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明确提出“融合重塑、创新实干,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奔跑新赛道、奋进新征程的改革发展共识。
作为10家“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之一,截至目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有新媒体平台账号超过580个,用户和粉丝总数突破5亿。
据CSM媒介研究2022年上半年统计,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融媒主播的播放量、互动量在主要短视频平台均领跑省级媒体,全国省级广电20位头部主播中,浙江广电占据6位。
近日,「广电独家」对话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裘永刚。他表示,虽然媒体融合进程中还存在观念先导力不足、平台内驱力不足、机制激发力不足等难点,但是集团坚持锚定“做强平台、做优文化产品、做大影响力”目标要求,重点围绕“重塑发展平台、培育内驱动力、占领融合市场”的核心任务,融合重塑,实干争先,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干出互联网时代的新事业。
「广电独家」:作为进入“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的10家单位之一,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在媒体融合方面,浙江广电集团总结了哪些先进经验?
裘永刚:近年来,集团深刻认识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鲜明辨识度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船”和“桥”。
第一,凝聚融合发展共识。
2019年,我们将融合发展提升为集团“一号工程”;2020年出台集团《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框架方案》;2021年实施“深化融合年”行动,以媒体融合为引擎系统谋划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格局;2022年,集团明确提出“融合重塑、创新实干,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集团上下广泛形成奔跑新赛道、奋进新征程的改革发展共识。
第二,创新融合传播机制。
我们立足集团频道制发展实际,通过“融媒新闻早会”“重点题材协同”“融媒专项奖励”等制度性安排,构建常态化的台网联动和融合传播指挥机制。
2020年6月,集团整合浙江卫视新闻中心、新蓝网新闻事业中心和相关技术力量,重组挂牌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各广播电视频道、报刊、影视公司等设置新媒体部、多媒体部、策划运营部等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
第三,打造重点平台账号。
按照“主体矩阵做强、分终端垂直放活”的总体构想,集团层面强化整合做强“中国蓝新闻”,以及“中国蓝TV”“北高峰”“美丽浙江”等重点端口,以“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移动新闻传播终端”为目标,整合优质资源,优化平台效能,提升用户体验、拓展覆盖影响,做好展示浙江的主阵地。
频道层面,我们强化聚合做活各类新媒体终端,重点培育扶持“钱江视频”“浙样红TV”“牛视频”“黄金眼融媒”等特色新媒体端,力求在个性价值、用户黏性和品牌认知方面取得新突破,展现广播电视多屏发力的矩阵传播效应。
2021年,集团启动“广电名嘴”新闻类个人账号培育项目,孵化培育“新闻姐”“小强说”等“广电名嘴”重点IP,助推新媒体内容的全域开发。
截至目前,集团共有新媒体平台账号超过580个,用户和粉丝总数突破5亿。
以抖音平台为例,“新闻姐”粉丝突破2000万,成为全国广电新闻抖音第一人;“晓北—城市私家车”粉丝接近900万,是全国广电汽车服务类抖音第一号;“美丽浙江”矩阵粉丝超1800万,在抖音省级政务发布账号中排名第一。
CSM媒介研究2022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浙江卫视在“剧场+综艺”综合传播指数上位列省级卫视中第一;国内主要短视频平台上,浙江广电集团旗下的融媒主播无论播放量还是互动量都领跑省级媒体,位列第一;全国省级广电20位头部主播中,浙江广电占了6位。
第四,推进全媒链接协作。
我们发挥集团在浙江新闻融合传播中的主引擎、主龙头作用,建立并不断升级“蓝媒联盟”协作机制,加强与全省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协同联动。
我们以“蓝媒学院”为载体,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赋能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营。
我们坚持构建频道终端、集团平台、外部大号“三位一体”传播格局,加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客户端、各类头部新媒体平台的战略合作,共建共享、互利互惠。
第五,开拓对外传播格局。
2020年,集团开办国际频道英语传播窗口ZTV NEWS,“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同步上线外宣频道;稳步推进“中国蓝国际”融媒矩阵建设,在海外主流社交平台TikTok、YouTube、FaceBook开设账号,构建立体化网络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做实做大做强“美丽浙江”优质内容海外推广,积极构建国际频道、英语传播窗口、境外新媒体账号、国际传播联盟“四位一体”国际传播布局。
第六,推进内容技术耦合。
聚焦集团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的技术痛点堵点,2021年以来,我们持续构建迭代集团“数智广电”数字化改革方案,重点开发打造“全媒体新闻传播”“浙里直播”等应用,努力打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之间、内容生产制作传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跑出浙江广电数字化改革特色跑道。
「广电独家」: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你们有哪些创新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裘永刚:一是以战促融、以融促战,主流舆论宣传实现新突破。
主题宣传上,集团充分挖掘浙江“红色根脉”“重要窗口”政治优势,重点在“互联网+”的融合传播上求创新、求突破,积极融入新媒体语态,研发多样化的产品形态。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数字化改革之道》《共同富裕在浙江》《赶考》等融媒宣传大小屏联动热播;《精神的力量》入选国家广电总局10部建党百年重点剧目;《梦开始的地方》入选全国“庆祝建党百年融创报道十大精品案例”;《大禹治水》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融媒外宣节目《100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记忆》《良渚》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丝绸之路视听工程”项目库。
文化服务上,将融合传播思维注入节目及活动的全生命周期。
《奔跑吧》《中国好声音》短视频内容成为抖音热榜常客;“东西南北中”系列人文精品工程、《还有诗和远方》、《万里走单骑》、“三大年度人物评选”、“一起跨越”等标杆节目和品牌活动,大量采用高科技影像技术及短视频、H5、VR等传播手段;运用AR、CG等技术推出宋韵文化数字推广人“谷小雨”,努力释放优秀内容的破圈传播效能。
二是构建矩阵、打造爆款,全媒体传播展现新势能。
首先,矩阵建设龙头做强、特色做活。
集团层面,积极培育运营“中国蓝新闻”“中国蓝TV”“北高峰”等重点客户端,总用户数达1亿;孵化培育“小强说”“舒中胜”“我是方雨”“新闻姐”等首批12个“广电名嘴”重点新闻IP。
频道层面,聚合做活“美丽浙江”“钱江视频”“浙样红TV”“牛视频”“黄金眼融媒”等特色新媒体品牌。
其次,爆款打造破圈吸粉。如浙江卫视全网聚拢超1.8亿粉丝,在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获得省级卫视官方账号粉丝规模双料第一。
三是科技创新、数智赋能,技术体系加速转向新跑道。
平台建设上,建成并升级“中国蓝云”省级技术平台。该平台入选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项目库、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深入参与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标准制订。
技术装备上,集团建设的32讯道4K全IP超高清转播车及集群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建成电视演播厅和广播可视化直播室28个,高清电视转播车和各类卫星直播车29辆。
技术布局上,集团积极组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VR技术及5G超高清视频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参与国家广电总局视听链项目实施、5G应用研究;研发上线主流正能量“新蓝算法”。
数字化改革上,构建迭代集团“数智广电”方案,重点打造“全媒体新闻传播”“浙里直播”等数字化应用场景,跑出浙江广电数字化改革特色跑道。
四是拓展增量、激活变量,产业反哺主业取得新成效。
首先,激活存量、拓展增量,积极拓展广告经营“广电+”“互联网+”,新媒体领域创收成了重要的增长点。
其次,注重把握广告主业和产业的关系,在努力稳住广电广告主业经营基本盘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拥抱资本,打造硬核,扶持培育新媒体公司、投融资公司、新生业态等,创新打造“浙里云购”“中国蓝研学”等融媒服务应用,拓展延伸产业发展新触角,为集团转型升级赋能、为赛道转换助力。
「广电独家」:在媒体融合经营创收方面,你们采取怎样的战略打法?
裘永刚:集团把握“稳增长、促转型、增效益”基调,创新活动营销、新媒体营销和新型广告开发,积极拓展“广告+”“互联网+”多元业务,加快探索产业合作、资本运营、文化园区、影视生产、融媒产业等新业态,推动集团产业向全链路、数字化、高效益方向升级转型,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主要做法及成效:
其一,探索融媒营销渠道。
集团各频道积极寻求融媒转型,发力短视频和互联网营销,打造MCN、电商直播等新业态,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B站等互联网平台布局流量大号,搭建融媒矩阵,探索媒体转型、媒体融合发展全新运营模式,由传统平台向融合平台进发,由纯广告向衍生产业突破。
例如,钱江都市频道开拓“社区合伙人”社区运营、政务短视频代运营、融媒产品定制等业务;民生休闲频道“黄金眼MCN”积极布局短视频、电商直播等领域,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广电系MCN头部地位;城市之声“新闻姐”“晓北—城市私家车”等IP号跨屏破圈,实现广电内容、IP价值在全媒体平台的盈利转化。
其二,延伸活动营销产业链。
集团依托节目、品牌IP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深耕垂直领域,布局细分市场,成为拓展经营创收的重要抓手。
例如,教科影视频道加强厅局和地方政府网络建设,对准数字化赛道,寻求数字政府、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项目合作;少儿频道借助亲子圈层影响力,联动少儿艺培举办“少儿春晚”“六一晚会”等,打造“文旅+”研学品牌;浙江之声依托“星空朗读”品牌IP衍生朗诵会、诗歌会等线下活动;交通之声深度拓展“氧气音乐节”IP价值,探索县域文旅开拓新样板。
其三,定制晚会经济。
浙江卫视开创“中国电视超级‘晚’”,创新打造晚会经济。
集团为OPPO、百度、抖音、易车、伊利、麦吉丽、苏宁等多品牌定制晚会,形成特色内容品牌,实现创收增量;横竖屏联动内容共创,与抖音合作打造跨屏音乐综艺《为歌而赞》,连续两年合力推出《抖音美好奇妙夜》。
其四,创新广告产品。
例如,浙江卫视联动《奔跑吧》跨界新零售、直播新玩法,打造IP主题沉浸式带货直播盛典,推出“创意中插”“好剧推荐官”等新型广告产品;民生休闲频道在“1818黄金眼”微博端开拓视频角标合作,在日常新闻视频中固定展现品牌LOGO,借助热点新闻内容传播使品牌形象触达收视群体。
「广电独家」:在激励机制、措施方面,集团有哪些探索实践?
裘永刚:集团近年来积极通过融合重塑推进传播力建设,提升融合运营能力,创新评价奖惩机制,促进内容与传播、传播与价值、价值与市场、市场与溢价这四层逻辑的递进,从而实现传播效应和发展效应最大化,推进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是——
强化政策扶持,推动集团重点经费向融合传播创新倾斜。
如设立融媒专项经费,鼓励各频道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供稿,奖励集团各类原创优质新媒体产品;划拨专项资金,培育集团新闻类重点新媒体账号,相关宣传单位按账号级别一比一配套扶持资金;强化集团重点宣传经费保障,持续扶持投入“美丽浙江”短视频矩阵、融媒生态圈等集团重点融合创新项目;完善新兴媒体技术装备,建设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直播平台,改变传统广电单项传播模式,形成大小屏互动传播的闭环体系。
2019年,集团拨出专项资金,孵化培育了一批传媒领域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首批12个孵化项目取得良好效益。
集团拟启动二期创新项目孵化基金,将在总结一期经验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探索多种激励方式和制度创新,力求筛选出更多优质项目,更好地推动集团经营转型升级发展。
「广电独家」:现阶段,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的重点有哪些?
裘永刚:一是持续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聚焦“服务大事件”年度任务,以更真、更深、更新、更爆的标准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全力做好国家广电总局部署规划的《思想耀江山》《逐梦向未来》《我们的新时代》《万里走单骑》等重点宣传项目创制。
二是聚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立足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突出核心业务创新指向,聚焦频道单位转型发展、主体平台创新重塑,全力推进融媒文化传播平台等重点改革项目。
深化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全媒体新闻传播系统”,强化内容技术耦合,做实做深“浙里直播”拓展服务文章,做好宋韵文化数字推广人“谷小雨”融入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全场景,力争打造标志性成果。
三是不断创新文化文艺服务。
坚守“红色根脉”,突出“精神富有”“文化先行”,深挖“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深厚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优质内容创作水平。
加强《奔跑吧》《中国好声音》《王牌对王牌》等知名“综N代”节目转型升级。
精心培育《妙墨中国心》等创新类文化节目,创制《穿越时空的勋章》《渔老大》《太阳照常升起》等影视作品,创新升级“三大年度人物评选”“我们的村晚”“星空朗读”公益活动,更好展现“文化惠民”成果。
四是深化推进集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通过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内源性动力和内生性机制,更好地哺育催生内容生产新动能、产业经营新动能、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发展新动能,推动核心竞争力向新媒体新赛道转移,努力使互联网这一最大的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浙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贡献标志性成果。
「广电独家」:下一步,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目标是什么?
裘永刚:下一步,集团将坚持“做强平台、做优文化产品、做大影响力”,重点围绕“重塑发展平台、培育内驱动力、占领融合市场”核心任务,融合重塑,创新实干,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干出互联网时代的新事业。
重点是按照浙江省委宣传部部署要求,以具有全国标杆影响的浙产文化文艺精品矩阵为内核,全力以赴加快省级重大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构筑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运营为保障的具有重大影响力、鲜明辨识度的融媒文化传播体系,着力打造立足浙江、读懂中国、影响海内外,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共同富裕示范区融媒样本,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贡献标志性成果。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