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DeepSeek、腾讯元宝、豆包大调查:谁是最适合“大文娱”的ai?

导语:AI究竟是放大人类创造力的杠杆,还是即将掀翻传统创作逻辑的洪水?

  (作者: 李寻欢)

  刚刚过去的一周,大文娱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仍然是AI。

  冯远征分享他使用DeepSeek生成剧本、提炼话剧提纲的经历;郑渊洁说“AI写得太好了,杀了我也不出来”;麦家谈DeepSeek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冲击。

  读者用DeepSeek生成自己想看的同人文;综艺策划用DeepSeek做方案;网文作者用DeepSeek写小说;起点编辑表示拒绝AI小说。

  最新一期《你好,星期六》的比拼游戏里,丁程鑫用DeepSeek写三行诗,杨迪寻求三行情诗安慰,但“DeepSeek不语,只是一味服务繁忙”。

图片

  腾讯元宝在拥有hunyuan的同时,率先接入“DeepSeek满血版”,并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3月3日,腾讯元宝成功在苹果应用商店免费下载榜上接连超过豆包、DeepSeek,登顶第一。

  继DeepSeek和腾讯元宝之后,Manus发布演示视频,虽然尚未正式上线,但已被狂欢的自媒体们单方面宣布“世界AI格局大变”“硅谷失眠”,知乎等平台讨论热度激增,闲鱼上一个邀请码被炒到数万元的高价,一天后,这家公司在X的官微被短暂冻结。

  Manus是否会让硅谷失眠还不好说,但从业内人士的一系列反馈来看,DeepSeek着实让国内大文娱领域的不少从业者(尤其是创作者)失眠了。

  当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等模型的差异化定位,正以不同程度影响创作链条,一个颇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AI究竟是放大人类创造力的杠杆,还是即将掀翻传统创作逻辑的洪水?

  AI最擅长的事,是穿模与暴论?

  近两年,科技圈的最大话题莫过于AI,即使在星巴克喝个咖啡,都能听到身边人在聊大模型和算力,而喝两杯咖啡的功夫,AI已经迭代了好几本版本。

  DeepSeek掀起波澜之前,最受业内关注的AI工具是国外的GPT和国内的豆包、文心一言。彼时,GPT不支持中国内地IP,且注册需要海外邮箱(手机号)验证,让其仅在一二线城市拥有不少拥趸,三四线城市人群则鲜少使用。

  随着GPT的爆火,国内一众大厂大举进军AI的消息传来。李彦宏在发布会上对自家产品文心一言进行了倾情介绍,上线后体验用户数很快破亿。阿里、腾讯等也有一定动作,如妙笔等AI工具上线。但要说到流量大,还得是字节跳动的豆包。

  作为抖音的“短视频搭子”,豆包可以一键生成图片和视频,但由于图片经常穿模,出现“斗鸡眼”“六指”等“异形”,很容易产生恐怖谷效应,30日留存率并不高,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

  反倒是科幻类图片与视频,对人类来说“过于赛博朋克”“过于超前”,吸引了不少眼球,大胖孙子与可爱小猫也引得无数希望“岁月静好”“宁静致远”的大爷大妈动容,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大用处。

  随着被冯骥盛赞是“国运”级别的DeepSeek在春节后爆火,梁文锋一夜之间成为了可以跟任正非、雷军坐在一起的科技大佬,远在海外的GPT则正式放开,用户可以免费使用GPT-4o mini和推理,虽然o1 pro模型、GPT-4.5和Operator的研究预览版需要付费方可使用,但对不擅长文字的豆包等国内AI,依旧是一个降维打击。

  一时间,对DeepSeek、GPT等大模型的优劣比较,同一问题不同AI之间的回答,成了大众最在意的话题,稍微有点吹风草动,便能登上热搜。

  但突然涌入的以亿级为基准的用户、频繁被攻击的境遇,让DeepSeek总是“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用户们最大的问题成为了“好消息:DeepSeek好牛逼!坏消息:DeepSeek牛逼到一天繁忙八百次”。

  经此之际,截至2024年12月MAU还不足300万的腾讯元宝横空出世。接入DeepSeek的腾讯元宝,凭借着全网免费、稳定联网的优势,成为了使用DeepSeek和R1的“最佳场所”。而在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软件和各大浏览器推送的腾讯元宝广告,甚至让不少网友们恍惚“以为DeepSeek是腾讯旗下的软件”。

  在具体使用上,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学生们拿它来写作业,股民们问它投资建议,喜欢赛博恋爱的青年男男女女则在小红书激情开麦——看看姐妹们把DeepSee调成什么了?

  虽然AI会撩人,会写太太们写不出来的同人文,但最受用户们诟病的,是这届AI们虽然年龄不大,但干起人才会干的坏事来,已经一套又一套

  同样一个问题,用正常风格和贴吧老哥、微博姐妹的风格,答案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比如让AI评选影史十大导演,DeepSeek和GPT大差不差,偏爱希区柯克、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伯格曼等好莱坞大导和欧洲文艺片导演,豆包则一口气列出了李安、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谢晋这五位华语大导,让人产生了“一部世界电影史,半部华语电影人”“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错觉。

  除此之外,在谁是演技第一的80后演员、内地第一小生是谁、90后女明星谁最美等问题上,AI更是频频暴论,十家粉丝来了起码有九家粉丝都不会买账。

  但你要是让他们说导演们有什么缺点,导演本人如何且不论,观众们看了是各个都得直呼“有被真实到”。吐槽张艺谋“画面美得能当壁纸,故事烂得能当厕纸”,内涵陈凯歌“您二十年来的电影都是无稽之谈”。

  对待本就口碑一般的导演,则更是语出惊人。滕华涛是“与现实主义渐行渐远后,一脚油门开进科幻墓地”,郭敬明则是“把电影拍成时装杂志,把故事写成矫情日记,把观众当成天选韭菜”。

  在顾左右而言他、虚构数据和“睁着眼睛说瞎话”上,AI更是让人类鞭长莫及。

  比如在《哪吒2》的票房问题上,即使开启“深度思考”,其也会给出《哪吒2》在2025年暑期档上映后,首日票房3.5亿的一眼假数据,直接把将DeepSeek当搜索引擎使的人哄成胚胎。

图片

  开启“联网搜索”后的数据稍好,但仍然是现有数据的拼接,如果其引用资料是人为虚构的,则其提供的数据也很难真实。

  “逆天”的辅助工具

  在前不久的电影回顾展上,李安提到他“看见电影日渐衰落,会很难过”。他表示,在他年轻的时候,当你走出影院,会感觉生活会改变、世界会改变,这也是他拍电影的意义之一,但随着AI发展、Tik Tok爆火,它们正在“消磨我们作为人的感觉,“电影需要革命,我们需要有恐惧感,不要整些回收、利用、重启、翻拍的东西,我们需要做一些在影院看的东西”。

  结合斯科塞斯、张艺谋、成龙等电影人对AI的崛起和对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失望,我们不难发现,AI和短视频的冲击对影视创作(甚至去掉影视)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但目前业内盛行的观点是,AI无法取代创作,最多只能深度影响创作。

  在剧本创作上,包括冯远征在内的众多演艺界人士,都认为AI剧本确实还可以,但“没有人的温度、复杂和局限性”

  但如果你把AI当成一个纯粹的辅助工具来使用,它绝对堪称“逆天”。

  比如在综艺制作上,AI能做的事就相当多。策划小白告诉娱乐独角兽,她从去年8月开始就在用AI帮自己策划游戏。

  只需告诉AI自己需要的游戏风格、艺人特点、棚拍还是户外,它就能列出最适合艺人玩的几种游戏,虽然无法直接当成提案,很多游戏也是综艺节目里已经用过的,但确实“可以当作一个非常好的灵感来源”。也有艺人经纪提到,她现在在用AI帮她家的“花旦”做演艺规划和旅行攻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量。

  而从目前AI只能生成文字、对话、照片和短视频,无法生成长视频的情况来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在短期内对文学创作尤其是影视剧IP来源——网文影响极大

图片

  早在2023年7月,阅文集团就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网文大模型,也是最懂网文的大模型——妙笔。阅文CEO侯晓楠称,妙笔将以 AIGC 为创作生态和 IP 生态“全面赋能”,帮助创作者更轻松地创作出优质的作品,为读者们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但上线一年有余来,作者们对妙笔的普遍反馈是“一般”。

  而随着DeepSeek爆火,一切都变了。起点编辑无书年初在抖音发视频表示“这个DeepSeek也太逆天了”,并推荐给新人作家们当作辅助工具,之后多位起点编辑也表示,他们拒绝AI文,但把AI当作辅助工具(如润色、列大纲)很好用。

  日前,起点作家助手跟腾讯元宝一样,正式接通了DeepSeek,跟原有的妙笔一起辅助创作。作家可以使用它进行场景、外貌、打斗、情感等方面的描写,提取大纲和角色,根据作家提供的内容进行改写和润色,还可以一键生成符合玄幻、都市、轻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小说插图。

  但从相关报道来看,由于AI是从现有素材库里进行模拟创作,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不建议以牟利为目的使用。

图片

  起点作家小刀告诉娱乐独角兽,他的小说上架两个多月后,单订、创作补贴、作家扶持、读者打赏、集团渠道等累计收入八千多元,从过去十天的订阅数据和他预计的更新量来看,其三月的稿费仍然会在四千元左右,AI的贡献则起码有两千。

  据小刀所说,他在起点连载的小说每天至少更新4000字,有将近一半都几乎是AI帮忙创作。其小说上架的第一个月用GPT帮忙写大纲和剧情细纲,DeepSeek火了之后便两者相结合。

  当然,现有的AI模型还“太笨,只能打辅助”。按他剧情简要写好的2000字正文里,需要他修改近一个小时才能达到发布的需求,但对他这位兼职写作的纯新人来说已经足够,“起码比自己写得快”。

图片

  小刀表示,他所在的起点作家群里,每天都有不少人使用AI进行辅助写作,但相比于作者,读者们对AI的意见极大。一旦“不小心”把要求AI润色的指令发到正文里,迎接他们的包括但不限于读者们评论区团建、截图转发N个读者群鞭尸和“删书了,再见”。

  从读者们的反馈来看,这是创作者们不幸中的万幸——你以为你未来的饭碗会被AI取代,并为此担忧到失眠、落泪,而用户们正在身体力行抵制纯粹的AI创作:AI文,狗都不看!知名同人文平台LOFTER也表示,“禁止AI内容作为原创作品发布”。所以,从业者大可不必为尚未到来甚至永远不会到来的事担忧。

图片

  为进一步深化这个观点,娱乐独角兽让DeepSeek帮忙给这篇“分析DeepSeek等AI大模型对大文娱领域有何影响的稿子”想了一个符合娱乐独角兽风格的结尾。

  对此,它给出的答案是:当DeepSeek们开始“成神”,文娱圈或许该重温《银翼杀手》的警告:“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所有瞬间终将湮没于时光,如同泪水消失在雨中。)——但至少,人类的眼泪,AI永远无法模拟

  你看,AI说它确实不会哭。事已至此,先吃饭吧,毕竟“哭?哭也算时间啊”。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