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打造融合应用新高地!山东发文利好视听电子产业

导语:明确到2025年,全省视听电子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打造一批享誉全球的标杆品牌。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山东省加快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视听电子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打造一批享誉全球的标杆品牌;到2027年,全省“视”“听”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基本建成全国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视听电子产业集聚区、融合应用新高地。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印发《山东省加快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鲁工信电子〔2024〕149号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台:

  现将《山东省加快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组织实施。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

山东广播电视台

2024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加快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视听电子是音视频生产、呈现和应用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是我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全省视听电子产业产品创新力、塑强全球竞争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链长制”为总抓手,坚持创新引领、市场牵引、龙头带动、规范有序,推动全省视听电子产业持续向高端迈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到2025年,全省视听电子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在新型显示、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电视机、电声器件等产品保持市场占有率全球企业前三位,打造一批享誉全球的标杆品牌。

  到2027年,全省“视”“听”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应用场景全面丰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全国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视听电子产业集聚区、融合应用新高地。

  二、重点领域

  (一)培强高端电视新优势。加快提升液晶电视等现有主导产品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巩固扩大领先优势。进一步丰富激光电视品类,积极布局智能投影等产品,持续做大市场容量。突破Micro/mini-LED等新型显示关键技术,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推广能力。

  (二)促进虚拟现实新跨越。支持青岛、潍坊等市以壮大虚拟现实整机产品生产规模为牵引,提高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搭建分发公共服务平台,带动虚拟现实产品向商用端、消费端深度延伸,打造形成涵盖关键零部件、感知设备、内容制作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三)挖掘声光电器件新空间。支持企业持续加强与国内外整机企业的对接沟通,加快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以更大力度融入国内外头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提高无线耳机、麦克风、MEMS声学传感器、微型扬声器/受话器等声学产品以及光波导、光机等光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通过促进市场多元化实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四)发力商用显示新场景。聚焦教育、会议、交通、展会、医疗、文娱等行业场景需求,提高交互屏、电子白板、LED大屏、医用显示屏、激光投影等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水平,支持企业从产品销售者向多场景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在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休闲街区、公共文化宣传场所等建设升级超高清户外大屏、3D显示大屏、数字光影等设施,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五)布局车载视听新赛道。紧抓车辆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契机,支持企业强化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瞄准环境融合交互、驾驶信息交互、娱乐交互等应用场景,做大高端显示、高端音响等产品规模优势,积极布局车载娱乐、座舱声学、抬头显示、触控交互等系列产品,加快提升车载视听系统市场渗透率。

  (六)提质内容制作新供给。鼓励电视台、影视企业利用超高清技术对现有经典视听作品进行改造提升,支持体育赛事、纪录片、影视剧、文化科技等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传输。依托青岛“东方影都”等影视产业集聚区,建设高品质视听内容制作生产基地。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内容集成分发平台,促进优质视听内容多维度融合及呈现。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建强用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充分集聚产业创新要素,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填补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平台在视听电子领域的布局,夯实产业创新骨干支撑,推动有条件的省级平台争创国家级平台。

专栏1  创新载体建设行动

  依托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和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海信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省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构建完善视听电子技术创新平台网络,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成果产业化应用。

  2.实施重大科技攻关。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承接国家产业基础再造等重大创新专项,依托全国创新资源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工艺水平。推动省科技计划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形成一批基础性、前沿性创新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专栏2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行动

  加快实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智能化红外成像等省级重大科技创新任务,聚焦产业发展急需,支持整机企业联合有关科研院所、配套企业大力突破终端SoC、音视频处理、视频编解码等关键芯片以及热成像器件、光电器件、传声器件、交互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推进知识产权和标准布局。支持企业在视听电子前沿领域开展专利高质量创造和运用,推动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HDR Vivid、Audio Vivid等国内外有关标准,加快产业化应用,实现技术、专利与标准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话语权。强化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

  (二)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1.做强“三核”城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持续培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青岛市持续做强龙头,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全方位塑强智慧生活视听领先优势;推动潍坊市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巩固扩大声光电器件产业规模;引导济南市加快壮大面向视听的软件工具、显示模组和优质内容等领域的产业布局。

专栏3  区域布局提质行动

  扩大青岛硬优势:支持青岛市在巩固提升电视机、虚拟现实等产业优势基础上,持续增强显示模组、显示材料等上游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培育智慧商用显示系统、车载视听系统、教育与会议视听系统等新增长点,积极开拓Micro/mini-LED、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布局,加快扩大规模、做优品牌,打造全国领先的视听设备制造高地。

  增强济南软实力:支持济南市发挥省会优势,依托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推动文化传媒企业紧跟市场需求,聚力提升视听内容制作能力。引导软件企业积极开发实时渲染、音视频编辑制作等配套软件。加快提升显示芯片设计能力,积极布局显示模组和配件生产,打造产业特色优势。

  激发潍坊声动能:支持潍坊市依托传统优势,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服务保障力度,在巩固扩大智能耳机、微型麦克风等电声器件规模基础上,推动产业链向整体电声解决方案、声学整机、虚拟现实设备等领域延伸,全力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培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2.培育地域特色。支持烟台市在保持液晶材料优势基础上,推动企业继续向新型显示材料拓展布局。支持淄博市创新智能音视频采集系统等领域布局。支持威海、日照等市加大项目建设和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双招双引力度。支持其他市立足资源禀赋,强化应用场景培育,以深化应用牵引产业发展,打造发展新动能。

  3.建设产业集聚区。推动整机企业开放市场链、供应链、创新链,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协同发展性强的配套企业和生态伙伴,打造资源高度集聚、分工协作紧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有关功能区加强视听电子领域产业规划、要素投入,引导优势企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集聚,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区。

专栏4  集群集聚发展行动

  依托济南莱芜智能光电产业园、浪潮超高清新型显示制造基地;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海信信息产业园、歌尔微电子产业园、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潍坊歌尔光电园、智能硬件产业园、光学产业园等优势载体,加大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等力度,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品牌影响力,打造一批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三)壮大产业主体支撑。

  1.做精一批高端产品。坚持产品制造和典型应用相结合,围绕家用、车用、商用等重点领域,强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培育发布一批在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首创首发型产品,助力创新产品打响品牌、开拓市场,形成以应用促质量提升的良好机制。

  2.做强一批优质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和品牌价值,不断强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力。支持骨干企业聚力打造产品特色优势,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拓宽成长空间。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大力提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能力,为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支撑作用。

  3.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强视听电子项目谋划工作,着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对产业发展拉动提升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纳入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清单,持续增强土地、能源、环境等方面的资源要素支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专栏5  重大项目建设行动

  聚焦锻长板,加快建设济南Micro/mini-LED模组、青岛LED高清显示终端智能制造、烟台红外成像整机、潍坊高端虚拟现实整机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规模。聚焦补短板,推进济南半导体激光器、烟台高性能图像处理芯片、威海图像传感器等项目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育新板,支持济南光电显示、潍坊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及检测能力升级改造项目、智能汽车模组升级和扩产项目建设,培育产业新动能。

  (四)扩大市场应用空间。

  1.塑优高端品牌。引领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迭代,持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质量管控水平,健全品牌发展战略。鼓励通过第三方高端品质认证,开展质量分等分级,加快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打造一批区域特色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

  2.激发消费潜力。建设一批虚拟现实等应用体验中心,优化消费体验,提振消费活力。发挥首台(套)装备、首版次软件等政策支持作用,引导企业增加智能化、绿色化、适老化产品供给,推出一批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打造一批视听电子消费新场景。推动家电以旧换新,鼓励家电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

  3.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进4K/8K超高清技术成熟落地,鼓励4K/8K电视机、投影机、激光电视、高品质音响、虚拟现实终端、裸眼3D显示终端等产品入户。征集一批先锋应用案例、发布一批推广目录,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智能工厂、智能体育、智慧健康养老等创新场景建设,加大产品推广力度。

  (五)培育优良产业生态。

  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组织开展系列融链固链活动,支持企业联合国内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协同攻关、集成适配、优化迁移,形成整机应用牵引、芯片产能匹配、零部件功能适配、标准生态健全的系统性能力,筑牢产业底层基础,构建安全强韧产业链供应链。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符合国家政策前提下,建设一批兼容多视听场景需求的数据中心。发挥济南、青岛两个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引领带动千兆城市建设升级,提升千兆光网入户率和5G覆盖,增强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为超高清视频等大带宽视听业务应用发展提供支撑。

  3.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共建共享、市场化运作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组织联合有关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服务机构,搭建跨地域、跨行业沟通对接渠道,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等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两端有序衔接、协调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依托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长制”推进机制,加强省市协同、部门联动,协同解决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行业应用推广等问题。贯彻国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相关政策举措,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情况,引导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强化财税金融支持。落实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依法依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立足视听电子产业发展急需,落实财政激励政策,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推动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等向视听电子领域倾斜,深化金融伙伴机制,精准增强产业融资支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机制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发挥牵头作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共引共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等行动,引培一批高端人才。支持相关院校强化视听电子相关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四)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全球化、高端化发展,建设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高标准举办消费电子博览会、虚拟现实创新大会、激光显示大会等产业对接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各项重大活动辐射范围,搭建双招双引、人才资本对接平台,充分集聚和利用国内外资源,赋能我省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