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关于5G,这些你应该了解

导语:5G既是新基建的排头兵,也是新经济的基石,在筑基之时,5G这一年可圈可点。

2020年,如果说科技也有明星榜,那么5G无疑高居榜首。有关5G的数据都在以十倍以上速度暴涨: 5G网络的覆盖从2019年的十几个城市,扩展至300多个城市;5G的基站总数也从2019年近十万基站,在今年扩大6倍以上,新建了62万个基站。5G终端接入量达到2亿部,仅2020年前11个月,出货量已高达1.44亿部。运营商仅2020年一年就发展了1亿多5G用户,而4G正式商用第一年发展的用户数不足2000万。2020年,5G“上山入地”。在8848米高的珠峰之巅,有5G信号,实时传送登山队登顶的超高清画面;在530米深的地下煤矿,也有5G信号,为无人挖掘铺路搭桥。

5G既是新基建的排头兵,也是新经济的基石,在筑基之时,5G这一年可圈可点。

5G领跑新基建 疫情防控凸显奇效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此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做出进一步部署,提出七大新基建领域,5G成为排头兵,工信部专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调动产业资源加快5G步伐。

在新基建中5G处于领跑之势。从5G直播让网友“云监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展,到5G大宽带网络支持几亿人远程居家办公、在线教育,再到5G远程会诊、5G热成像测温、5G AGV无人小车等的广泛应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5G在抗击疫情中初露锋芒,也为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点评: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时,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SA全国网建成 实现规模商用

2020年11月7日,中国电信首家宣布覆盖中国300多座城市的5G网络正式实现SA(独立组网)商用;其后,中国移动也宣布全国5G SA网络商用;因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5G网络共建共享,因此中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2020年,都实现了全国范围的5G SA规模商用。中国运营商对全球5G SA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6月30日,由中国电信牵头、组织全球5G产业共同制定的《5G SA部署指南》正式发布,这是全球第一份面向5G SA规模部署的系统指导文件,参与编写的企业包括中国移动、NTT DOCOMO、Verizon等全球大型5G运营商以及华为、爱立信、小米等5G SA产业链上最重要的25家企业。

根据GSMA报告,截至2020年8月,全球24个国家的47家运营商正在对5G SA公共网络进行投资,但无论是网络规模,还是用户数量,中国运营商都是执牛耳者。

点评:与全球5G相比,中国运营商与众不同的地方是5G SA(独立组网)。众多要求高安全、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工业应用都需要5G独立组网的支持。另外也包括制造业、运输业和医疗保健业等垂直行业应用案例。鉴于中国对5G SA的重视,预计中国将引领SA的市场发展。SA解决方案尤其适合企业市场的特性与需求,例如网络切片、企业专网和边缘计算等,还将推动更兼容的SA生态系统在终端和应用上的发展。

电信联通携手一年 共建共享见成效

2020年9月10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双方达成共建共享协议一年后,宣布双方在这一年中,通过共建共享已经快速建成32万个5G基站。形成了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的5G网络,截至2020年9月,已节省投资600亿元,电费、塔租、运营维护年化成本节约超60亿元。

双方的共建共享是全球第一张而且是最大规模的共建共享5G网络,全球第一个200MHz大带宽高性能5G网络,全球第一张TDD+FDD混合组网的5G网络。双方的共建共享也是全球首创NSA共享技术,成功实现从NSA(5G非独立组网)共享向SA(5G独立组网)共享的演进,解决了5G共建共享网络建设运营管理多项痛点。

点评:相较于4G网络,5G基站密度至少是4G基站的3倍,5G基站单站的耗电量约为4G基站的3倍,单基站建设成本至少是4G的3倍以上。从现阶段看,共建共享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共建共享,显著节省5G网络建设及运营成本,CAPEX(资本性支出)预计节省40%左右,OPEX(运营性支出)每年节省35%左右。

5G网络规模全球居首 定调适度超前建设

2020年是我国5G大规模建网的第一年。根据工信部数据,截止到2020年11月底,我国建成的5G基站总量超过62万个,有33万个5G基站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建成。根据运营商数据,中国移动在11月底已经开通38.5万个5G基站,我国5G基站总量已经接近72万个。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5G基站总量的六成以上。

我国5G网络建设采取了适度超前的战略。在2020年初,运营商计划全年建设5G基站总量为55万个。2020年3月底,工信部推动运营商的5G网络建设再次提速,建设总量上升为60万个。2020年底,实际建设总量再次攀高。

点评:5G与其他各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同,在商用之前就受到全民关注,“知名度”远高于4G商用之初,因此5G商用第一年的高增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受舆论影响。5G是否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速,根本的动力来自应用和业务。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有利于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从网络和应用的关系来看,适度超前的网络是应用发展的基础。

运营商推出5G专网方案 瞄准2B市场

2020年7月22日,中国移动宣布其5G专网方案,提出了“公网公用、公网专用、专网专用”三种5G专网搭建方案,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中国移动的“优享”“尊享”“专享”。公网公用,相当于在普通道路上划出公交专用道;公网专用方式相当于在公网中开了一条高速公路;专网专用方式相当于建高铁线路,实现定制化功能。此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推出了类似的5G专网方案。

针对5G专网的商业模式,中国移动提出,用户可以按单点菜,按需选择网络能力、量纲计费;此外,用户有分级权益,运营商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点评:5G专网市场的的确确是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主要瞄准政府、企业、行业等2B市场。有专家认为,未来5G主要的应用都来自这个市场,会占5G业务总量的80%,运营商推出5G专网方案,可以看作是为建立2B市场的商业模式进行的有益尝试。

商用一年 5G手机进入爆发期

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44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99款,占比分别为51.4%和47.7%。5G手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从月度数据看,从2020年6月开始,5G手机单月出货占比超6成,后续也一直维持较高比率。目前我国共有217款5G手机获得进网许可。2020年,国内手机出货量的5G渗透率已超过50%,明年有望超过80%。

IDC数据预测,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约2.4亿台。而中国市场的贡献将超过1.6亿台,占比约67.7%。在未来5年内,中国也将持续占据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

点评:各大手机厂商稳步推进产品体验,用户换机意愿被大幅激发。在宏观、行业、用户层面的共同促进下,网络、内容应用、终端各环节的协同配合下,5G手机普及进入快车道。中国5G手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宏观、行业、用户层面的共同努力。预计到2025年,国内5G将拉动近10万亿元的市场,其中终端设备的规模为1.4万亿元。从行业层面来看,5G手机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目前1500元档位以上的产品已基本完成5G切换。明年将持续推动5G手机成本下降,实现1000元以上机型全覆盖,并积极推进千元以下机型的覆盖。

珠峰高程测量队登顶 5G网络直播盛况

2020年5月27日11:00,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新华社、央视关于登山队登顶测量的高清视频画面,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与全世界实时共享这一喜讯。这是首次将珠峰登顶进行现场高清直播,并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见证攀登者登顶和高程测量过程。

2020年4月26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在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完成了5G基站建设,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实现了5G信号覆盖。此后中国移动在5800米、6500米三个阶梯海拔营地新建了4G/5G基站,保障对珠峰峰顶的信号覆盖。三大运营商也通过5G网络开启了对珠峰风景的“慢直播”,实现360°观赏珠峰全貌,体验在5000米海拔看珠峰的沉浸式感受。

点评:此次5G上珠峰,既体现了三大运营商在重大任务保障中的使命担当和业务能力,也体现出我国5G设备、终端企业在通信技术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极寒、极高条件下,保障了5G信号的覆盖。

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共建5G 挖掘700MHz频段潜力

2020年5月20日,中国移动在港交所公告称,母公司中国移动集团已经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电”)签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根据5G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联合确定网络建设计划,按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700MHz 5G无线网络,共同所有并有权使用700MHz 5G无线网络资产。中国移动向中国广电有偿提供700MHz频段5G基站至中国广电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对接点的传输承载网络,并有偿开放共享2.6GHz频段5G网络。

同时,中国移动将承担700MHz无线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中国广电向其支付网络运行维护费用。在700MHz频段5G网络具备商用条件前,中国广电有偿共享中国移动2G/4G/5G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此外,中国移动为中国广电有偿提供国际业务转接服务。中国移动表示,双方将保持各自品牌和运营独立,共同探索产品、运营的模式创新,开展内容、平台、渠道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运营。

点评:中国广电拥有的700MHz频段被誉为“黄金频段”,具有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穿透力强以及组网成本低等优势。2018年12月,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一起获发4.9GHz频段的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共建共享不同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的共建共享不仅可以节约网络建设投资,还可以为对方拓展业务领域。

R16标准冻结 推动5G从“能用”变“好用”

2020年7月3日,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R16标准冻结,标志5G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完成。本次冻结的R16,实现了5G从“能用”到“好用”的转变。R16围绕“新能力拓展”“已有能力挖潜”和“运维降本增效”三方面,进一步增强了5G更好服务行业应用的能力,提高了5G的效率。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和行业应用中。

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R16引入新技术支持1微秒同步精度、0.5-1毫秒空中接口时延、“六个九”可靠性和灵活的终端组管理,最快可实现5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和更高的可靠性,提供支持工业级时间敏感。面向车联网应用,R16支持了V2V(车与车)和V2I(车与路边单元)直连通信。面向行业应用,R16引入了多种5G空中接口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提高十倍以上。

点评:R16标准一个很大的特点是5G“能力三角”的完善。ITU对5G能力定义为三大能力角,即eMBB、Urllc、mMTC,也是我们常说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R15是5G第一个版本,以eMBB为主。R16的明显特征是对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能力进行补足。

5G+边缘计算 实现小规模商用

202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面向全行业发布了“100+”节点计划,面向边缘计算的商业实践,推出了超过100家真正能够商用的边缘计算节点,分布在全国22个省份,目前已经实现156个开放的边缘计算节点,超过200多的行业应用已经在这些节点中有落地和商用。中国联通目前已经在30个省份打造了169个共享式的MEC节点,321个入住式的节点,目前商业化的步伐已经开始启动。而中国电信则是基于云、边、算、体,一体化布局,为不同类型业务提供计算、存储、网络以及安全能力。

目前在运营商的这些边缘节点上,工业制造、电力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数字文娱等行业应用已经开始落地。

点评:边缘计算在获得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显示出在底层技术、商业应用中还十分稚嫩。云服务企业、运营商,以及OTITCT企业都看到边缘计算的前景和当前行业起步期的机遇,纷纷入局。要想做好边缘计算、边缘云,实现云边端协同,对业务做好支撑,还要进一步提升能力,如集约化的运营能力,跨域、跨云的互联,实现云边协同、边边协同,以及实现运营的安全。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