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电总局冯胜勇接受采访,明确微短剧面临三大机遇与三大挑战

导语:2025年,微短剧行业将面临三大机遇,同样面临三大挑战:内容同质化和创新难题、平台内容质量监管的压力、商业化与创作质量之间的平衡。

  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2025年,微短剧行业将面临三大机遇,同样面临三大挑战:内容同质化和创新难题、平台内容质量监管的压力、商业化与创作质量之间的平衡

  同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再次发布2024年印发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重申了微短剧管理要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并再次强调对“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的分类标准和管理规范。

(一)

  冯胜勇首先从五个方面谈了2024年所取得的成绩,即“赋能、升级、反哺、跨屏、规范”成为2024年微短剧发展的关键词。

  冯胜勇谈到,2024年初,广电总局启动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一批创作计划,并将微短剧纳入“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展播活动等多项推优活动评选范围,涌现出《逃出大英博物馆》《一梦枕星河》《我的归途有风》《欢喜一家人》《大妈的世界》《重回永乐大典》等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微短剧正加快实现“次品→产品→作品→精品”的迭代升级,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冯胜勇认为,赋能方面,2024年初,广电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多个创作计划,有力地引领了微短剧创作方向;升级方面,主流制作公司、知名演员导演纷纷参与微短剧创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扩展,微短剧创作在内容创新、技术应用、制作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全方位的升级;反哺方面,指导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出台“反哺”措施,通过现金补贴、流量扶持、商业服务等方式,引导市场分配机制由流量推广向内容创作倾斜;跨屏方面,推动精品微短剧不仅在短视频平台上得到热播,更是走入电视大屏;规范方面,广电总局2024年初制定出台了《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进一步细化审查标准。

  微短剧行业同样面临相关问题与挑战,包括由平台负责自审每集1分钟左右的“其他微短剧”,仍然存在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的顽疾;市场上微短剧的质量仍参差不齐;如何在题材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也是微短剧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同时,冯胜勇对“微短剧+”赋能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和推动精品创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鼓励微短剧出海、技术创新赋能微短剧创作,以及地方政府对微短剧的扶持等话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二)

  谈及2025年微短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冯胜勇开诚布公、娓娓道来,并坦承微短剧行业必须走健康发展之路

  其中,在微短剧行业面临的机遇方面,既有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有技术革新的推动,还有市场修多样化的现实需求,都为微短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比如,全球化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为微短剧创作与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微短剧的国际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尤其是在东南亚、欧美等市场,微短剧借助数字平台和AI技术进一步实现了全球传播。

  冯胜勇认为,微短剧创作往往围绕普遍的情感、社会话题和生活方式展开,能突破语言和文化的局限。通过简单、直观的故事叙述,微短剧能够迅速打破文化隔阂,吸引全球观众的兴趣。

  相关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微短剧海外市场规模在未来有望达到360亿美元。有市场分析指出,2024年1-8月,DramaBox、ShortTV和ReelShort等来自中国的头部海外微短剧APP在应用市场中下载量领先,累计达1.62亿次,其中美国、日韩、东南亚为主要市场。据统计,中国微短剧应用占据日本九成市场份额。有市场研究机构指出,中国微短剧有望成为继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漫画、韩国K-pop、英国迷你剧之后,具有较大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

  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既对传播机构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创作者的创作视野提出了新视角。对此,广电总局将继续通过国际性论坛、展会、比赛等方式,支持国际微短剧创作交流,引导创作者生产更多国际化、高品质的微短剧内容。

  再如,技术革新带给微短剧创作与制作的推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5G、虚拟现实等,将为微短剧创作带来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创作工具。2025年,AIGC技术的应用必然将会更加成熟,进而推动剧本创作、情节生成和制作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持续升级,降本增效。

  在次基础上,市场需求多样化与细分,同样为微短剧创作带来机遇。任何文艺作品都有着清晰地创作规律,但其总的原则就是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阅读习惯、观剧需求相适应。

  面对当前的发展趋势,短剧之所以快速发展,其关键点就是观剧需求发生了变化,对此,满足不同需求将会为微短剧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机遇

(三)

  面对发展机遇,微短剧行业同样有着不同的挑战甚至是桎梏。

  首先,内容同质化和创新难题愈发突出,许多微短剧将面临创意匮乏、题材重复等问题,导致观众的观看体验下降。因此,如何保持创作的创新性和独特性,避免陷入模板化和套路化的创作陷阱,是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内容同质化现象是所有新闻媒体和内容平台都会面临的难题,如何破解,还是文艺创作的老办法最管用,那就是要扎根现实生活,深入人民生活之中,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不断提炼主题。看似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最管用的办法。

  从微短剧创作的视角来看,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文旅、青春励志等选题中持续开拓;要结合社会热点,在创作温暖治愈、真善美的现实主义题材上下功夫;要在中国精神、中国故事的深度挖掘上下功夫;要在表达品牌情感、文化和温度上下功夫……

  其次,冯胜勇坦承,平台内容质量监管同样面临压力。虽然微短剧市场迅猛发展,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由平台自审的“其他微短剧”违法违规内容的传播仍时有发生。

  2025年,加强平台的内容审核和质量管理,确保平台内容健康向上,防止低质量、低俗化内容的泛滥,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难点

  难题之外,也透露出清晰的信号,强化监管将成为202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管的目的不是把行业束缚住,而是通过监管释放出更强的精品化信号,引导与引领将成为重要手段。而对于仍然顶风上、打擦边球的现象,监管将成为必要手段之一。

  最后,商业化与创作质量之间的平衡,也是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微短剧的商业化进程加快,但过度追求流量和短期收益可能导致内容创作的浅薄化。如何在市场化压力和创作质量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内容为流量所绑架,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冯胜勇提出两条重要举措,一方面,加强内容创作的引导与创新激励。持续加大对微短剧创作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创作者进行内容创新,推动微短剧向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创作奖励、创新项目支持等方式,激励创作者挖掘深度题材和创新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完善平台监管机制,确保内容质量。进一步完善微短剧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强化平台责任,确保所有上传的作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序良俗。同时,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肃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一系列针对微短剧行业的动作,有着清晰的指向,那就是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2025年强化管理职能将是重要方向。其中,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提品质将是2025年微短剧管理总要求。

  总之,要在发展中规范行业健康向前,要在规范中保障行业有序成长,这是底线亦是原则。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