儒乐湖视听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未来广电”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呈现、新服务、新应用和新赛道的研究布局。江西台的改革是初步的,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要多向领导和专家请教,多向媒体同行学习。希望通过中央层面的前瞻性研究、业界学界的创新性实践,帮助党媒党台找准路径,提前抢抓下一轮风口。

  900年前,从抚州走向北宋政治中心的王安石上书变法,称“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期待全国各级媒体汇集业界学界改革创新的智慧,推进主流媒体“大有为”的系统性变革,以千帆竞发之势,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传媒力量。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