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至21日,第六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
大会以“视界触手可及”为主题,涵盖媒体融合、视觉人工智能、5G与高新视频、电视广告市场等话题在内的十一场专题峰会,精准聚焦特定领域,探索新时代电视行业发展成果,展望未来电视行业前沿趋势。
在11月20日上午召开的主旨峰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以《广电5G发展战略思考》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主流媒介并不是自封的,我们今天所提到的媒介的深度融合其实就是摆在我们主流媒介面前的一道重要的课题,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质量高和低事实上就是我们能否成为未来主流媒介的关键之举。
图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
喻国明提出,作为一个专业媒体,尤其作为一个专业主流媒介,To B的这样一种功能的发挥恐怕以后也会越来越主流,To B我们能做什么呢?
第一,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优势,为那些普罗大众,为各方面机构的传播提供更加简洁、适用和比较完整的这样一种专业模板,以便让他们把自己的资源能够迅速、合格、保质保量地转化为一个内容的社会性的产品,而这样一种模板的打造,其实也就可以把我们的指导性的、引领性的舆论调控性的一些东西放在模板的规则和板块结构的这种建设当中,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还可以通过我们对于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领域的探索,来为整个传播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手段,提供更多的自由度。
第三,最重要的是,当5G时代,来临之后,整个的数据由于所谓全时在线和万物皆媒的这样一个现实,传感器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在。因此,数据就会成为整个社会运作的一个指示器,成为推动整个传播和社会运作的最重要的能量性的这种资源,而专业的传媒工作者,尤其是主流媒介一定要对这些数据,对传播,对社会发生如此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的资源、数据进行很好地采集、把控、加工、制作、价值挖掘和算法的提供,以便在更多的层面上掌握这种传播,掌握社会的运作,这恐怕是未来专业媒体、主流媒介应该占有的一个高地,因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数据霸权的社会,有数据我们就有明确的场景,有明确的渠道,能够把合适的东西在合适的场景当中达至合适的人群。
第四个角色扮演的可能性,就是当我们的社会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的时候,谁为整个社会的意见的平衡、信息分布的完整,以及情绪表达的健康平和来负相应的责任?我想就应该是专业媒体人,站在整个社会传播的高度上来进行平衡性的协同、协调。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