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百度要搞AI短剧了?

导语:总体而言,AI在短剧制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技术成熟度有限、内容创新与吸引力不足、市场接受度与观众反应不确定性等挑战。

  (原标题:李彦宏大手笔,AI短剧也要开搞了)

  百度在AI上又有了个大动作。

  近日,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在其官网上宣布,获得百度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这是百度在AI原生应用领域的又一布局。

图源:CreativeFitting官网

  那么,百度为什么投了这家公司?据了解,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成立于2021年,专注自主研发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频生成模型。近日推出了全球首款AI短剧APP——Reel.AI,一经发布就迅速登上海外娱乐畅销榜。

来源:点点数据iOS畅销榜

  百度此次投资,或许是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毕竟,在此之前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已经获得三轮融资。

  天眼查显示,2021年完成千万元的种子轮融资,由真格基金投资;2022年获得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紫竹小苗基金;2023年又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九合创投、众麟资本。

  另一方面,此举可以看出百度正在加大短剧投入力度。2021年10月,百度开始进军微短剧领域,并启动了名为“破壳计划”的微短剧孵化计划。百度旗下百家号出品拿出1000万创投基金,500万现金分润和10亿流量资源投入到破壳计划中,想通过重金和流量投入来打造爆款作品。

  微短剧已经成为了百度的重要发力方向。随着AI浪潮的来临,百度紧跟趋势,用AI重塑短剧业务。比如,最近百度网盘自研的AI短剧神器“短剧AI看”,它短剧分集智能总结,能提取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快速总结重点内容。点击AI短剧功能后,用户可以在1分钟内快速浏览整部剧集的核心内容。

  此外,百度文库与喜马拉雅联合推出“AI短故事短剧写作课”,为喜马拉雅平台上千万创作者提供智能文档、智能小说、智能漫画等一系列AI创作服务。

  当然,百度不仅仅局限于AI生成文字内容的方式,在短剧视频方面,百度也有涉略。比如去年,百度与虚拟数字人博主@柳夜熙合作产出短剧作品《AI 迷局》,将数字人IP和剧情类短视频相结合,用AI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AI迷局》截图 图源:百度APP

  可见,百度早已探索生成式AI在泛娱乐领域的尝试,如今又投资AI短剧公司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显示出百度对“AI+短剧”的重视。

  AI短剧刮向海外

  实际上,AI短剧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尤其是在海外形成热潮。国内短剧赛道挤满了玩家,竞争激烈。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国内备案的微短剧数量已突破4000部,短剧日均流水已经达到8000万。

  为了寻找新的突破口,有玩家把目光盯上了海外市场。比如用AI翻译并加字幕的方式,主要应用于将国内短剧快速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海外平台发布的场景。

  这种方式并不需要制作短剧,仅用AI完成翻译和字幕添加工作,大大缩短了短剧出海的时间周期。

  另外还有AI配音同时匹配角色口型,以确保短剧中的对话流畅自然,提升海外观众的观看体验,适用于需要高度本土化配音的短剧。

  甚至还用到了AI换脸技术,将短剧中的中国演员面孔替换为欧美面孔,使短剧更加符合海外观众的审美和文化习惯。

  不需要花太多制作成本就能迅速吸引海外观众的关注,还能获得不菲的利润。短剧出海成为众多平台的又一发力方向。

  据 SensorTower数据,短剧出海市场近半年热度骤增,相比2023年9月,2024年2月内购收入和下载量分别增长280%和220%。

  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多达40多款短剧应用试水海外市场,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内购收入达到1.7亿美元。

  虽然不少短剧试水海外市场,但AI技术简单将国内短剧上线在海外的方式,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因为AI短剧出海并非简单的换脸换配音问题,而是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本土化和创新。

  仅仅是翻译内容,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TikTok短剧出海营销策略》显示,TikTok内容类型中,原创短剧占了95%,而翻译短剧仅有5%。

图源《TikTok短剧出海营销策略》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如果短剧出海仅仅简单的AI换脸换配音,未能在故事内核上进行深度适配,可能导致观众在情感共鸣和故事理解上的障碍。

  这也意味着,在短剧出海过程中,除了视觉上的本地化外,还需要在故事内核、文化背景、人物设定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本土化,对当地有深入的了解和洞察,才能创作出更符合当地观众口味的内容。

  另一方面,AI短剧刚刚兴起,在技术条件方面尚未成熟,生产出来的短剧内容可能存在脸部僵硬、面部特征失真、语音不自然和语调单一等缺陷,甚至还可能涉及侵权的法律风险。

  比如AI换脸技术涉及到版权归属和肖像权,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或肖像进行AI换脸或内容创作,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诉讼。

  总体而言,AI在短剧制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技术成熟度有限、内容创新与吸引力不足、市场接受度与观众反应不确定性等挑战。因此,真正敢于全力押注的公司仍属少数。

  百度用AI赚钱

  今年2月,百度发布2023年财报。总营收达1345.98亿元,同比增长9%;归属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速达39%。虽然营收和利润超出市场预期,但资本市场反而并不买账。

  财报发布后当晚,百度美股开盘后下跌,截至收盘,股价下跌8.05%。甚至5月16日,百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和净利润继续增长,然而股价依旧下跌。

图源:百度股市通

  从5月16日至今,百度报收86.210美元/股,股价下跌了23.43%。这或许让百度感到的焦虑,因此百度急需讲出新的故事。

  而AI大模型的浪潮给了百度这个机会。百度已经将AI应用到了各项业务中,比如,除了短剧,而电商业务也是百度AI技术的重要布局点。去年双11,平台凭借数字人直播带货模式以及商城货品策略,直播GMV同比增长高达740%,创历史新高。

  此外,百度上线了各类AI产品,比如文心一言。截至2023年12月底,文心一言用户规模超过1亿,同时文心大模型的日调用量已超过5000万次,季度环比增长190%;12月,约有2.6万家企业调用文心大模型,季度环比增长150%。

  可以看出,百度的确吃到了AI的红利。同时百度也将会继续加大AI投入力度。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认为,AI正在掀起一场创造力革命。他还表示,将继续坚定对生成式AI和基础模型的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AI时代下,智能体是百度的下一个目标。在李彦宏看来,智能体是AI时代的网站,就像互联网时代做网站。未来,将会有几百万、甚至更大量的智能体出现,形成庞大生态。而目前百度也已经将智能体应用到移动生态的各个场景。

  百度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提升了百度的核心竞争力,也为百度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回报。

  不过,目前当前AI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百度还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不断迭代升级产品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