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梦雨: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王超群: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工具理性,以效率为尺度丈量人的行为、事物的存在价值。回溯历史,追求工具理性的思想贯穿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始终。由于这种思想的理论和通常所提及的实用性密切相关,工具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的青睐。与工具理性追求效率的最大化不同,价值理性强调的是事物的价值以及人文关怀。本文审视芒果TV以工作室制度为代表的人才管理体制,探寻媒体深度融合后人才管理的制胜法宝。
2015年2月,湖南广电学习和响应中央文件精神,推出了《湖南广播电视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在体制机制方面,《意见》提出要建设业务链完整的集团公司,在业务层面,推行“频道制+公司制”与体制机制相匹配。这种“频道制+公司制”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业务和资源的责任与运行一体化。自此,一心求变的湖南广电助推芒果TV开启了它的转型发展之路。芒果TV自2017年首次实现盈利后,至今已连续4年保持盈利状态,稳居网络在线视频平台盈利榜的第一梯队。其之所以能够实现盈利,一方面,依靠湖南卫视“独播”战略,低价将卫视内容搬上视频网络平台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人才团队的资源共享也为其优质内容的输出作了铺垫。自2017年工作室制度在芒果TV大力推行以来,目前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共拥有44个节目制作工作室与团队、27个影视剧制作工作室与团队,队伍日益壮大。[1]
相比湖南卫视层级结构的管理模式,芒果TV推行的是结构较为扁平的工作室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工作室本身的话语权、主动性、工作效率以及职业晋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工作室的创造性从发起节目立项之时就有所体现。由工作室进行节目的提案,该提案发送到经营管理委员会之后进行提案的审核工作。随后,由该委员会给出相应的意见反馈。节目工作室依据修改建议进行提案的调整后,进行再提案。几经修改、审核、反馈、调整的打磨之后,经营管理委员会发起该项目立项。再经由总经理办公室进行专业化的判定,最终决定是否立项。节目工作室的提案工作画上句号的同时,该立项节目的筹备与制作便提上日程。这是一个节目诞生之初所要经历的必要过程。节目工作室由制片招商、编剧、执行、统筹、人事财务等5部分组成。制片招商负责综艺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把握节目财政生命线,是开展节目的重中之重。充足的资金供给、完备的立项标准是一个节目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执着于内容创造的人才资源管理和维护同样是优质节目生产的动力来源。而工作室制度正是节目内容生产革新背景下符合市场思维的有效管理方式。
在节目生产管理革新的背景下,工作室团队本身是分等级的。以何忱、单丹霞两大工作室领衔,目前芒果TV节目中心共有17支节目团队,并形成了独立工作室、S级团队、A级团队、初创团队的四级管理体系。[2]这样一来,既区别了不同节目制作团队的能力,又为不同素质的内容创作型人才提供了展示实力的平台。
工作室制度释放了创新源泉与团队活力,为芒果TV内容生产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其运作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创作层面
从内容创作方面看,工作室的管理模式赋予内容创作者更多的主动权。各种类型的人才被直接吸引到各个电视台的工作室,以独立的公司式运营,工作室的负责人大多为电视剧的制片人,大家可以协同合作,开发和制作各种类型的项目。首先,内容创作者只需自己设定目标。诚然,设定一个比较低的目标更容易达成。但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仅目标是自由的,职场中人人关注的薪资收入的多少与目标的高低成正比。因此,目标的设定,当然要考虑到自身的收益情况。此外,对于工作室团队的高层来说,内容创作也要考虑到业务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本工作室运营制作的IP实现效益的最优化,保障工作室团队员工的薪资处于高水平,是该工作室团队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实际上,除了完成节目中心的项目,额外接收和承制其他业务订单,对于工作室团队来说是“家常便饭”。其实,从业务范围上来说,内容创作方面根深蒂固的思想更符合“体制内的市场化”的经营逻辑。“以经营目标为依托的倒推过程,相较于电视台的工作室,其市场化运作程度显然更高。”[3]
2.人才激励层面
从人才激励方面来看,工作室管理中主要运用“创新机制+奖励机制+竞争机制”的管理方法。将每个人内容和创新能力的价值与各个专项奖金相关联,将节目市场化收益和个人考核奖励相关联,通过这种人才激励机制来鼓励团队的创新。另外,通过设立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鞭策人才的自我激励,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的机制模式势必造成人员的流动,高水平人才的输入会提高团队人才准入门槛,塑造了品牌价值。人才资源的代谢最终会反哺到优质内容的生产中去,形成人才激励鼓励内容创新的良性循环。同时,一些大IP衍生节目或者会员专享等中等成本的项目给了工作室的新人实践机会,锻炼新人独立操持一个完整项目。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团队的“传帮带”行为。
3.保障机制层面
从保障机制看,工作室的管理模式“粗中有细”,在考虑如何保证内容质量和协同保障人才的高效利用的同时,将生产内容和激励生产的配套服务形成机制话语,创造良好的创作生态,解放了专业内容生产力。首先,保障机制的稳定性可以追溯到“源头”——湖南卫视的组织架构——总监会下辖总编室、节目制作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一枢纽三部门”[4],协同工作。工作室制度也有选择地继承了组织架构的稳定,但在执行方面选择更为扁平的管理,打通“三大部门”的资源,引导创新、激发创新,为优秀的内容制作者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环境,并形成创新闭环。同时,为有创作能力的人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使其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通过输出内容作品来实现自身价值。
芒果TV工作室制度在内容、人才方面与其他保障机制存在关联。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机制保障,都是关于留住“人”或“人才”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优质内容的生产,还是保障机制的完善,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最后再回到“人”的利益需求、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之上。
具体来说,内容上,建立体制内市场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机制,这里涉及的“人”的内涵是用户。用户的选择左右市场的内容提供,也决定着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方向。芒果TV平台上大热的综艺IP《乘风破浪的姐姐》《元气满满的哥哥》“我家那”系列等均是从女性视角出发,迎合当前处于中青年适婚阶段的女性消费者需求。而从保障机制上,打造内容创新和人才激励的协同,表面上是保障了内容生产,其实质是在保障人才的内容生产能力,也就是人才的创造能力。因而,保障制度也是在保障“人”的权益,人才实现价值的权益。
如今,芒果TV已经位居视频网站行业前三,有效会员数达到3613万,是行业唯一连续4年盈利的企业。[5]它早已实现了对湖南广电的反哺,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5》也推出了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芒果TV是湖南广电的延伸,也是其在传播渠道上的拓展。[6]回顾芒果超媒的发展,其发展轨迹的特殊性使其并不具备普遍的参考价值。仅仅是背靠湖南卫视共享其媒体资源,就将这个借鉴门槛提得过高。反观芒果体系之下的工作室制度,其中的有关内容、人才等的机制更具讨论的意义。综上所述,芒果体系下工作室制度的价值理性,就是将以往强调人为内容服务回归到关注“人”的需求、保障人的利益。
芒果TV的工作室模式,为推动人才管理层面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经验与启示。多家卫视平台和视频网站也纷纷效仿,先后开启了工作室制度的试点,比如2019年3月腾讯视频成立剧集类Scripted内容制作部和综艺类UnScripted内容制作部。当然,目前芒果TV的工作室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中间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如何推行更加灵活多元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推动工作室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实现使用市场资源的真正自由;如何建立更完善的优秀人才流动机制,等等。
【本文为国家广电总局部级项目“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研究——以湖南广电全媒体平台‘芒果生态圈’为例”(编号:GD2043)成果】
参考文献:
[1][5]张华立.建设主流新媒体集团 让党旗飘扬在冲锋路上,湖南国际频道搜狐公众号.2021-02-07.https://www.sohu.com/a/449285541_120144390,2021-2-7.
[2][3]林沛.芒果TV盒子工作室何忱:以经营逻辑转化制度逻辑[J].中国广播影视,2020(08):38-41.
[4]林沛.湖南卫视徐晴工作室:工作室制度保证了人才迭代,不会“杀鸡取卵”[J].中国广播影视,2020(08):26-29.
[6]韩欣然.湖南卫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挑战与突破[J].青年记者,2020(23):89-90.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