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1日,“第十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暨第九届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江苏南京开幕。
此次论坛以“智慧媒体 • 融创未来”为主题,邀请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全国各省市局、台、网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及知名广电和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参加论坛,聚焦前沿热点话题和权威理论观点,探讨 5G、超高清、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总结交流新时代广播电视重大成就和创新成果,努力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开拓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新业态。
7月20日的主旨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白杨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以《媒体融合和全媒体传播体系》为题进行演讲。
赵子忠指出,新闻是主流媒体最宝贵的资源,核心就是要发挥新闻这个“硬连接”的优势。要关注“新闻+”进展,包括重大主题宣传、全国热点新闻、新闻+政务等。
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三点思考——
1、流量从哪里来
2、内容能否持续
3、商业化能否实现
人工智能对媒体的影响——
1、Chat GPT爆火带来的行业升级
伴随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突破,新一轮的发展热点也逐步显现,Chat GPT的爆火带来的是整体大模型行业的齐头并进,从自语言模型到深度机器学习,大模型技术推动着新一轮的Al技术的发展。通用Al能力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大模型技术日趋成熟,同时掌握尖端大模型技术的水平高低也成为了国力竞争的衡量参考之一。
2、自然语言大模型带动文字媒体回归
自然语言大模型发展对纯文字类媒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有潜力扭转之前文字媒体相对视频媒体的传播劣势,促进文字媒体的回归。与此同时,可信度和质量控制、多样化的内容需求、多模态媒体的吸引力也是其需要积极应对的挑战。纯文字类媒体仍需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用户需求并保持在不断发展的媒体行业中的地位。
3、多模态大模型驱动全媒体创新发展
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为全媒体带来了许多机会,包括丰富的内容呈现、个性化推荐、语义理解和推理等。然而,全媒体也需要应对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挑战,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提高模型解释性,同时投入足够的资源和人才来支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AIGC工具行业应用垂直化发展提速
回顾历史,内容生产范式经历了由PGC、UGC到AIGC的巨大演变,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关系由“少数人掌握制作工具和渠道”转变为“更多的人获取低成本的工具、平台,促进了内容的广泛传播和共享”。同时,内容消费者也从“被动接收”变成了“主动参与和创造”,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双重革命。
5、AI数字人或成智能媒体超级入口
数字人的核心是“人”使虚拟形象带来真人般的感受和互动。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数字人的拟人化程度愈来愈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人形象生成、动作驱动和语言交互等环节的深入应用将提升数字人制作的自动化水平。
6、智能视觉重塑视觉互联网基础设施
智能视觉平台主要通过视觉场景及物体识别、OCR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引擎,结合大数据和云技术,高效准确地对目标媒体资源进行视音频内容的记录、传播和运营,打造高度完善的智能中台、内容中台及数据中台。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