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总局规划院高杨:2021年是中国广电5G放号的黄金窗口期!

导语: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高杨指出,700MHz和2.6GHz的无线网络采用相同的共享技术方案,但中国广电是需向中国移动支付网络结算费用的,所以广电用户一定要优先驻留在700M网络,而非2.6G网络。

  近日,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5G 700MHz的消息引起了广电圈内的热议。很多广电网络的同胞发声,“与移动共享,会毁了广电业务”、“广电出卖了自己的王牌”;也有人表示,“广电将涅槃重生!”“共享共建能实现共赢!”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的合作能否真的为广电媒体发展带来新的变化,2020年中国广电有了哪些新突破,2021年又将面临什么挑战?

  值此之际,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高杨接受了广电业内」的独家专访。

  针对广电和移动共享共建的问题,高杨认为:700MHz和2.6GHz的无线网络采用相同的共享技术方案,但中国广电是需向中国移动支付网络结算费用的,所以广电用户一定要优先驻留在700M网络,而非2.6G网络

  在广电5G与全国一网一体发展方面,他指出,运营好一张网其实比建设好一张网更加重要,在2021年初期依托移动2G/4G/5G资源尽快放号发展广电用户。

   以下是专访全文:

   「广电业内」:2020年,中国广电在5G 700Mhz工作上总体有什么进展?

  高杨:2020年中国广电主要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正式获得700Mhz频段的使用权,另一个是与中国移动达成共建共享协议

  2020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调整700M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将702-798M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调整用于移动通信,并将703-743/758-798MHz频段规划用于频分双工工作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2020年5月工信部于依申请向中国广电颁发了频率使用许可证,许可其使用703-733/758-788MHz频段分批、分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5G网络。中国广电拿到5G牌照后,正式获得了700MHz频段的使用权。

  从700MHz频率指配结果来看,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

  一是除了中国广电获得的2x30MHz频谱资源,还有2x10MHz(733-743/788-798MHz)和上行5MHz(748-758MHz)尚未指配。借鉴AT&T承建美国公共安全无线宽带网FirstNet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考虑基于2x10MHz频谱资源建设一张跨部门共享的应急通信专网,而中国广电无疑是承建这张网络最具优势的运营商,从而为中国广电700M 5G网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而通常被忽视的上行5MHz可以作为广电5G网络的补充上行频段(SUL),这也是应该积极争取的宝贵资源。

  二是目前702MHz以下频段是广播业务频谱,DS-36频道(694-702MHz)将作为地市级的地面数字电视频道,与703 MHz起始的通信业务间保护间隔只有1MHz。这与大部分国家694MHz以下是广播业务频谱,与703 MHz起始的通信业务间保护间隔有9MHz的频谱分配方式有所不同。

  为此,一方面我们要求频率迁移工作中新招标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在使用DS-36频道时要遵从严格的频谱模板,以尽可能降低带外杂散。另一方面,未来在部分使用DS-36频道播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地市建设700MHz 5G网络时,对基站的接收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基站距离广播发射塔不能过近,否则将牺牲部分低段上行频谱资源,如703-708MHz。

  2020年5月,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签署了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四大运营商形成了“电联”和“移广”两大联盟,电信和广电两大生态从三网融合时代的对立最终走向了5G时代的合作。经过了大半年艰苦但卓有成效的谈判,2021年1月26日,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在北京正式签署了 “5G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主要的四份合作协议内容比较多,我主要谈几点。

  首先是700MHz和2.6GHz的无线网络采用相同的共享技术方案,也就是采用MOCN(Multi-Operator Core Network)方式,无线基站通过承载网双接至各自的独立建设的核心网,同时保证双方用户能够有相当的用户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中国广电还是需向中国移动支付网络结算费用,所以广电用户一定要优先驻留在700M网络,而非2.6G网络

  其次是中国移动向中国广电有偿提供700MHz 5G基站至中国广电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对接点的承载网络。广电各省网承载网资源差距较大,短期内无法支撑5G网络建设,初期利用中国移动承载网,后期逐步替代是最佳路径。然后是中国移动承担700MHz无线网和承载网的运维工作,双方各自承担自有核心网的维护工作并对700MHz无线网络具备同等网络管理权限。这既没改变中国广电对700MHz频谱的管理地位和业务运营的独立自主,又解决了中国广电没有移动通信网络运维队伍的难题。

  最后是中国广电一阶段据实结算700MHz无线网络运维费、承载网使用费、2G/4G/5G网络使用费,二阶段前五年按照双方协商的价格支付网络使用费。这种“初期按实、后期打包”的分阶段结算方式既能在初期减轻中国广电支出压力,又能在未来用户规模增大后降低单位成本

  「广电业内」:广电在5G领域的发展,对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将产生哪些影响?带来哪些新挑战?

  高杨:2020年上半年, Nevion对全球广播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以调查广播产业在节目制作和内容分发中采用5G的意愿。该调查发现,大多数广播公司对5G持乐观态度,92%的受访者期望在一两年内采用5G。

  设想在广播中5G的最大潜在用例是远程节目制作(占受访者的65%)和内容分发(61%),其中82%的受访者设想5G最终替代地面数字电视。尽管有这种热情,但只有46%的受访广播公司已经对5G进行了测试。受访者表示,网络性能问题、覆盖问题、可靠性、网络安全、实施成本是未来使用5G技术遇到的最大挑战

  在广电5G网络和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均为理想覆盖的情况下,结合我们国家情况,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考虑可开展的媒体业务类型,相比地面数字电视仅能开展线性直播业务,广电5G可开展直播和点播,特别是各种高新视频业务,优势明显。考虑到带宽容量,广电5G的带宽与地面数字电视(280MHz带宽)相比并没有优势,采用单播模式情况下,同时接入5G网络观看直播人数过多时,收看质量无法保证,考虑到5G R17将引入组播,情况有望得到缓解。考虑目标终端类型,理论上电视和手机都可接入广电5G网络,而地面数字电视仅可覆盖电视。电视大屏对视频码率要求远高于手机,在5G采用流量计费模式的情况下,不适合电视接收,在电视端地面数字电视的竞争对手是有线、IPTV等固网接入,而不是5G。考虑到安全可靠性,广电5G相比地面数字电视还是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安全播出是从事媒体工作的首要任务。

  因此广电5G未来将聚焦手机终端,提供交互体验丰富的视听业务,而地面数字电视将聚焦电视大屏,提供高格式的直播视听业务,二者仍将在一段时间内共存发展。但不可否认在移动优先的前提下,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空间有限,需要找到一种技术手段,既可服务于手机终端,同时保持地面数字电视的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5G地面广播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机遇。

  「广电业内」:有观点认为,5G技术应用将使视听业态走向强互动、强体验、大数据、高清晰、智能化,甚至实现万物皆屏。网络视听业务管理将会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适合新需求?

  高杨: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到了9.01亿,95.8%的网络用户体验过网络视听业务。随着5G网络的不断普及,其超大带宽、低延迟特性将会使得更多视听内容从电视转向移动终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换、消费方式,传播从“一对多”向“多对多”、从单向向互动的方向转变,网络视听内容也从早期分散性的自由创作发展成有资本支持的专业化创作。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方面,现有监管体系和技术手段亟需有所突破。

  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解决方向:

  一是管理体系待规划。现阶段,各级监测监管体系是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网络视听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来的。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机构的不断变革,运营主体和监管门类越来越多,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级机构设置五花八门,各级系统建设条块分割,最终导致监管效率较低,监管体系已经滞后于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为指导全国构建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体系,广电总局于2019年1月发布了《全国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总体发展规划(2019年-2025年)》,对构建现代监管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指明了方向。部分省(区、市)基于全国规划已经或开始着手制定适应本省(区、市)需要的发展规划,真正落实发挥效能还需时日。

  二是互联互通待实现。由于各级监测监管业务划分与系统建设自成体系,系统间技术架构、数据格式存在较大差异,已经建成的各级平台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导致监测监管资源无法共享,存在系统重复建设、运行成本高、监测结果互信互认机制欠缺等问题。未来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云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区域化分布式部署,打造可靠互信共享平台,推进监测监管能力各地协同共享,实现补齐地方短板,发挥区域优势,提升整理监管能力。

  三是技术手段待突破。目前针对传统广播电视实现了较为完善的技术监测和安全播出指挥调度,而针对网络视听的技术监测手段相对简单滞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特别是在互联网电视、两微一端、长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面存在盲区。未来监测监管技术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应对多业态、多终端、强交互的海量视听信息满足覆盖全面、响应迅速、研判准确的新要求。

  「广电业内」:中国广电正在布局5G广播业务,5G广播网是否可以理解为“广电5G+通信”的深度融合?您认为,5G广播业务对广电5G发展带来哪些可能性?

  高杨:未来无线广播电视的发展,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移动通信中的5G广播技术的出现,有望成为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移动通信终端的重要手段。中国广电在获得5G牌照之后,在全力推进5G通信网建设的同时,看到了5G广播能够带来差异化发展的可能,所以加大力量投入,在标准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业态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中国广电兼具广电运营商和通信运营商的双重身份,5G广播的应用有望开创广播与通信融合发展的运营新模式。

  在大力推进5G广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思考5G广播现阶段和未来会遇到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理清,才能避免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一是技术路线的选择。目前中国广电在大力推动基于3GPP R17的5G NR多播广播,该路线在物理层的先进度、产业链的支持度和知识产权的自主度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承载广播电视业务的适用度上有待加强。首先正在制定的3GPP R17 5G NR多播广播标准没有接纳FTA(Free to Air)这一广播电视的典型应用模式,即无需鉴权、单下行的自由接收。目前在中国广电的大力推动下,主流设备厂商已经基于自有方案开发了支持FTA的5G NR广播演示系统,接下来相关企业应尽快统一技术方案并争取纳入3GPP R18标准,形成全球产业链共识。其次R17 5G NR多播广播不提供单频网组网能力,也就意味着在应用于广播大塔时,要用多频网方式组网或以相同频率实现非连续覆盖,从频谱效益角度讲这是不经济的,在未来R18中加入新的物理层参数以提供单频网组网能力是需要努力的方向。但是3GPP不仅仅是个技术组织,市场驱动力至关重要,在5G大塔广播没有商业应用的情况下,再推一个高塔标准难度很大,需要产学研用各界共同推动。

  二是部署频段的选择。可供5G广播部署的候选频谱包括700MHz移动业务频谱和700MHz以下的广播业务频谱。目前欧洲正在推动3GPP R16的5G地面广播规范写入ITU-R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建议书,也就意味着该标准即将被ITU认可为广播技术标准,有望部署于广播业务频谱。而正在制定的3GPP R17 5G NR 多播广播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暂时无法为其业务属性定性。不过可以初步判断的是对于单下行的5G广播可以考虑归入广播业务,而涉及上行的5G广播应归入移动通信业务。暂时不考虑5G NR广播业务属性,如考虑在700MHz以下的广播业务频谱上部署,则需要在总局的指导下重点评估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兼容共存问题,比如需要5G NR广播支持8MHz带宽模式。如果在700MHz移动业务频谱上部署,除了从技术上要解决与蜂窝小塔700MHz 5G通信业务无干扰共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评估是否存在商业模式,毕竟对于中国广电来说700MHz的下行带宽还是寸土寸金,而且存在与中国移动的共享问题。

  三是业务形态的选择。无论选择哪种技术路线,高塔5G广播与CMMB所承载的业务形态不存在本质区别,我们能够做的是将节目形态调整为适应手机终端和受众碎片化收看习惯的短视频等,真正能带来业态创新的是蜂窝5G NR多播,不仅限于开展交互类视听业务,更可支撑包括车联网、物联网和公共安全在内的多种垂直行业应用。

  「广电业内」:2021年,中国广电5G将面临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

  高杨:一是加速推进广电5G建设。随着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广电5G建设也进入了倒计时,700MHz基站设备集采招标将很快启动。借助中国移动丰富的建网经验,网络建设一旦开始,双方只需按照计划推进即可,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影响700MHz网络最终商用时间点的反而是广电自身的频率迁移工作,这是一个工作量大、复杂度高,但又最为急迫的任务。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在频率迁移工作完成之前700MHz 5G网络不能开通。目前各地清频工作尚未正式开始,2021年中国广电将秉承“边清频边建设”理念,预计最快年底完成全部频率迁移。

  二是尽快放号发展广电用户。这将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当然,可以等待700MHz 5G完全建成时进行放号,预计最快也会到2021年年底。但随着其他运营商建设脚步不断加快,5G放号的黄金窗口时间不断流逝,也可以说留给中国广电的时间不多了。理想的情况是通过和中国移动的深度合作,在2021年初期依托移动2G/4G/5G资源尽快放号发展广电用户,随着700MHz 5G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用户业务再逐步交割至中国广电自身网络。

  三是广电5G与全国一网一体发展。随着2020年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以建设全国广电“一张网”和广电5G网络为使命的企业正式启航。从前期各地省网开展5G试验的积极性可以看出省网对广电5G的渴望,但从目前的移广共建共享协议中能够看到的是中国移动将提供700MHz基站的承载网资源,并负责700MHz网络的全部维护工作,看似未来省网的参与度不高。但我们应该知道,运营好一张网其实比建设好一张网更加重要,简单的讲,未来各地核心网用户面建设、依托广电基础用户发展5G用户以及依托本地资源拓展2B/2G市场等重任都将落在省网身上,因此未来广电5G与全国一网能否一体化健康发展将决定中国广电的成败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