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宁刚(广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总监)
周竟东(广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张绚(广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副总监)
广西广播电视台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合多方资源,探索公共服务新型模式的经营之路,全力办好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着力打造“政府+电商+大小屏传播平台”创新模式,助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
“我为家乡代言” 电商扶贫直播活动是广西“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第一档大型全媒体联动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的精准扶贫直播节目。项目模式创新、观念创新、价值创新,在第四届中国媒体创新论坛上被评为2016年度“影响中国传媒”最具市场影响力媒体活动,被评价为“一个充分融合各方需求,方便复制执行,撬动农村电商扶贫”的广西精准扶贫工作的样板工程。人民日报两次头版头条报道了活动的进展与成效;中宣部《新闻阅评》(第269期)以《广西台运用“直播+电商”助力扶贫攻坚》为题,对“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直播活动给予了表扬;活动获评《旗帜》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党建创新成果”十佳案例(坚持党建引领方面)银奖。2021年,广西广播电视台电商扶贫直播项目入选总局2021年度媒体融合典型案例,这是广西台在电商扶贫直播项目上不断探索和坚持的结果,是对广西台电商扶贫直播项目导演团队努力与付出的肯定。
广西广播电视台充分运用“媒体+扶贫”这种富有成效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深入基层调研,努力讲好党建、扶贫和电商的广西故事,迅速提升了“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依托着电视频道、线上渠道、线下资源等各方力量,共同打造了精准扶贫媒体宣传的完整闭环,引发了全社会的口碑效应。
五年来的45场活动,广西广播电视台足迹遍布八桂,共帮助农户推荐农特产品2000余个,制作扶贫推荐短片400多条,全网宣传总数据流量达7亿以上,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
(一)模式创新。发挥媒体优势,突破扶贫模式。突破传统扶贫模式,发挥党建优势,采用“党建+扶贫+电商+电视+手机端”模式,打造电视+网络播出、手机端同步播出+回看、电商销售、现场展销、后续宣推于一体的“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通过县域品牌推广,打造乡土“网红”代言人,用电商营销和新媒体传播方式,探索出媒体扶贫的一条新路。
(二)观念创新。深化“走转改”,践行脱贫攻坚。借助媒体影响力,凝聚社会力量,从扶贫攻坚报道者转变为践行者,做好“三贴近”,做好“三服务”,真正锤炼队伍,提升团队,继续讲好扶贫故事,挖掘特产风物,促进媒体融合、产业发展。
(三)价值创新。以“公共服务”重构价值链,促媒体运营转型升级。在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我为家乡代言”的创新实践活动,密切配合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做好服务大局、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型发展,同时积极探索经营创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多种手段并举,接地气,增收益,探索精准扶贫互动新模式
广西广播电视台通过“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深入挖掘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特产风物,创立了广西第一档大型全媒体联动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的精准扶贫直播节目。通过电视直播、网络传播、现场展销、电商销售并举的形式,快捷精准的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形成党建创新的特色品牌。每场活动由公共、科教、影视、新闻、国际等五个频道并机直播,是全台投入频道资源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活动效果最好的大型系列活动。同时,广西网络电视台、广西视听客户端、今日头条、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等网络平台,以及市县一级融媒体中心等纷纷加入,让县域产品宣传推广的辐射面不断增大。
以2020年公共频道执行的四场大集为例,2020年度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的首站——9月9日的都安县电商大集上,精美的短片、代言人真诚而深度的推荐讲解、多个产品展示展销区精彩风趣的互动,都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第一时间传递出去。活动期间,电商大集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62万元;10月22日的天等县电商大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非遗项目千人打榔舞千人齐舞,鼓点有力,场面壮观,震撼人心。领导嘉宾捧起面前盛满丰收谷物的篮子,一齐倒入寓意吉祥和美满的粮仓,共同见证丰收的喜悦。活动期间,电商大集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达115万;10月24日,桂林(全州)电商大集在全州县新区广场举行。当天,全州县、平乐县、永福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四县县长分别为本县代言;四县的6位特色产品代言人激情讲述创业历程和脱贫故事。直播时段每个半点推出线上秒杀,有效拉动了消费热潮。活动期间,四个县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达614.7万;11月8日,极具民族特色风情的敬献丰收稻穗和感恩祈福仪式亮相罗城电商大集现场。7位罗城代言人为本土特产代言,打响罗城品牌,助力消费扶贫。活动期间,电商大集线上线下总销售额为62.3万元。
(二)宣传周期延长,前中后,全覆盖,打造媒体讲好家乡好故事新模式
“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围绕产业扶贫主线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制作模式,一方面通过挖掘淳朴的人、感人的事,充分展现党群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密;另一方面,对筛选出来的当地好物产、好故事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巧妙的结合和呈现。故事、代言、展示、体验、宣传、订货,这些环节缺一不可,但导演组在每一站的内容策划上力求做出差异,不同的县份拍摄和展示的方式也都各具特色。
以2019年为例,导演组先后走进合浦、平南、田东、环江、玉林、扶绥、梧州等地,深入挖掘了扶贫攻坚事迹和突出亮点,立体式宣传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特产风物。比如合浦珍珠、平南富硒石硖龙眼、田东芒果、环江红心香柚、玉林牛巴、扶绥坚果、梧州六堡茶等,都凸显了“一县一品”的独特价值。同时,导演组还特别注重以节为媒,将活动与各承办县(市)的节庆同步开展。一场活动同时承载两块内容,既拓展了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又有效整合了各类帮扶优势,切实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比如,在田东举行的“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紧扣“七一红色购物季”和百色·田东芒果文化活动月,突出“红色元素”,汇聚红色能量;环江电商大集紧扣农民丰收节,结合环江红心香柚节展开,加强农产品推广和销售。
(三)深入基层践行四力,解决媒体运营转型升级难题。
为了把活动做好,把扶贫落到实处,从前期的选品、拍摄、选代言人、宣传推广到最终的活动执行,要求每一位导演都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活动执行突破了以往媒体宣传的界限,真正作为活动的执行者、参与者,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从扶贫攻坚报道者转变为践行者。“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已成为导演们增强“四力”的重要实践活动,以此为抓手,打造出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程当中。迄今为止,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已踏遍广西14个地市。
比如,“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北海(合浦)电商大集暨第二届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合浦两周年的回应,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反响热烈;党旗领航·电商扶贫2019年“七一红色购物季”暨百色·田东芒果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联动田东县、兴安县、全州县、龙州县等地共同启动“七一红色购物季”,创造了多县联动一县一品的扶贫助推新模式,田东县委书记在直播一周后发来信息:今年田东芒果的销量远超历史;“迎国庆庆丰收促脱贫”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电商大集暨第五届环江红心香柚节开幕式,与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玉林市电商大集在国庆期间接连两天连续举办,公共频道接档执行、出色完成,两场大集的活动成效也很显著:环江红心香柚代言人告诉导演,活动当天他收到了今年最大的订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把党建、扶贫、电商相结合,政府宣传、企业发展和群众受益相结合,活动筹备、现场直播和后续发展相结合,线上促销和现场展销相结合,实现了从内容到传播到交易的层层递进,促进了各承办县市电商产业链条的完善搭建、县域品牌推广与大宗采购,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活动通过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通过讲好党员故事,有效提升党员影响力,树起一个个新时代坚强的“红色堡垒”。
(二)活动集结多方力量,切实撬动“三农”经济长效发展,真正成为地方招商投资的“引路石”,推动各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活动在唱响广西脱贫攻坚好声音、擦亮八桂特色风物好品牌、激活农村电商创新发展新动能、打开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新渠道等方面,正在持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输血不如造血。电商扶贫为精准扶贫找到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也为农村电商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和动力,促进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通过电商实现弯道超车。“电商+直播”这种扶贫模式在活动过程中,助力老乡打通电商之路,为电商精准扶贫探索出值得推广的样本。以此为契机,活动后续考虑通过构建校企培训通道、打造精品化电商人才培训课程,以“培训+实训+就业”的模式培养电商人才,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式传播体系,促进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同时注重让当地自己发展出自我生长的动力,让农民自己掌握致富技能,提供致富渠道,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贫困,从内部真正实现永久脱贫。
(五)作为“一个充分融合各方需求,方便复制执行,撬动农村电商扶贫”的广西精准扶贫工作的样板工程,活动在五年时间里已推广完成了45场,在不断实践中得到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完善。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商对扶贫助农的重要作用也越发凸显。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多地县长变身“网红”直播间“带货”,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摇旗助威,上亿的阅读量,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售货量,让人们见识到了电商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的广阔前景。在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前提下,切实发挥监管作用,保护好“直播助农”的良好生态,让电商直播充分发挥其在助农中的积极作用,是未来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内容。
(一)依托活动累积的电商资源和优势,广西台拟将在下一步联手各地政府、当地龙头企业等构建更高效能的产业链条,持续加强品牌市场营销,实现农业品牌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二)进一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采用“一对一传帮带、现场模拟、实训演练”等方式,向电商从业者、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传授电商知识、销售技巧,让他们会经营网店,能直播带货。同时通过鼓励农村电商企业与知名社交平台、新媒体开展“农产品直播”“橱窗带货”项目合作,孵化农民主播,打造网红农货,助力特色农产品走俏走红。
(三)随着“直播+”电商平台的发展,直播视频将不再是简单的卖货手段,也是人与物,人与事之间联系的纽带。2022年,广西台在运用电商扶贫直播的手段和方法上,将更多地关注精细化运营,思考如何谋求差异化发展。比如,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内容营销能力、增量与下沉流量开发能力、交易数据整合能力、全套工具技术服务能力等,都需要在不断深化实践中找到突围方向。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