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微短剧,“霸总”退潮了?

导语:结合行业调研报告,用六张图回顾微短剧在2024年的主要变化。

  微短剧的 2024 应该是一部“逆袭爽剧”。

  一度被吐槽“低俗”“博眼球”的微短剧,去年以 504 亿的市场规模首次超越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在微短剧行业白皮书中指出,微短剧用户规模在去年 6 月达到 5.76 亿人,用户规模超过外卖、网文、网约车。另据行业估算,微短剧还支撑了 64.8 万个就业机会。

  能赚钱、有人气并不是这部“逆袭爽剧”的全貌,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微短剧行业面临的多重考验。2024 年 6 月,微短剧迎来最严备案新规,未经备案短剧不得上网传播。与此同时,各平台积极响应,加大打击违规短剧力度。去年 11 月,仅抖音就下架了 209 部违规微短剧。

  澎湃新闻通过分析 2024 年热门微短剧榜单中的 2351 部微短剧,结合行业调研报告,用六张图回顾微短剧在 2024 年的主要变化。

  “归来”居首,“总裁”退潮

  与传统影视剧的剧名不同,微短剧的剧名更加直给,往往紧扣剧情和题材。比如“霸总”常见于都市题材,“重生”常见于穿越题材,“归来”常见于逆袭题材等。这样起名的好处是,便于抓住流量密码,复制爆款;坏处是,同质化严重,很难走精品化。

  澎湃新闻在分析了去年 2351 部热门微短剧后发现,剧名中出现 10 次以上的关键词有 56 个,“归来”“千金”“总裁”“夫人”“大佬”是剧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 5 个词。不仅如此,这些高频词还像叠加 buff 一样经常“结伴”出现。比如“归来”与“千金”、“闪婚”与“豪门”、“总裁”与“夫人”,都是去年比较热门的剧名组合。更有甚者像《报告总裁夫人和少爷都成大佬了》,一下集齐了“总裁”“夫人”“少爷”“大佬”四大微短剧热词,想火的心可见一斑。

  从剧名高频词的分布来看,微短剧在起名上变得更加多样化了。尤其像《染指》、《执笔》、《授她以柄》这类在“优爱腾”上线的短剧,一改模板化的起名套路,反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澎湃新闻在去年9月发布的微短剧调研报告显示,豆瓣 7 分以上的微短剧起名往往不按套路,有三分之一能被读者准确记清名字。

图片

  如果把剧名高频词按月拆开,你会发现微短剧也挺爱蹭热点的。例如,5 月母亲节,“妈妈”、“母爱”登上高频词前十;6 月高考,“状元”一词被多次提及;8 月阿里数学竞赛决赛,“数学”首次登上剧名高频词前十;9-10 月微短剧行业瞄准银发族,一部《闪婚老伴是豪门》将“闪婚”“豪门”拉回热词榜前三。

  微短剧洞察报告显示,Top300 的头部微短剧发布首月的收入占总收入的 80%。制作成本高的微短剧可以卷内容,而投入小的只能紧跟话题,才有机会在上线时吸引更多观众。

  2024 年 11 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霸总”微短剧)》,提出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不以“霸总”之类的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11-12 月,“总裁”退出热门剧剧名高频词前十。

  女频超过男频,写实题材更受欢迎

  “霸总”剧退潮,“女频”剧崛起。

  对比 2023 年的大热题材,2024 年的一大变化是女频剧变得更多了。在 WETURE 公布的 6 月第一周的短剧热度榜中,前 10 部里有 8 部都是女频剧。另一个变化是家庭、都市题材为代表的写实类题材增长显著,而以战神、赘婿为代表的虚构类题材下滑明显。以《金榜题名之寒门状元》为例,该剧讲述了逆境中的女主角努力学习考取高考状元的故事,踩准家庭、逆袭、都市赛道,登上 WETRUE 短剧热度榜第一。

图片

  娱乐资本论在分析文章中指出,男频剧的下滑受多方因素影响。一方面是严格监管下,长在男频爽点的“暴力”“色情”等大量题材被禁,创作空间变窄。另一方面是男频剧题材较为单一,套路感极重。不像女频剧,除了“霸总”甜宠,还能衍生出职场、复仇、大女主成长、女性互助等多个细分题材。

  从观众角度来看,女频剧的崛起也是有迹可循的。在澎湃微短剧调研中,中度、重度和超重度微短剧爱好者的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在受访者最认可微短剧的五大理由中,“微短剧能提供情绪价值”提及频次最高。在情绪价值方面,男频剧的“爽点”往往由社会权利驱动,而女频剧则善于在情感关系中建立共鸣感和安全感。

图片

  免费短剧崛起,付费短剧萎缩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 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以下简称微短剧洞察报告)指出,2024 年 1-12 月,长视频、短视频、小程序和短剧 APP 平台共上线了 3.6 万部微短剧。其中,只有 4%的微短剧上线“爱优腾芒 B”“抖快”等头部视频平台。

图片

  这种看似正规军干不过野路子的趋势,其实和微短剧的发行模式有关。目前主流的三种微短剧发行模式分别是:投流微短剧、端原生微短剧和会员微短剧。

  投流微短剧(IAP)以竖屏为主,单集平均时长 1-5 分钟,多在小程序或独立的短剧 APP 上发行;端原生微短剧(IAA)多在头部短视频平台(如抖快)依托账号播出,采用免费观看+看广告解锁剧情的模式;会员微短剧(IAAP)以横屏为主,单集在 10-20 分钟,主要在“优爱腾”等头部综合视频平台播出,依托视频平台的会员体系。

  微短剧洞察报告指出,2024 年 11 月,免费短剧的市场占比首次超过付费短剧,成为短剧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种变化也符合普通人看微短剧的付费意愿,澎湃新闻在去年 9 月发布的《2024 年中国微短剧公众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澎湃微短剧调研)显示,在 4703 份有效样本中,54%的受访者看短剧从未付费。“没有内容付费习惯”“微短剧不值得我付费”是受访者不付费的两大原因。

  演员不是行业头部收入群体

  微短剧演员的收入高低,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微短剧洞察报告指出,综合各招聘平台来看,微短剧演员的平均薪酬处于行业尾部。明显低于主编、投放、制片等职业,与人们印象中影视行业的薪酬分布有一定的出入。

图片

  微短剧的参与主体要比传统影视行业更多元,除了演职人员,参与制作微短剧的还包括了信息流广告公司、MCN 机构、微短剧制作公司、影视工作室、导演工作室等等。对于微短剧而言,演员阵容并不是吸引观众和投资方的主要因素,相较之下,购买版权、编写剧本、投流等更加重要。因此,能分给演员的钱自然变少了。

  从不同从业者的视角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演员在微短剧行业的变化。微短剧演员王满婷在接受大众日报专访时表示,微短剧演员的片酬也分三六九等。微短剧挣钱的神话与演员也并无直接关联。一部剧爆火,充值过亿,赚钱的主要是出品人和投资方,演员只是拿着固定的片酬。

  众星光影 CEO 邱鹏在接受 DataEye 短剧观察采访时表示,前几年演员薪酬通常占一部短剧成本的 10%-20%左右,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 30%-40%,部分短剧的演员薪酬已经达到 50%。同样是主演,头部演员的日薪可达 1-2 万,而一些腰部或尾部演员可能只有 1000-2000 元/天,相差 5-10 倍。

  微短剧植入,有新的玩法

图片

  观众在看微短剧,品牌也在看。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正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战场。双 11 期间,天猫联合快手星芒短剧推出 15 部独家冠名的精品短剧,包括《拯救不开心计划》、《归来的她》、《女顶流的紧急挑战》等。

  不同的品牌,打法也不同。天猫专注于独家冠名精品剧,而抖音商城则以 IP 植入为主,投放时间节点相对分散,主打放大 IP 效应为品牌活动曝光助力。

  相较于其他行业的“广撒网”式的营销,食品饮料行业更偏爱和短剧深入合作。例如,2024 年 8 月上线的短剧《重生之吃货皇后惹不起》,讲述了女主角 “周莫”(谐音 “周末”)从古代穿越到现代成为人气女演员,与同样穿越而来的肯氏集团总裁 “肯尚肖”(谐音 “肯上校”)展开的一系列故事。而这部微短剧,其实是肯德基“周末疯狂拼”活动的创意广告,并在抖音端获得 1.4 亿的播放量。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