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深度】地市媒体大融合要注意这些关键点

导语:地市级媒体的体制优势在于能够接触到掌握在党委和政府手里的大量政务数据资源,而正是政务数据的敏感性,意味着其只能委托给国有企业和单位建设和运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基于迫切的现实需求,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已经成为学界、业界的共识,以此打破传统媒体的路径依赖,构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现代传播体系。

  一、系统性变革定义与本质

  系统性变革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变化,要求主流媒体在系统性上下功夫,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理念、技术、产品、人才、生产传播机制、评价的全方位变革,以“大融合”思路构建“互联网+跨界”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为基础,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和重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为目标的全面、系统、根本性变革。

  理解系统性变革的本质,一是需要认识到系统性变革是全方位变革,需要跳出传媒进行融合与变革,系统性变革具有全面性、深层次、互联性、长期性等特点;二是摒弃以“内容生产”为单一核心的传统媒体思维,转向以“用户连接”为基础的全媒体生态构建,推进技术革新重塑从“内容—传播—广告”线性模式的价值链条升级为“数据—服务—生态”体系,使媒体成为社会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的枢纽。

  二、系统性变革突围路径:把握“大融合”实践

  “大融合”是指传媒集团与媒体机构跳出传媒进行整体的深度融合转型,在充分利用制度性优势获取稀缺资源的基础上搭建在地化或行业化的自主可控平台,为治国理政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大融合”的本质是“互联网+跨界”,通过将稀缺资源跨界融合实现市场化变现,完成重建用户连接、重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目标,推进主流媒体长期的互联网融合转型。地市级媒体要突破系统性变革的困局,需要把握以下的“大融合”实施路径来获取稀缺资源以及商业变现,以支持耗资巨大、战线较长的媒体深度融合,由此打造强大的现代传播能力与传播体系。

  以互联网思维重建用户连接

  互联网思维要求“用户为王”,地市级媒体可以在充分把握用户偏好与使用动机的基础上,结合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探索刺激用户增长的新方式。如浙江省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越牛新闻”客户端,利用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契机,在2020年与2022年积极争取平台作为消费券发放的唯一端口,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下载量的迅猛突破,下载量突破800万。地市级媒体可以利用垄断性资源导流、把握用户的使用动机、回应用户关切的问题,提升用户下载量、日活量、互动量,搭建在地化的平台,重建与用户的连接。

  三个“一把手”发挥制度优势

  地市级媒体的体制优势在于能够接触到掌握在党委和政府手里的大量政务数据资源,而正是政务数据的敏感性,意味着其只能委托给国有企业和单位建设和运营。地市级媒体利用制度优势获取稀缺资源,再利用强大的市场化能力将稀缺资源变现的这一过程,需要三个“一把手”的充分配合才能得以实现:第一个“一把手”是当地党委书记,地市级党委书记要充分重视媒体深度融合并给予全面支持,地市级媒体才有获得稀缺性资源的机会;第二个“一把手”是当地宣传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推动稀缺性资源流向地市级媒体,推动政府部门的协调落实;第三个“一把手”是地市级媒体的一把手,地市级媒体一把手负责将稀缺性资源协调、落实并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如苏州广电下的“苏周到”客户端,于2022年上线便民消费服务平台,集多种本土生活消费服务于一体。此外还开展金融业务、促销业务,通过将与用户生活场景息息相关的本土稀缺资源引入,既提升了媒体平台用户活跃度,也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生态的商业模式。

  构建“三智化”服务体系

  “三智化”是指“智慧媒体+智慧政务+智慧城市运营(智慧行业服务)”。地市级媒体利用制度优势获取本土稀缺资源,以“互联网+跨界”“新闻+服务”的跨界融合思维,通过综合服务搭建基于当地的小型生态系统,为本土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一站式服务”,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强用户黏性,重建用户连接。

  如长沙市“我的长沙”客户端,打通居民办事、就业、教育等高频民生入口,实现数字政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发挥了媒体应承担的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苏州市“苏周到”通过整合政务、生活服务与新闻传播,构建“三智化”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用户数突破2400万,日活达50万;瑞安市融媒体中心大力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开发数智城市服务与文旅产业,累计用户超200万,验证了通过跨界融合获取资源并实现商业变现的路径,既提升了治理效率,又沉淀了用户行为数据以优化服务精准度。

  复合评价与运营质效的平衡

  考核机制上,地市级媒体考核机制革新需打破“数量至上”的行政化导向,构建“量化考评+传播力指数”复合指标体系,将用户活跃度、服务响应速度等市场化指标纳入考核基准。例如,江西省广昌县融媒体中心将页面浏览量设为重要考核标准,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激励高质量原创内容,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追求质量的跃升,充分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传媒体制上,地市级媒体可以探索在公益二类框架下成立独立运营的传媒公司,通过财政拨款保障基础采编与舆论引导功能,依托公司活动策划、版权运营、政务数据服务等市场化创收提升造血能力。

  三、系统性变革的“地市逻辑”

  聚焦刚需:基层治理场景的“毛细血管”渗透

  地市级媒体需要以“小快灵”策略跳出“大而全”的传统路径,拒绝盲目对标省级、头部主流媒体发展模式,依赖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精准触达政务服务、民生诉求、社区互动等本地高频刚需场景重构用户连接。地市级媒体的价值不应局限于信息传播,还需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例如,江西省广昌县融媒体中心通过“问政广昌”栏目建立分类问题反馈机制,2023年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形成“新闻+治理”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将媒体功能从“上传下达”升级为“双向对话”,通过解决用户关切问题增强用户黏性。

  可持续模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地市级媒体可以借助省级技术平台或技术服务商的技术开发水平,依托制度优势,共建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中台”,降低自身技术水平不足的发展局限。借助数据中台承接前后端数据的资源管理作用,整合政务、民生、商业数据资源,打造高效能的服务供给链条。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同时,稀缺性资源还完成了产品服务化、数据资产化的递进变现,地市级媒体借此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服务刚需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