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直播带货不要走上电视购物老路

导语:不要看直播带货现在势头很猛,其实根基发虚,一旦问题发生始终不能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被愚弄和欺骗时,就很有可能甩袖而去,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一年一度的购物节“双11”再度落下帷幕。不少消费者踩着零点的“钟声”抢购,包括5G手机、高端家电、服饰等都是热门品类。和以往不同的是,“直播带货”火了,天猫“双11”淘宝直播的爆发成为品牌最大增长点,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开场仅1小时03分,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双11”全天;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

  看到这样的数据,很多人表示“惊呆了”。此前早就听说过直播带货很热,也有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近400%,但不少人还是将信将疑。而这个“双11”,让直播带货完全走到了前台。

  虽然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赶上了直播的时髦,但直播带货其实并不能算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物。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之前,很多人应该有电视直播的印象,那时候打开电视机,简直被各种电视直播频道所绑架。当年的电视直播没有产生类似现在的薇娅、李佳琦等直播一姐一哥,但从其所占有频道之多,就可知其也是风生水起。可是,现在的电视直播呢?勉强留下几家,也是风光不再。

  从本质上讲,直播带货与电视购物又有什么区别?有人一再讲薇娅、李佳琦等主播的个人影响力,但一个问题是,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影响力又从何而来?当年的电视购物,主要靠的是主持人的声嘶力竭,营造出了一种夸张氛围,从而让群体心理学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而现在的网络直播,何尝不是如此。大量的主播,依然走着过去电视购物的老路,如果抛开网络,剥离主播这个标签,简直让人怀疑回到了过去。

  直播带货的成功离不开两点:一是通过夸张刺激的宣传形成眼球效应;二是激发跟风消费的懒人效应。而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和激发,都有着一种挣快钱的味道,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直播带货在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是风声鹤唳。比如媒体报道的,薇娅因直播言语不慎引发“粉圈互掐”,李佳琦的“不粘锅”变成了“不!粘锅”,张雨晗号称粉丝量近400万实际带货量为零……可以看出直播带货的水有多深。

  现在直播带货正处在风口浪尖,作为一种新业态,对其抱有越大的期望,越要把问题想在前面,防止可能的翻船。在这方面,电视直播可谓提供了前车之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都要靠内涵支撑。而内涵,是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的一套完整体系。不要看直播带货现在势头很猛,其实根基发虚,一旦问题发生始终不能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被愚弄和欺骗时,就很有可能甩袖而去,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现在,直播带货对于主播的依赖性较大,有很多人把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案都推给主播。确实,主播当自律,要认识到维持个人诚信品牌的重要性。可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主播都有在闹市坐得住的耐心,而一两位主播的坚守也未必能够抵抗得了大潮的退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既需要监管部门畅通投诉渠道,更需要平台承担起把关责任,遏制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劣质商品代言等现象,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有人调侃,现在直播有点蔫了,直播带货却火了。互联网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希望直播带货看看前路,想想后路,不要走上电视购物老路。要从一开始就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真正把诚信作为命根子。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