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两会代表建议:转化运用AI技术,促进媒体融合转型

导语:AI影像技术已成为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标杆之一,不仅能创建及优化内容本质,它还可以在定义“技术如何快速落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智能影像技术仍然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5月27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近期,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

  代表丁国林为人工智能建言献策:“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以互联网思维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转化运用,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丁国林表示:“为适应信息主体视听化、网络视频爆发期大势,要更加有力推动AI影像技术的应用,更加精准促进媒体融合转型,更加迅速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一是大力扶持相关技术企业,出台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二是积极开放应用场景空间,合力做强媒体融合国家战略;三是成立产学研一体联盟,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业务应用。”

  随着5G技术的大规模商用,视频流量将呈指数级增长,视频化表达已是大势所趋。但当前,我国媒体转型与发展正面临着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低效率的视频生产方式制约了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智媒体转型;海量化的视频生产规模使内容审核更加复杂困难。

  丁国林认为,AI 影像技术的赋能加持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媒体发展瓶颈,也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目前,AI影像技术对于媒体融合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主要作用有5个方面:

  一是自动化生产,融合多模态图像识别、情感语境、关键帧捕捉等关键技术,自动化生产全新视频,极大缩短工时、降低成本;

  二是智能化识别,基于数据快速处理、视频智能识别,有效解决镜头提取准确率不高、类型识别不准、通用性差等问题;

  三是数据化挖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盘活持续性海量视频资料,使其可搜索可随需提取,实现价值最大化;

  四是结构化服务,提供精确到帧的自动化视频结构化服务,实现视频、图片、声音等内容自动合规性审核;

  五是个性化推送,分析理解观众兴趣偏好,视频输出从常规单向输出变为按需求输出,更加贴合观众需求。

  AI影像技术已成为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标杆之一,不仅能创建及优化内容本质,它还可以在定义“技术如何快速落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智能影像技术仍然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