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中国5G是如何实现世界领先的?

导语:5G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折射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

  (本文原标题为:从中国5G看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累计建成基站近40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9.5亿户,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用户普及率超过60%——这是中国5G发展的速度;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超过16万篇——这是中国5G创新的高度;

  从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到新疆塔里木油田万米深井,一座座5G基站跨越山河、联通广袤天地——这是中国5G覆盖的广度;

  数字工厂、智能矿山、远程医疗、线上课堂,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七成以上用上了5G——这是中国5G应用的深度……

  5G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折射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

  基础前沿领域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把一篇23页的数学论文转化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华为给出的答案是:超过1万人奋斗15年。

  坚持创新耕耘,华为把基础研究成果变成技术和标准,掌握了大规模天线阵列、全息波束赋形、网络切片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世界领先的产品。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如今,华为每年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在200亿元以上,在全球建立了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基础研究各领域专家达到6000多人。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能流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9.3%,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连续5年超过6%。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接连取得世界级发现,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科技事业大厦的底座日益夯实,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更加充实。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

  当全球5G定义还处在“十字路口”时,对于“5G是什么?它的愿景、需求、网络体系架构什么样”等问题,中国科技人员已做了深入研究。

  2013年2月,依托“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国成立了由产学研用各方组成的5G推进组(IMT—2020推进组),承担起推动5G技术研发、验证技术方案、支撑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使命。

  “我们持续开展关键技术征集与评估,9个指标中有8个被纳入国际标准,为全球统一5G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说。

  5G研发攻关过程中,我国不仅攻克大规模天线等基础技术,还在网络架构、灵活空口等系统设计方面实现了主导,为5G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厂商在加快自身技术创新的同时,带动上下游厂商攻克一系列技术和产业化难关,推动网络、基站、芯片、器件、终端等产品加速成熟。

  “以应用带动系统,以系统带动设备,以设备带动终端,以终端带动芯片,把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串联了起来,实现了从算法、关键技术、标准、产品到应用的全链条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近年来,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国铸就了一批“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全力运转;伶仃洋上,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式开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国产大飞机顺利交付运营……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从图纸变为现实,描画出科技创新活力奔涌的时代图景。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清晨,一架无人机从浙江舟山的渔船上起飞,1小时后就将上百斤重的鲜活海鱼运送到上海。通过多频协同、低空覆盖优化等手段,5G网络覆盖这条上百公里的低空物流航线,对无人机的高度、位置、轨迹动态等进行实时感知、精准监测,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通信保障。

  从“建得好”到“用得好”,5G不仅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引领性产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自动化生产线上,5G带来稳定的无线连接,使机械臂运行更快更稳;5G的大带宽和低时延等特点,使远程手术更加精准;自动驾驶示范区内,5G让车、路、网实现高度协同;4K/8K超清视频等应用不断丰富,点亮智慧新生活……5G与各行各业互联深度融合,“一业带百业”的作用不断彰显。

  放眼今天的中国,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有力推动着产业转型升级;一批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创制成功,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历史性地超越火电,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创新战略格局不断形成……2013年至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鼓足干劲、团结奋斗,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必将再创辉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