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亏钱、转让、退场,MCN越来越难?

导语:MCN机构在国内经历过一段发展期后,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操作手法:内容复刻、矩阵打造、IP联动等。

  此时入局做MCN,还赚钱么?

  近日,关于MCN变现难、亏损的消息甚嚣尘上。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MCN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爆款IP的打造越来越难;其次,短视频变现也不再信手拈来。整个行业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认知:纯做内容,不跟变现挂钩,结果就是等死。

  如今,淘汰枪声已经打响,在泡沫与乱象之后,MCN们又将走向何方?

  MCN越来越难?

  MCN的泡沫正在被戳破。

  近日,有自媒体报道称,长沙一家MCN机构“牌面传媒”一年烧掉了380万,其在抖音拥有千万粉丝,但最终决定解散团队,原因是没赚什么钱。

  这并非个例。

  某位第三方资源对接服务人士跟短视频工场表示,短短一个月,他的朋友圈里已经有连续有四五家机构宣布转让、出手。

  “很多MCN都是在2019年短视频风口正盛时入局的,但入场之后才发现没那么容易。”某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表示,如今很多MCN确实面临着难题。

  首先,爆款IP的打造越来越难。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如今短视频达人的涨粉速度正在下降,而且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而且,即使在短时间内迅速涨粉,许多达人也只是昙花一现,难以成长为爆款IP。

  其次,短视频内容的变现也并不容易。

  纵然拥有百万乃至千万粉丝,却苦于无法变现。

  作为去年搞笑赛道的一匹黑马,鬼哥在2019年底实现3周涨粉725万,一句“你看我扎不扎你”更是在全网疯传,成为现象级传播内容,粉丝总量也于近日突破2000万。

  虽然流量大、且在内容方面也频出爆款,但实际上鬼哥“风光”的背后,变现却并不乐观。

  受限于人设和剧情内容的影响,鬼哥的视频广告植入痕迹较为明显。据星图数据显示,互动值仅3.2%,低于平均值1.8%,再加上35万一条的报价,性价比并不算高。目前,鬼哥一共接单有23条,数量较低。

  另一方面,鬼哥团队在摸索直播带货的过程中,效果也不明显。

  4月21日,鬼哥在抖音开启了一场挂榜带货直播。其中,当晚的榜一“广州表哥”采用挂榜的形式打赏了百万人民币,但最终促使达成销售额仅63.8万,商家连本都没有收回来。

  而今年3月凭借甩头视频单月涨粉千万的颜值类达人“刀小刀sama”,目前广告接单数仅2条。

  可以看到,对于MCN机构们来说,即使手中不乏头部达人,但想要变现也并不容易。

  发生了什么变化?

  MCN这个概念的火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MCN是个舶来品,最早指的是广告商和YouTube平台的营销中介者。自2016年开始,随着短视频市场的快速发展,MCN机构应时而生——它们的定位是平台与达人的连接者,一边是对接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分发和商业变现,另一边则是制作内容、孵化达人。

  因此,目前行业内所说的MCN,基本还是默认为短视频内容公司。

  2018年,抖音横空出世,真正带动了短视频热潮。与此同时,微视携30亿补贴入局,更是吸引了众多新入局者下场拍视频、赚补贴。

  轰轰烈烈的短视频大战,平台争相入局、向MCN机构抛出橄榄枝。嗅到风口的公会、微信自媒体、影视公司等纷纷涌入,一时之间,MCN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那或许也是MCN最风光的时候。彼时,行业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涨粉、打造爆款;彼时,只要账号有粉丝,并不担心变现。

  首先,平台大多会给予补贴;其次,彼时广告主对短视频大为追捧,头部达人广告报价堪比天价。

  但时过境迁,短视频的风渐渐变小,随之而来的是直播电商,是薇娅和李佳琦。

  做内容的MCN机构开直播、开拓电商,在今年年初成为行业趋势。

  今年2月份,短视频工场对行业MCN机构展开过调研,内容创作的受限、广告主资源的锐减,让不少MCN加速转向直播领域,以寻求新的资金流。

  据界面新闻引用的相关业内人士对MCN机构业务类型占比的预估数据:2020年新扩张的MCN,60%的新增岗位都在直播,剩下30%在短视频,10%不到在长视频和图文。

  MCN入局直播电商,还有一个原因是广告主投放思路的变化。

  “这个行业经历过草莽时代后,越来越多的品牌主开始注重实际的转化。”一家MCN机构的负责人表示,2019年底微博网红的事件其实就反映出,刷量不是重点,重点是广告主投入后想要寻求的是转化。

  不同于短视频植入广告,直播电商的转化效果直观量化。“行业在市场中边缘化在所难免。”一位资深的达人助理表示,当初短视频火热的时候,图文内容和其他渠道也一度被严重边缘化。

  “MCN概念本来是舶来品,发展模式在国内也有很多不同。”某平台的MCN机构运营表示,加上当下电商直播风口的火热,电商MCN机构与内容MCN机构被混为一谈,探索内容变现和探索流量变现就越发纠缠不清。

  还有什么机会?

  与MCN发展趋冷的环境不同的是,平台还在进场。

  今年2月,微信开始内测视频号,再度进军视频内容领域;6月,张小龙在个人的朋友圈公布视频号的日活突破了2亿。随后,微博内测视频号的消息也被传出。

  “不能说短视频内容行业没有机会,微信的生态和微博的生态还是有很高的发展空间,以及在大众视野之外可供开发的侧重点。”一位短视频平台的资深运营表示。

  6月16日消息,微信发布《微信内容服务商开放入驻公告》,该公告介绍,微信筹备上线了内容服务(MCN)专区,该专区支持内容类代运营服务。

  其中,入驻标准之一便是具有在微信生态内为商家提供直播、短视频、图文运营的服务经验等。这是微信首次公开邀约MCN机构入驻。

  除此之外,MCN机构在国内经历过一段发展期后,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操作手法:内容复刻、矩阵打造、IP联动等。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现在行业内爆款IP的打造越来越难,但并非没有。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上半年尤为火热的短视频达人毛光光。

  目前,毛光光在星图后台广告报价是20万,截止2020年7月8日已经完成了41单广告。

  此外,毛光光也已经开启了直播带货,不少视频还挂了购物车。数据显示,毛光光近30天内直播带货2场,总销售额达1734.76万;累计上架商品65 件,场均销量为 5.34w。

  其中,美妆护肤类商品占比达到95.24%。

  据了解,毛光光背后的MCN机构为嘻柚互娱。这家机构很早就入局了短视频行业,但此前一直没有起色,直到毛光光横空出世、走红全网,这家机构开始崭露头角。

  “一旦出现一个像毛光光这样的达人,商业变现变得容易的多,而且跑起来也很快。”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现有的头部MCN还是具备充分的实力,他们在达人商业变现、出海业务、内容营销整合上都已经相当成熟。

  据悉,嘻柚互娱目前已从成都转战北京,拓展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但好的创作团队、账号定位、精美的内容,以及付费流量的投入,最后都不一定能换来一个IP级达人。”

  一家MCN机构创始人表示,大家的行业理想是做IP,即能长线赚钱又有成就感,但骨感的现实就是尽早套现转化成现金流,否则就是自己干烧钱。

  而且,在打造爆款IP与快速变现之间,似乎是矛盾的——打造IP需要投入,而投入则意味着风险。一旦账号没有起色,结局便是烧钱之后退场。

  该不该入场做MCN,该不该烧钱做内容,是应该做长线IP还是批量做账号、做矩阵......这些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整个行业确实在加速洗牌,MCN也早已从小众破圈为大众概念。但大浪淘沙之后,缺乏内容制作能力、变现能力的MCN出局之后,或许整个行业才能真正迎来良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