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河南卫视这个节目为啥能刷屏端午假期?背后原来是...

导语:节目执行策划徐娜在接受采访时说,“好的作品国人看了会有感受,会奔走相告,希望用好的作品来吸引流量。”

  端午假期,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又火了,带动本次走红的是惊艳全网的开场舞蹈——水下中国舞《洛神水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舞蹈演员化身洛神拂袖起舞,让网友们惊呼“看到神仙了”,而这也是今年春节的《唐宫夜宴》节目之后,河南卫视传统文化节目的又一次成功“出圈”。

  这也说明了,能够爆火并不是运气,新媒体时代下的传统文化如何“破壁”,其实是有流量密码的。

  节目执行策划徐娜在接受采访时说,“好的作品国人看了会有感受,会奔走相告,希望用好的作品来吸引流量。”

  的确如此,传统文化要想达到如此大的影响力,必然和其他传播力广泛的产品一样,要采用适应青年网民群体的艺术表达方式,要能够让人们完全自发地产生分享欲望。新鲜的表达手段,其实才是传统文化“出圈”“刷屏”的必杀技。

  仔细欣赏一遍节目,不难发现为什么让人有共鸣。自曹植写就《洛神赋》后,画家顾恺之根据词境描绘出《洛神赋图》以来,国人对美女“洛神”的想象就从未断绝。可以说,水下起舞的洛神,与曹植的浪漫一脉相承,符合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美好想象。

  《洛神水赋》从舞美、舞蹈的设计,再到打光、音乐、色彩的把控上,都无一不成就其艺术高度。

  看了这样的节目,能感觉到《洛神赋》的每一句词都浮现在眼前,诗中意境淋漓尽致。这样有上乘审美的作品,文化与艺术性兼备,人们在肯定它的同时,表达的其实是自身的审美品味和观念,这种艺术品味的传递具有自发性,直接促进了《洛神水赋》视频的刷屏传播。

  同时,近年文博探索、诗词朗读节目的走红,中国风歌曲大流行,以及青年人的汉服热,引领了一波又一波传统文化复兴的“回潮”。

  这股不停歇的热潮,对于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助推作用,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容和制作俱佳的国风作品很难不火,而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河南,这样的文化输出简直是信手拈来。

  《唐宫夜宴》和《洛神水赋》背后所依托的,是我国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复兴传统文化”,绝不是喊着口号,却做出一些生硬、门槛高的作品。

  人们见多了打扮精致的古装女子,也见惯了场面恢弘的传统歌舞,如果仅是如此,会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吗?

  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崭新的展现手法,去唤醒传统文化沉睡的魅力,置身于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节目好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圈粉”。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