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涉及双千兆、智慧农业、算力等,山东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导语:通知提出,实施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遴选20个数字农业发展县。

  4月7日,山东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遴选20个数字农业发展县,打造100个以上数字果园、智慧养殖、智慧渔场等应用场景,累计建成500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好用好“齐鲁农云”、“齐鲁农超”等数字化平台。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加快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文旅等业态发展。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建设一批“好品山东”电商基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

  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扩大全省互联网出口带宽。深化“双千兆”网络建设,推动重点场所、行政村、近海重点航路实现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支持5G工厂建设。

  建设全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推动重点算力中心全面纳管,打造全省算力一张网。力争2025年底全省总算力达到12.5E,智算占比达到35%。

  加快推进《山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山东省数据条例》立法工作。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编制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据资源、数字社会、数据基础设施等5项专项规划和各行业领域内数字化发展规划。

山东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数字强省办发〔2025〕1号

  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直有关部门(单位):

  《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已经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省大数据局代章)

2025年4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数字强省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着力打造数字强省、智慧山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加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强化数据资源管理。扎实开展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制定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规范。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企业融资服务、医疗健康、医保结算等领域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引导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国资委、省医保局、省大数据局)

  2.推动数据高效流通。深入推进数据直达基层。深化政法、文旅、农业、能源、自然资源等领域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利用,推动形成数据流通“绿色通道”。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合规登记,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在交通、医疗健康、金融、海洋、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领域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打造医疗健康、地理空间、海洋等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建立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资源池。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引导重点行业、重要产业深入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责任单位:省委政法委、省委金融办、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省能源局、省海洋局)

  3.深化数据创新应用。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行动,打造100个以上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健康、金融、海洋、生态环境、气象等领域数据产品研发。构建全省统一的医保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动低空数据开发利用,加快数字低空建设。(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大数据局、省海洋局、省气象局)

  二、加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4.推动实数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实数融合促进行动。推进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4%左右,培育50个“晨星工厂”。加快省级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建设,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培育5个左右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实施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遴选20个数字农业发展县,打造100个以上数字果园、智慧养殖、智慧渔场等应用场景,累计建成500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好用好“齐鲁农云”、“齐鲁农超”等数字化平台。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加快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文旅等业态发展。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建设一批“好品山东”电商基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大数据局)

  5.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在集成电路、先进计算等领域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集群。聚焦高端软件、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数字产业“十大工程”领域,推出一批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实施新一轮元宇宙、集成电路产业财政奖补政策,遴选一批示范效应强的元宇宙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继续实施数据产业“三优两重”培育行动,优化大数据产业生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

  6.完善数字经济支撑体系。出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数据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省级数字经济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谋划储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积极争取数字经济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和“两重”“两新”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集聚区。培育“领军型”数字经济企业100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省大数据局)

  三、加力推进数字政府效能创新

  7.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施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快构建“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批企业和群众可感可及的“一件事”集成应用场景。全领域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持续推进跨省电子证照共享,实现“免证办”“跨域办”。探索建设沿黄省(区)数据共享带,实现商事登记、政务服务、公积金业务等协同办理。升级“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提升“鲁惠通”政策兑现平台,扩大政策“直达快享”覆盖面。(责任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局)

  8.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数字法治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政法综治多跨场景应用。推广应用“齐鲁一表通”,减轻基层重复填表负担。建设地方金融治理平台,强化金融重点工作“一屏统揽”。加强监管数据与公共信用、企业信用公示数据共享,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加快建设“鲁执法”平台,打造全省行政执法“一张网”,实现涉企检查、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全流程数字化运行。(责任单位:省委政法委、省委金融办、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

  9.提升辅助决策效能。健全经济社会数据指标体系,完善经济社会数据库,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精准调控、民生精准保障等提供智能化支撑。强化重点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升自然资源、工程建设、卫生健康、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市场秩序、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气象、消防管理等领域智能预警水平。深化“齐鲁智脑”建设,加强与部门平台、各市“城市大脑”互通联动,支撑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省大数据局、省气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

  10.提升机关运行效能。做强做优“山东通”,高效支撑机关内部办文、办会、办事。持续推动机关党建、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机关事务、档案管理等内部共性业务跨部门跨层级统一规范办理。深入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正风反腐。(责任单位: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档案馆、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局、省大数据局)

  11.提升数智支撑能力。推进一体化数智平台建设,持续加强统一身份认证等共性能力支撑,建设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多跨业务中台”,构建一体化基础大模型服务体系,推动各类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设省级政务云网一体化监管平台,推进政务云网统筹监管,确保省级政务云可靠率达到99.99%。(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局)

  四、加力推动数字社会转型升级

  12.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开展社保、医保、医疗健康、教育、交通、公安等领域“一件事”场景建设。推行数智就业新模式,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推进养老机构智慧化建设,打造30家智慧养老院。全面推广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体系建设。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构建齐鲁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电商平台业态模式创新,持续丰富居家生活、体育休闲、交通出行等数字生活场景。(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医保局、省大数据局)

  13.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探索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提升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加速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展文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山东文化数据库和齐鲁文化大模型,打造文化数字化展示应用场景。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开展曲阜“三孔”、大运河、泰山等重要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完善“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加快全省智慧图书馆建设。(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省大数据局)

  14.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双百”行动。推进城市数据底座统建共用,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完善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实现城市管理“一网统管”。推进城市“数字更新”,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成不少于5000个智慧社区。高水平举办2025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大会。(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大数据局)

  15.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速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实现行政村地区“村村通千兆”,优化城乡数据流通和共享,加强乡村地区数字化人才培养,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增强乡村数字化发展支撑。推动利用数字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打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环节,持续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动乡村产业链提档升级。推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医疗、社保、法律、文化、气象等公共服务领域。(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大数据局、省气象局、省通信管理局)

  五、加力提高数字科技创新能力

  16.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多模态智能、生成式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基础理论,布局150项以上基础研究项目。聚力突破大模型开发、先进芯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提升人工智能国产化水平。加强农业传感器与专用芯片、农业核心算法、农业机器人、盐碱地遥感监测、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

  17.强化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加快构筑数字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新培育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通创新。优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政策体系,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型企业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

  六、加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18.强化人工智能发展支撑。出台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载体。高标准建设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落实“算力券”奖补政策,引导存量数据中心部署支持人工智能的高质量算力。加快算法创新与应用,推动行业共性算法研发和供给,形成一批具有推广效应的算法产品和工具。推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健康、地理空间、应急管理、海洋、气象等行业领域打造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多模态中文语料数据库。(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大数据局、省海洋局、省气象局)

  19.加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强化人工智能场景源头供给,推动政府治理、社会民生、产业升级等场景应开放尽开放,建立场景“机会与需求清单”滚动发布机制,定期推介优秀场景与产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围绕工业制造、现代海洋、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标杆场景建设,鼓励省属重点企业、单位率先打造标杆场景。打造政策文件解读和精准推送、12345市民热线智能办理、应急管理等人工智能政务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化工、铝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出行、家居、医疗、文旅、气象等民生领域深度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国资委、省大数据局、省海洋局、省气象局)

  七、加力夯实数字底座支撑

  20.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扩大全省互联网出口带宽。深化“双千兆”网络建设,推动重点场所、行政村、近海重点航路实现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支持5G工厂建设。加快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21.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鼓励新建数据中心向枢纽节点集聚,引导各地按需布局各类边缘数据中心。建设全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推动重点算力中心全面纳管,打造全省算力一张网。力争2025年底全省总算力达到12.5E,智算占比达到35%。(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

  22.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试点,开展数场、数联网、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等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打造10个左右省级数据基础设施“标杆型”“引领型”工程,推出一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试点示范案例。(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局)

  23.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交通运输智慧大脑,围绕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北斗导航、车路协同等创新应用,提升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水平。持续推进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各类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20万台以上。持续完善水利感知与监测网络,全省小型水库实现水位、雨量、图像信息自动采集。推进城市供水、排水、照明、燃气、热力等设施动态感知和智能化管理。完善立体气象智能感知与监测网络,面向多领域开展气象人工智能应用,助力行业用户实现气象驱动的智能化升级。(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省气象局)

  八、加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

  24.完善法规标准。加快推进《山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山东省数据条例》立法工作。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编制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据资源、数字社会、数据基础设施等5项专项规划和各行业领域内数字化发展规划。深化数字山东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一批发展亟需的标准规范。(责任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等省直有关部门)

  25.强化数字安全。统筹推进数字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等全过程安全监管。深化数字安全防护,开展重点领域数据安全态势监测分析,提高联防联动能力。健全数据安全事件通报和应急处理机制,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演练。建立完善网络安全能力评估体系和实施指南,持续开展网络数据安全检查评估工作。(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大数据局等省直有关部门)

  26.壮大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全省数字人才库,实施泰山人才工程,支持数字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完善数字技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支持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数字技术人才破格申报高级职称。举办数字工程师大赛、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职工创新大赛。大力培育“数字工匠”,提升数字经济企业职工数字素养。(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大数据局)

  27.营造良好氛围。举办数字强省宣传月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数字化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提高全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民主动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数字强省建设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山东数字强省建设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大数据局、省直有关部门)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