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焕斌 舟山报业传媒集团社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舟山日报社将以报业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媒体融合、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全面完善集团化管理、企业化运行、一体化考核的报业运行新体制新机制。尤其是要落实“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要求,以融合创新思维重塑传媒生态,以用户和市场需求为终点,以技术赋能为切入点,打破媒介的壁垒和边界,创造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价值形成模式,着力打造传播渠道多样、影响力广泛、产业布局多元、队伍创新创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型党报集团,从而更加精准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舟山群岛新区和浙江自贸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主流媒体可持续发展。
系统梳理近一年来舟报集团媒体融合推进工作,我们深入分析报业人、财、物的资源条件和舟山发展需求,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抓好人的融合、技能的转型及融合创新思维的树立。我们按照“内容为本、技术引领、移动优先、统分结合、适度竞争”的媒体融合思路,站稳主流舆论阵地高地,把握舆论引导主导权,建好采编队伍,再造全媒体平台优势。整合一线采访力量,建设融媒体指挥平台,优化采编流程,建立扁平化的新闻宣传指挥体系,实现重大报道前期策划、统一指挥、全面执行、有效反馈及“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以报、网、端、屏为传播渠道,图、文、视、音为传播载体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我们按照“全媒体营销、全方案策划、全过程执行、全社会共享”的发展思路和“新闻+服务”“内容+技术”的运营新模式,依托媒体但不依赖媒体,实施产业发展全面转型,激发广大经营人员再创业,拉长产业链,推进传统媒体经济向文创产业转型。
对照文件精神,尤其是围绕“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这一新要求,我们下一步考虑将采取八项举措。
坚持把抓队伍建设作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根本,把抓学习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争创“舟报铁军、舟报先锋”基层党建引领媒体深度融合。强化全员绩效考核体系,调整传统采编绩效考核办法,提高新媒体阅读量、图片、短视频等考核权重,把资源、待遇向融合转型一线倾斜。每日新闻阅评加强对新媒体、直播等发布流程与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正确导向。完善评先创优方式,在采编、经营、综合管理和融合创新等四个方面创新创优奖励制度基础上,突出新媒体影响力等专项奖励制度,设立跨部门的融合发展年度团队奖。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学习研讨、每周例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员工对新媒体、短视频、直播、产业转型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育一专多能的全媒体队伍。充实分社等一线全媒体采编力量,提高综合服务县区基层的能力。引进和培育网络技术人才,牢牢把握以我为主的自主开发能力,防止受制于人,及时跟踪技术进步。
舟报集团策划举办并全市域直播舟山东海开捕节
做好移动端加法,持续跟踪最新技术,牢牢掌握“掌尚舟山”APP自主知识产权,加快迭代升级,优化用户体验,自动适应各类最新手机版本,并打通移动端与舟山网、舟山论坛的PC端数据,实行高效的同步发布管理,打造报业在移动端集新闻、互动、视频、服务、资讯、直播、专题、微矩阵等于一体的多元聚合和推送平台。在“掌尚舟山”APP建立“全媒体快报”“全媒体直播”两大融媒体发布平台,打通各媒体、部门的界限,实现对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第一时间滚动式全渠道全媒体发布。瞄准社交移动化趋势,不断升级迭代“舟山论坛”APP,打通与PC端的论坛用户及内容数据,实现掌上沟通,指尖问政,打造新型政民沟通平台。建设好日报、晚报、舟山网等平行媒体公众号及住在舟山、就知道吃、舟报小记者、舟山地产、舟山财富圈等垂直服务公众号。整合舟山网与报社全媒体中心的新媒体采编与技术力量,转移部分纸媒采编力量,统筹协调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工作。加强新媒体线上线下的内容营销、互动营销、活动营销,扩大移动端的覆盖面影响力,打造新闻门户、社交门户。
根据舟山新区和自贸区发展需求,在舟山网及“掌尚舟山”APP建立好英语频道,成为舟山自己的主流外宣平台。依托英语频道,组织在舟外国友人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讲好舟山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学习强国”舟山编辑平台的建设。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客户端开通舟山日报号。
做强舟报视频新业务,提高户外“城市电视”的覆盖面。在日报、晚报开通“舟报视频 身临其境”栏目,通过二维码技术,让传统报纸变得可看可听,增强互动性,让舟报视频成为破解报纸传播渠道制约的新突破口。大力发展“舟报全媒体直播”,配备专业设备,设立直播间,加强人员培训,出台操作规程,建设直播核心团队,提高专业化水平。在舟报文创园设立影视梦工场,集聚社会影视创作团队,建设好影视动漫基地。与舟山移动、电信等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探索5G技术与全媒体直播的多场景、全市域应用。尤其是要用好舟山晚报直播平台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授予浙江省农播(舟山)示范基地的契机,培训农业直播人员,开展大农业直播,更好服务三农。
关注媒体发展新形势,跳出舟山推进媒体融合,占领新兴传播阵地,与全网各大主流平台包括商业平台合作,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党媒平台、人民视频、抖音、天目、澎湃、B站、学习强国等开通10大舟报全媒体融合服务号,主动依托全网力量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覆盖面。
舟报全媒体幸福普陀直播带货活动
建设好全媒体时代的通讯员队伍、评论员队伍,加强对论坛会员的服务和管理。通过舟山论坛发帖、微信微博留言评论及新闻热线等多种管道,提升日、晚报等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建设好市民巡访团百名巡访员,建立“1+3”(报社内参与舆情专报+日报市民巡访团、晚报110、舟山网络问政平台)立体舆论监督体系,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推进媒体融合向基层延伸,提高普陀、六横、岱山、定海等分社的全媒体服务综合能力,开通服务当地的新媒体公众号。与功能区、部门、乡镇等单位合作建设全媒体中心,提供内容、数据、采编系统、技术开发和队伍培训等服务,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
稳步调整日报、晚报等传统纸媒的采编流程,做好减法,按媒体发展新形势完善“三定”方案,实行大部门采编机制。按照“移动做快、网站做全、纸媒做精”的原则,整合一线采访力量,建立全媒体采访中心,并重点向新媒体倾斜。整合财经新闻与专副刊,组织结构从部门制向部门、栏目制并重转变,集中打造品牌栏目。调整两报版面,做好本地化民生新闻,推出朋友圈等互动性栏目。减少日报“海山观察”篇幅,在头版推出“海山时评”新栏目,增强党报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力。优化日报“海潮人文”、晚报“北纬30度”等副刊类栏目,推进报道系列化,注重人文积累,并与舟报文创园融合发展。打通媒体壁垒,把传统媒体的栏目、专版专刊的品牌平移到新媒体,让传统媒体的名栏目、名记者同样成为新媒体的名栏目、名记者,成为有号召力、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树立用户意识,完善客户中心服务、数据收集等职能,及时调整舟报集团社会服务项目清单。广泛与社会各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本地数字化生活服务物流联盟,积极参与新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推进经营平台与内容渠道的融合,着力打造舟报物流、舟报会展、创智培训、舟网科技、舟山易购等新兴产业。做强以教育培训为特色的舟报文创园,建设好海边文市、海洋特色城市书房、文化产业融合服务平台、青少年实训基地等文创园共享空间,在蚂蚁岛等地建立中国报业海洋研学基地。整合经营资源,根据媒体融合程度,适时调整公司布局。打破公司壁垒,在集团公司层面成立融媒行业发展部,以集团整体力量推进重大产业突破。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和直播带货业务,开发直播平台,在全网主流视频平台开通直播号,大力发展云培训业务。对分社与全媒体中心实行集团事业部综合考核机制。成立跨部门的直播工作室,促进有特长的员工创新创业。紧盯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把发展网络新媒体与做大网络经济同步推进,争取网络产业较快增长。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