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李彦宏人民网发表署名文章:2025或将成为AI智能体爆发元年

导语:原生多模态大模型,打破之前先训练单模态模型再拼接的方式,通过统一架构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原生级融合,实现对复杂世界的统一理解,这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

  (原标题: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3月9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人民网发表《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署名文章。

  李彦宏表示,推理大模型涌现出让人惊叹的深度思考能力,它将推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即“AI智能体”的落地,2025年可能会成为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原生多模态大模型,打破之前先训练单模态模型再拼接的方式,通过统一架构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原生级融合,实现对复杂世界的统一理解,这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

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智能”一词被提及10次,“大模型”则首次被写入。作为大模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同时深感责任重大。

  报告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谈到“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在谈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时,特别提到了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对大模型广泛应用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我有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坚决投入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工业、制造、能源、交通、政务等行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芯片等,都是全球科技领域最具前沿性和颠覆性的技术。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处于发展的早期,技术还在以“周”甚至以“天”的速度快速迭代。比如,RAG技术(检索增强的生成),显著减少了生成内容的事实性错误,基本消除了大模型的幻觉,人工智能才得以在各场景中广泛应用。推理大模型涌现出让人惊叹的深度思考能力,它将推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即“AI智能体”的落地,2025年可能会成为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原生多模态大模型,打破之前先训练单模态模型再拼接的方式,通过统一架构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原生级融合,实现对复杂世界的统一理解,这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

  当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为确保我们始终处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最前沿,我们必须在人工智能芯片、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上更大胆地投入,打造更好、更智能的下一代模型。这些先进的模型,不仅人人均可免费使用,还将向企业、开发者全面开源开放,促进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基础,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也在不断突破瓶颈。今年年初,我们成功点亮了国内首个自研的P800万卡集群,未来还将进一步点亮三万卡集群,为产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同时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

  第二、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让“智能经济”跑出加速度。我特别注意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则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还首次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国家层面提出这些行动计划,就是要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使中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能够赋能千行百业。

  首先,我们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成本。科技创新的本质是成本与效率的革命,是成本下降与生产力提升。如果看“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就会翻倍而价格减半。但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每12个月就降低90%以上,远超“摩尔定律”。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四层技术栈,即芯片、模型、框架、应用之间的端到端优化,大幅降低大模型预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迭代和成本的直线下降,我们将进入一个真正的变革阶段,迎来人工智能应用的大爆发。

  其次,我们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为什么“规模化应用”很重要?因为重大的技术突破,颠覆式的创新往往是规模化应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没有万卡集群就不会有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就不会有这次生成式AI的浪潮;没有数以亿计的运营公里数,无人驾驶就不可能比有人驾驶安全十倍;没有大量的AI原生应用的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就不可能真正成熟。

  大模型API调用,是当前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最重要的抓手。一方面,来自教育、招聘、电子商务、文旅等行业领域的AI应用快速增长,大模型API调用量以一年数十倍的速度迅猛增长。这表明人工智能正在走向千行百业,推动产业的智能化跃迁。另一方面,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人类第一次让机器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完成复杂任务,这一颠覆性变革提升了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和效率。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无人驾驶汽车,都将由大模型驱动,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涌现出来。数字经济跃升到“智能经济”新阶段,并将跑出加速度。

  不过,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在某些行业领域,还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比如无人驾驶,目前中国的无人驾驶仍以小规模、区域性试点为主,对车辆规模也有严格限制。如果能在安全可控前提下,逐步扩大车辆规模,推动无人驾驶进入城市核心区域、实现全域覆盖的规模化应用,无疑将促进无人驾驶相关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第三、民生为大,让人工智能造福于民。云南怒江一个县有60万农民种旱地稻,但能教他们怎么种的科学家却数量有限。怎么办?如果做一个农民院士AI智能体,把院士装到手机里,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答疑解惑;一个完全不懂直播的贵州山区果农,怎么把粉红水晶蜜柚卖出去?用AI直播数字人,带货效果或许比真人还好......这只是人工智能改变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开始。未来,我们将拥有超人类智力水平的AI,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拥有一位智力超群的AI律师、AI医生、AI老师,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智能社会。

  当然,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岗位转换、社会治理等新挑战。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们始终坚守最基本的AI伦理,即“AI存在的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全新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来,比如提示词工程师、数据标注师、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等。据北大国发院的一份报告,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达49%、导航算法工程师增速达47%。我们还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AI人才,尤其是懂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人才,帮助更多人加入智能产业,融入智能社会,享受智能社会带来的福祉。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